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活了大半輩子,對于肛腸疾病了解最多的應該就是痔瘡了。而對于肛瘘,不小心患上了才知道,原來還有這麼個病。
所謂肛瘘,就是隻“偷糞的老鼠”。
為什麼這麼說呢?
肛瘘是指肛管直腸與肛門周圍皮膚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又稱為“肛管直腸瘘”。
肛瘘是人體腔内和體外有兩個互通瘡口的管道,它可以由體内向體外漏分泌物和膿液,嚴重的肛瘘可見糞便流出,就像瘡孔内隐藏着一隻偷糞的老鼠,不時害人偷糞,所以又形象地把肛瘘叫做“偷糞老鼠”。
那麼,肛瘘是怎麼引起,日常生活中,我們又應該怎麼預防?石獅現代醫院肛腸外科醫生為大家解答!
一、肛瘘是怎麼引起?
大部分肛瘘由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引起,膿腫自行破潰或經切開引流後,在肛周皮膚形成外口。肛管直腸的一些特異性炎性疾病(如克羅恩病、結核、潰瘍性結腸炎等)、惡性腫瘤、 肛管外傷感染也可引起肛瘘,相對少見。
1、基本病因
①肛管或直腸周圍膿腫
膿腫自行破潰或切開弓|流處形成外口,位于肛周皮膚。外口暫時封閉後,局部引流不暢,膿腫再發,封閉的外口再次破潰或在其他位置穿破形成新的外口,如此反複發作,可造成多個瘘管和外口。
②其他病因
除上述情況外,根據感染的來源不同,肛瘘可繼發于會陰部手術所導緻的感染,如産後會陰縫合後感染、前列腺、尿道手術後感染等波及肛管直腸引起膿腫和瘘;糖尿病、白血病、結核等患者,因機體抵抗力下降,可經血行感染引起肛瘘;還有一部分繼發于潰瘍性結腸炎、鑼恩病、直腸肛管癌等肛腸疾病。
2、誘發因素
①不良飲食習慣
長期辛辣、油膩飲食可導緻便秘或腹瀉,增加了肛周膿腫及肛瘘的發生率。
②不良生活習慣
久坐、熬夜、嗜煙酒、過度勞累均是肛周膿腫及肛瘘的誘發因素,久坐導緻肛門内持續高壓,熬夜、勞累可緻胃腸道功能紊亂,排便習慣改變,繼而出現肛周疾病,增加肛周膿腫及肛瘘的患病概率。
二、肛瘘怎麼預防?
肛瘘可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造成一定影響,經治療後有再發、複發的可能,患者可通過自我管理、改善飲食及生活方式來預防肛瘘。具體包括控制體重、定期進行體育鍛煉、避免久坐、避免勞累、戒煙酒等。
一、家庭護理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時排便,每日排便後溫水坐浴,保持肛門清潔對預防感染有積極作用。
2.家人應多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保護患者隐私,鼓勵患者對疾病有全面認知,積極樂觀地保持長期治療。
二、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健康體重,進行适當的體育運動;
2.避免久坐;
3.避免熬夜、勞累;
4.改善飲食結構,不可過度攝入辛辣食物,多食用新鮮瓜果蔬菜;
5.防止便秘及腹瀉,避免用力排便;
6.規律排便,便後坐浴保持肛門清潔;
7.限酒,忌過量飲酒;
8.忌吸煙。
石獅現代醫院肛腸外科醫生溫馨提示:大部分肛瘘由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引起,因此内口多在齒狀線上肛窦處,膿腫自行破潰或切開引流處形成外口,位于肛周皮膚。建議平時注意保持大便通暢,多飲水,多食蔬菜水果,清晨空腹喝一杯蜂蜜水。生活作息規律,對辛辣飲食以及煙酒的攝取要适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