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别具一格的山西飲食文化

别具一格的山西飲食文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03:42:49

  山西的曆史長達三千年,山西也是面食的發源地,山西面食有着悠久的曆史,它深刻而濃郁的文化底蘊令世人矚目。山西也有着“雜糧王國”之稱。對于山西文化,你了解多少呢?下面的文章為你帶來别具一格的山西飲食文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煙醬醋茶”,全是有關吃喝,雅些稱“飲食”。悠悠萬事,惟此為大,不可須臾離也。不獨凡人,聖人也是如此,有言為證:“食、色,性也。”不獨國人,老外也如此,費爾巴哈說:“心中有情,腦中有思,必先腹中有物。”

  位于黃河懷抱裡的山西,由于自然的、社會的多種曆史因素,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定位,形成了地域性的文化凝固,作為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山西飲食文化也有着自己的一定特色。

  各地區飲食文化是經過一定的曆史積澱,在多種綜合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趙榮光教授認為:“經過漫長過程的發生、發展、整合的不斷運動,中國域内大緻形成了東北飲食文化區、京津飲食文化區、黃河中遊飲食文化區、黃河下遊飲食文化地帶、長江中遊飲食文化地帶、長江下遊飲食文化區、中北飲食文化區、西北飲食文化區、西南飲食文化區、東南飲食文化區、青藏高原飲食文化區、素食文化區”。

  從行政區劃分來看,山西屬于中北地區飲食文化區。山西人的飲食風俗,有着濃郁的黃土高原氣息和傳統的生活特色,但與毗鄰的河北、陝西、内蒙、河南諸省區相比,既有相通的民族性,又有其獨特的地區性。

  一、獨特的飲食形成

  (1)嗜好面食

  在大多數人眼裡,山西人嗜吃面食。事實的确如此,誇張的說,他們每飯幾緻無面不足、無馍不飽。山西人嗜好吃面的飲食習慣由來已久,這是在自然條件、曆史源流、相襲力量等背景下形成的。山西糧食作物應有盡有,品種多達數十種。北中部盛産高粱、糜黍(太原以北地區呼粘者為黍子)、梁谷、莜麥、荞麥、稻子、豆類(有豌豆、黑豆、綠豆、大豆、黃豆、小豆、豇豆、茶豆、扁豆、蠶豆等十多種)、玉米、沙米等等。南部盛産小麥、玉米、谷子、稻子等。這些品種繁多的糧食,提供了豐富的食料。

  通過農家婦女的慧心巧手,可以制作出數以千計的面食來。各種造型的面食,既可口,又誘人。許多農家,一日三餐皆以面食為主,或稠或稀,或幹或湯,粗細搭配,粗糧細作,細糧精制,烹制技藝十分豐富。就是谷子盛産區的農家,以米為粥或撈飯,也要搭配拌湯、湯面之類的面食。湯面中炝入油,或放蔥花,或加香椿嫩芽。這種粗茶淡飯,既能滿足人們的口腹,又有濃郁的黃土高原農家氣息,使人得到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晉中平川地區,農家的午餐幾乎都以面條、面片等面食為主,或剔或揪,或擀或壓,或撥或擦,造型各有特色。

  面條有長有短,有寬有窄,有粗有細;揪片有厚有薄,有大有小,有軟有硬,看了真使人眼花缭亂,仿佛到了面食的王國。各種各樣的面食,加上具有地方特色的澆頭、佐料,聞一聞濃香四溢,吃一吃風味别具,使人感到吃山西面食真是一種美的享受。生活條件好的人家,吃面食講究一個月内不重樣;普通農家吃雜面(高粱面摻和白面、豆面、玉米面,或高粱面摻和榆皮面都稱“雜面”)每天也要變個花樣。北部地區的黃米面糕和莜面栲栳,南部地區的白面馍,無論造型、口感都各有特色。

  當然,山西面食為人所賞識的還得數剔尖、拉面、刀撥面、刀削面,号稱“山西四大名面”。其中,剔尖的普及率最高,特别是在晉中平川,幾乎每個農家婦女都可以剔一手相當講究的剔尖。雜面剔尖可以剔得粗細如一,長短一緻;白面剔尖可長可短,可粗可細。粗者空心柔軟,細者心實滑利。拉面,農家婦女以“小把拉面”見長,可拉成寬和窄、圓和扁、粗與細乃至三棱等多種造型。就是這麼單一的面食(尤其是在物資匮乏的舊社會),在勤勞智慧的農家婦女手裡,竟變得如此多姿多味!單調繁瑣的家務通過煮、蒸、炸、烤諸手段變得詩化,優美令人折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