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秦皇島非物質文化遺産盤點

秦皇島非物質文化遺産盤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5 10:17:20

  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明确了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目标”。非物質文化遺産,顧名思義就是不是物質的遺産,有可能是人,有可能是一種風俗。本期秦皇島文化将帶你走進秦皇島,帶你認識秦皇島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鼓吹樂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樂器形制極為特殊且種類繁多,樂曲豐富多彩,深具古韻。曆史上鼓吹樂名人輩出,他們在冀東和東北久負盛名,至今仍被人們傳為佳話。鼓吹樂中的唢呐與其它地區的唢呐構造不同,演奏方法也不同,在全國都是極具特色。撫甯鼓吹樂中藝人的“借字”、“雙搬家”及創作樂曲的技法、闆式、速度、加花減字的變奏方法,是我國民間音樂中的寶貴财富。可以說,撫甯鼓吹樂對中國傳統音樂學、律學、音樂史學、民俗學等,都有着極高的研究價值。

  孟姜女傳說是中國古代四大民間故事之一,流傳廣泛,遍及全國。山海關是孟姜女故事流傳的核心地區,早已婦孺皆知、家喻戶曉,而與之相關的曆史遺迹衆多, 如萬裡長城、孟姜女廟、姜女墳、孟姜女哭倒長城等處,它是曆史留給我們的一筆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孟姜女傳說傳遞了不畏強權和對愛情忠貞的精神,它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在民間流傳了2500餘年,仍然有着鮮活的生命力。

  昌黎地秧歌是昌黎縣普遍開展的一種自娛性較強的民間舞蹈,産生年代久遠,流傳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曆史。昌黎地秧歌産生之初,受封建禮教的桎梏,各行當均由男性扮演,直至元代因受蒙古文化的影響,在角色、結構、服飾上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現在地秧歌隊伍中“醜”角所戴的“纓子帽”就是從蒙古服飾延續而來的。昌黎地秧歌從形式到内容都有其明顯的個性,從活動形式上看,分為排街秧歌和場子秧歌,從表演内容來看,大多數的是“秧歌出子”。昌黎地秧歌中的角色分為“妞”、“醜”、“ 擓 ”、“公子”四個行當,各行當的表演各具特色。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是昌黎地秧歌發展的鼎盛時期。1956年,昌黎地秧歌節目《跑驢》,參加了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舉辦的世界青年聯歡節,獲得銀獎。從而使昌黎地秧歌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走向了世界舞台,各地盛傳出“從南京,到北京,跑驢荷花燈”的佳話。

  昌黎民歌是一種民間小調。演唱内容有勞動号子、故事傳說、愛情、生活四種類型;演唱形式有秧歌調、單口唱和對口篇三種形式。昌黎民歌因地區不同,演唱内容的分布也不同,東部沿海,盛興勞動号子、漁民号子;南部地區以秧歌調為主;西部與評劇的發源地灤縣交界,單口唱和對口篇較多。無論是在高雅的藝術殿堂還是在平凡的鄉間舞台上,都流淌着昌黎民歌的優美旋律。

  昌黎皮影戲是一種産生年代久遠的民間藝術,是冀東皮影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冀東皮影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皮影藝術産生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曆史,昌黎皮影戲創出了自身别具一格的唱腔。昌黎皮影戲有其獨特的演出形式,台前一張影窗、台中上挂明燈,由二人操縱用驢皮刻制的影人,此二人稱之為上線和下線,操縱者依據唱者所唱的内容舞動影人,唱腔由銅管的四胡伴奏,并由鼓、闆、鑼等打擊樂器加以烘托。昌黎皮影戲在演唱時用手緊掐聲帶部位,掐嗓演唱,這樣不僅使唱腔聲調柔媚、娓娓動聽,更能使音域拓寬,能達到三個八度。昌黎皮影戲的念白以老奤方言為标準,極具昌黎地方語音特色。

  周賀華,1940年9月出生,14歲開始學習地秧歌,師從着名昌黎地秧歌表演藝術家周國寶、張千、秦煥、倫寶善等人。主要學習其叔叔周國寶的“周派”秧歌醜角,同時又學習了其他派别的風格,博采衆長、融會貫通。周賀華得到周派真傳,是昌黎周派秧歌的正宗傳人,學藝期間又受到黃濟世老師的精心指點。作為昌黎地秧歌的代表人物和周派秧歌傳人,周賀華一直活躍在地秧歌表演舞台上,成為宣傳昌黎地秧歌的“形象大使”。

  于振江,1944年出生,河北省舞蹈家協會會員,河北省十大民間舞星之一。于振江1953年學習地秧歌,師從于昌黎地秧歌着名表演藝術家周國寶學習醜角表演。1984年開始組建自己的秧歌隊并開始收徒授藝,徒弟有100餘人。為發展和傳承昌黎地秧歌藝術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秦夢雨,1938年10月出生,他出生于秧歌世家。12歲他又正式拜秦來為師,專攻醜行。秦夢雨善于綜合各種表演流派,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自己的表演技巧,由于他的紮實的基本功和超人的表演技能,在醜行表演中推崇他為醜行第一。秦夢雨認為昌黎地秧歌是老百姓心中一塊寶要世代相傳下去,于是他廣招賢徒,毫不保留地傳授昌黎地秧歌。他不計報酬,不計得失,不知疲倦的傳徒授藝,是昌黎地秧歌得以不斷的發展和傳承。

  張向東,1947年9月出生,少年時期學習皮影戲操縱和演唱。學習演唱師從冀東皮影着名老藝人厲景陽,同時拜着名皮影操縱大師齊永衡等學習皮影操縱技藝。他在學習期間兩項技藝都是突飛猛進,演唱“小生”唱腔唱段如“哪吒鬧海”、“王金榜哭山”、“田恩進寶”、“二度梅中的春香鬧學、梅壁宿店”等一鳴驚人,同時操縱劇中人物中一個換“冠帶”迅速動作又引來觀衆的滿堂喝彩,被譽為“小箭杆王”,深受皮影藝人和廣大觀衆的認可。冀東皮影操縱藝術是全國各流域皮影表演中的一絕,張向東自學藝數十年來,無論是否在皮影本行,都不忘操杆基本功的練習,表演風格獨特、逼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