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位于湖南西部偏南,是個民族多元化的地級市。懷化的知名景點蘊含了人文曆史文化底蘊!走進這些景點,感受着美景帶給我們的視覺沖擊,心情無限的美好。接下來,城市文化為大家帶來懷化十大最美景點的詳細介紹,一起來領略一下。
黔陽古城位于沅水上遊的省級曆史文化名城——黔陽古城是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三面環水,是湘楚苗地邊陲重鎮,素有“滇黔門戶”和“湘西第一古鎮”之稱。比雲南麗江大研古鎮早1400年,較湖南省内的鳳凰古城早900年。各種文化在這裡交融。
如果你早已厭倦了都市嘈雜而冷漠的慣性生活,如果你有能力和興緻突出重圍去尋一方甯靜而親切的故園,如果你已經不再願意插足那些人群摩肩、人聲鼎沸的勝景熱地,如果你決意将古城探秘當作休息和充氧的一種生活方式……那麼來吧,請跟随我們熱情而貼心的指南,來一次遇合隐逸之都的五溪水濱遊!
也許你去過晉商文化源起的平遙古城,去過小資情調姿肆的麗江古城,去過能夠“邂逅愛情”的鳳凰古城……但也許你還不知道:就在離鳳凰僅百公裡的懷化洪江,還蘊藏着一方四圍群山、三面環水的大隐之都,它就是素有“楚南上遊第一勝地”之稱的黔陽古城。
黔陽古城,自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在沅江和潕水彙合處設立縣治,至今綿延2200年,比雲南麗江大研鎮早1400年,比同在湘西境内的鳳凰古城早900年,它是全國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也是中國難得留存下來的、最具原真風貌的隐逸之都。
黔陽古城,順水路興而盛,随水路衰而隐。明清時期“浩浩皇木、滾滾洪油、屢屢煙土、”的景象,曾使得這座軍事重鎮成為了中國南方絲路上的商貿名城。然而,當進入了陸地交通日興、水運商貿漸落的近現代以後,這個曆史上曾經輝煌了許多朝代的“第一古鎮”,便被隐沒在了大湘西神秘的王國中。
黔陽古城,正是因循和順應了“始建于漢、興于唐宋、盛于明清、衰于民國”的自然發展命脈,才使得這個文化名城有幸避開了可能發生的過熱追捧和慘烈損毀,在悄悄流淌的歲月長河裡得以靜靜呼吸和自在生存;才使得這個曾經商賈雲集、富甲一方的繁華邊城能夠順其世運,蘇醒沉醉的靈魂,重獲隐逸的新生;也才使得我們有幸能在“城牆變馬路、民居變大廈、石闆巷變商業街”的今天,去從容地遇合古城所蘊含并彰顯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大義。
如果說,隐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現象,那麼,中國曆代文人志士從來都不乏對其的孜孜遇合。從社會政治上看,自西周建立一直綿延到晚清的宗法制度和君主-,都是隐逸的政治土壤。從文化淵源上看,支撐中國文化的儒釋道三家都有歸隐的理想。随着曆史的發展,隐逸更是漸成一種自我價值的選擇。人們越來越追求清高的人格理想、淡泊甯靜的生存方式和典雅的文化品位,并樹立起一個充滿詩情畫意、超越世俗精神境界、對後代充滿感召力的審美理想。
黔陽古城乃多元文化隐彙之所在--其風水格局和建築空間結構,無不暗合着“潛、藏、隐”的特征,而誕生并延展于這方水土的隐逸文化,便是其多元文化的核心。
黔陽古城的城市精神是“隐逸”,詩人王昌齡隐逸在此,便留下了“一片冰心在玉壺”的千古佳句;黔陽古城的氣質是沖淡,其千百年來榮辱不驚、與世無争、閑雲野鶴的淡定,就是其生存并延展的理由。
來到五溪之濱,與黔陽古城遇合,無論置身舊宅古巷,還是歇憩新城秘境,隐逸之感總會油然而生,居者訪客,都能得到一種安逸脫俗、自适其然的精神享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