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奇特的風俗習慣!雲南十八怪是什麼

奇特的風俗習慣!雲南十八怪是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4 10:40:19

  雲南的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決定了當地的獨特的風俗習慣,與飲食條件,形成了多彩的民族風情,産生了許多與衆不同的奇異現象,聞名而來的遊客也被這奇異的現象所吸引。那麼在雲南文化中,雲南十八怪到底是什麼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還想要了解》》仰韶文化包括哪些文化

  雲南十八怪順口溜

  你說奇怪不奇怪,雲南就有十八怪。

  四個竹鼠一麻袋,蠶豆花生數着賣;

  袖珍小馬多能耐,背着娃娃再戀愛;

  四季衣服同穿戴,常年能出好瓜菜;

  摘下草帽當鍋蓋,三個蚊子一盤菜;

  石頭長在雲天外,這邊下雨那邊曬;

  雞蛋用草串着賣,火車沒有汽車快;

  小和尚可談戀愛,有話不說歌舞代;

  螞蚱當作下酒菜,竹筒當作水煙袋;

  鮮花四季開不敗,腳趾常年露在外。

  雲南十八怪版本一

  第一怪、雞蛋用草串着賣:當地老鄉為了便于買主攜帶所購買的雞蛋,又不被碰壞,便以竹篾或麥草貼着蛋殼編,每個都隔開,十個為一串,可以挂在牆上,想吃的時候便吃幾個拿幾個。

  第二怪、摘下鬥笠當鍋蓋:雲南竹林較多,因此許多用具都以竹子為原料,而鍋蓋就形似于内地的鬥笠,隻是頂略小一點,便于抓拿,而且用此做鍋蓋,透氣保溫,做出來的飯更加清香。

  第三怪、三隻蚊子一盤菜:雲南許多地區的天氣較為炎熱,終年蚊蠅不絕,特别是野地與牲畜圈裡的蚊子個頭都比較大,故誇張說三隻蚊子一盤菜。

  第四怪、火筒能當水煙袋:當地人抽煙所用的煙袋很像内地的吹火筒,隻不過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裡吸,煙氣經過水過濾,可以減低焦油的濃度,味道更加清涼香醇。

  第五怪、糌粑被叫做餌塊:雲南産大稻米,十分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後,揉制成長條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着吃,顔色白如雪,像内地做的白米粑,當地稱餌塊。

  第六怪、背着娃娃談戀愛:當地少數民族期盼人丁興旺,盛婚後數日媳婦便回門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與丈夫相聚,開始真正的談戀愛。

  第七怪、四季服裝同穿戴:雲南地區氣候多變,夏天不熱、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溫差較大,可以說是冷熱瞬變,在街上四季服飾随處可見,長的、短的、厚的、薄的,顔色豔麗,絢麗多彩。

  第八怪、螞蚱能做下酒菜:雲南許多地區的人都有吃蟲的愛好,變害蟲為佳肴,化昆蟲為美味,所以螞蚱、蝗蟲等,都因為油煎之後,焦脆鮮香,而成為了美味的下酒菜。

  第九怪、姑娘被叫做老太:雲南有些地區口音娘娘不分,喊姑娘其實就是指姑與娘,而把姑姑與娘娘喊為老太,所以你問姑娘他說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内地人所稱的小姨。麗江的納西族由老太當家,她們負責料理家務,特别能吃苦耐勞,所以受到大家的尊重。

  第十怪、和尚可以談戀愛:雲南與幾個信奉佛教的東南亞國家接壤,而這些佛教國家的男子上寺廟當和尚就像内地上學讀書或服兵役一樣,到時還可以還俗結婚生子,受其影響,邊民也穿和尚服談戀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