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門診,都會遇到不少骨折術後複診的寶寶們,有些石膏濕水變形了,有些卡壓到皮膚了,有些感染了…….
其實小兒骨折受苦了,手術後的護理,護士有宣教了,醫生也有囑托了,出院小結都有大部分提及了,但為什麼大部分家長都還是護理不好呢,值得思考,這裡姚大夫簡單和大家分享一下小兒骨折後的護理。
一般的骨折小兒石膏要固定4-6周,首先是使用石膏固定時,一定要注意擡高患肢,其目的是為減少或避免患肢發生腫脹。密切觀察患肢血運,此外還應注意防止皮膚擦傷,壓瘡,特别是管型石膏不能用石膏固定側肢體石膏端擊打其他小朋友等。我們日常護理中要随時注意小兒的情況及石膏等的固定的位置,特别是患肢肢端的血運情況:皮膚顔色、溫度、感覺。當腫脹消褪後,會出現石膏或外固定物松動的情況,必要時及時到醫院複查,複查X線片,觀察骨折有無移位,了解骨折清況。
其次是皮膚護理,小兒皮膚嬌嫩,如果是擠壓磕碰極容易發生破損,且破損後會導緻皮膚感染出現。注意全身皮膚的清潔衛生,做好晨晚間護理,尤其是頸部、腋窩等皮膚皺褶處及受壓部位的清潔,天氣炎熱時防止發生蚊蟲叮咬;尤其是嬰幼兒每次排便後應及時輕洗會陰部,同時為防止蟲類爬入石膏内應經常清洗病兒的皮膚及掉入石膏裡的雜屑。
然後是保持正确體位,兒童骨骼損傷常須卧床,并需要特定體位,才能保證骨折順利愈合,所以出院時需要問清楚手術醫生,依據病情及醫生要求,應為病兒定時翻身。 最後是飲食方面:我們飲食要充足,隻有充足的均衡的飲食才能給予患兒良好的恢複環境,特别是小兒代謝率高,合理飲食才能促進骨折順利愈合。我們可以根據兒童生長發育特點及需求給小兒調配食材,均勻搭配,當然多喝牛奶等含鈣食物。有些患兒挑食厭食,可以多換菜式,鼓勵進食,以防營養跟不上需求。對幼兒喂食不能急躁,盡量不要仰卧位喂食或者大口喂食,進食時不要哄逗患兒,以免引起誤咽嗆咳。
好了,這就是小兒骨折後家長們能做到的護理,但願每個不幸的寶寶家長們都能做到,讓寶寶們更快的好起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