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中山路中的曆史名人:陳化成的英雄事迹

中山路中的曆史名人:陳化成的英雄事迹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4 19:15:51

  廈門中山路始建于1925年,孕育了衆多的廈門文化名人,堪稱廈門的文脈。這裡還有着名民族英雄陳化成、着名書法家歐陽桢、詩人虞愚、着名書法金石家呂世宜等名人的故居,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陳化龍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陳化成(1776-1842年),籍貫福建同安,16歲時随伯父移居台灣,于淡水廳興直一帶(今台北新莊)一帶成長。後入行伍,勇敢戰鬥多年,曆任把總、千總、參将、副将、總兵等職,一路擢升至金門總兵。道光十年(1830年)提升福建水師提督,駐守廈門。陳化成到任後,督率水師,認真巡邏,嚴行堵截。在閩浙總督鄧廷桢的支持下多次擊退來犯的英國艦隊。

  道光十二年(1832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派遣“阿美士德”号到廈門進行間諜活動,陳化成召見該艦胡夏米等人,并命令水師嚴加監視,驅逐出港。後來,英艦闖入閩、浙各洋,侵擾我國東南沿海,陳化成督率水師,認真巡邏,嚴行堵截。道光十三年(1833年),陳化成率領水師搜查金門、廈門一帶的鴉片走私巢穴,四面兜擒,人船俱獲,并對附近陳頭等八鄉,按戶清查,窩巢盡毀。

  道光十五年(1835年)英國軍艦到閩挑釁,被陳化成驅逐。道光十七年(1837年),英國軍艦進窺閩安五虎洋面,閩安副将周廷祥出面制止,英領事借口接回居漳浦的英國“難民”,換坐小船,入口投書,陳化成不予接見,并派人轉谕海面“難民”,應照例翻譯說明情況,由中國護送到廣州回國,現“難民”未供系英國人,而且,英領事禀文亦未将“難民”姓名指出,難于憑信。即令水師将小船押至大船,驅出領海,維護了外交尊嚴。

  道光二十年(1840年)6月鴉片戰争爆發後,清政府為了加強江南的防務,特派陳化成為江南提督。同年7月調任江南提督。時第一次鴉片戰争已經爆發,陳化成在兩江總督裕謙支持下,完善了位于長江和黃浦江江口吳淞炮台的防禦措施,誓死保衛長江水道。

  陳化成到任後五天,即親率兵士趕赴吳淞口視察,加緊部署吳淞防務。英國侵略者攻陷定海,竄到長江口,見吳淞戒備森嚴,不敢貿然進攻。

  陳化成辦事總是身先士卒,挖壕溝他親自率領,嚴冬巡海他不時駕着小舟往來海濱風浪中。飲食亦不講究,所食粗粝。有病也不忽視巡防,認為“栉風沐雨,軍營常事。”他出入從簡,不用儀仗和随從。為人正直,不好私交和阿谀。

  有一次他過生日,一個部将制了一面金字旗作為壽禮,他很生氣,立令将金字旗撕裂。他巡閱台灣時,雖然帶了很多将士,但對各地文武官員的“饋送”,一概不接受,受到百姓們的愛戴。陳化成為官廉潔,軍紀嚴明,生活儉樸,受到吳淞一帶人民的稱贊:“官兵都吸民膏髓,陳公但飲吳淞水”。

  扼守吳淞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四月初,英國軍艦二十七艘,陸續結集在長江口外的雞骨礁附近,并闖入吳淞口内測量水道。五月初五日,英國軍艦結集漸多,炮聲震天。初八日清晨六時,分批駛入沿江,向吳淞進犯。未等對方艦船全部泊定,陳化成親自指揮西炮台最早開炮,第一發炮彈擊中英軍第二号戰艦“布朗底”号,打死一名軍官和幾名水手,另一發炮彈,把輪船“弗萊克森”号的一名測量手兩腿打斷。雙方激烈炮戰兩個半小時,陳化成部下的士氣非常旺盛,火力猛烈。

  為國捐軀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四月初六日,英國侵略者以大小船隻百餘艘,陸軍萬餘人,全力進攻吳淞要塞。六十七年的老将陳化成一直出帳揮旗發炮,與侵略軍對擊。在兩江總督牛鑒的議和主張,誓與陣地共存亡後,陳化成帶領親兵數十人,堅定守衛孤立無援的西炮台陣地。

  他馳塘督戰,炮兵缺處,則親點火藥,連開數十門。還堅持指揮擡槍隊、鳥槍隊,向登岸侵略軍射擊。登陸英軍大隊擁至,陳化成身中7處受傷,最終英勇犧牲在自己的崗位上,與陣地共存亡。同時犧牲的,有提标中營守備韋印福等官兵八十餘人。

  【結束語】陳化成故居位于廈門草埔巷9号。系硬山布瓦頂穿鬥式磚木結構平屋,坐東南朝西北。現存建築物面寬10米,進深13米,建築面積130平方米。建築物整體由西北至東南依次為天井和廳堂,兩側為卧室和竈間。故居内保存陳化成當年使用的石闆床。此宅系陳化成任福建水師提督駐節廈門時所購置。今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