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今天已知的唐代詩人就有三千七百多人,留存下來的唐詩也有五萬四千餘首。
如何給唐代詩人排名次,給唐詩評高下?有唐以來,就一直有人在做。因為缺乏一個統一的标準條件,也就沒有一個能讓大家公認的标準答案。
為什麼說我做的這個唐代詩人“排行”榜是沒有争議的排行榜?因為它是按詩人的“行第”排的,而詩人的“行第”是固定不變的。
所謂“行第”稱呼,就是指同一個大家族内部的子弟,按照出生先後的排行次序來互相稱呼。行第有多種排列方式,用數字排行直截了當,沒有名字的忌諱,給人親切感,容易被人們接受,也就容易流行開來。排行數字多在30以下,至50者罕見。
唐人不分親疏貴賤,互相之間都是以“行第”稱呼為時尚的,如唐太宗李世民行二,昵稱“二郎”,唐玄宗李隆基行三,昵稱“三郎”。 從而構成了一道奇特的文化風景線。
中小學語文教材中也不乏這方面的例子,如高适《别董大》、王維《送元二使安西》、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白居易《問劉十九》。其中“董大”“元二”“張十八”“ 劉十九”就是“行第”稱謂。
這個排行榜雖然不是詩人水平的排行榜,但可以讓我們對 “行第”,這個離我們漸行漸遠的傳統習俗有一個直觀了解,方便我們對唐代詩人行第記憶。
如今我國已從大家族時代,成為了“小時代”,這個排行榜也算作一種有益有趣的傳統文化冷知識吧,可以分享收藏。
唐代詩人“排行”榜行大
王昌齡、錢起、朱慶餘、劉昚虛、暢當、吳融
行二
杜甫、李世民(唐太宗)、牛僧孺、李端
行三
沈佺期、綦毋潛、祖詠、李隆基(唐玄宗)
行四
駱賓王、令狐楚
行五
杜審言、宋之問、鄭綮
行六
孟浩然、王建、黃巢
行七
虞世南、楊炯、王之渙、王季友
行八
賀子章、柳宗元、劉長卿、劉方平、嚴武
行九
元稹、張旭、李德裕、崔興宗
行十
李益、裴迪
行十一
李建
行十二
李白、孟郊、楊巨源、儲光羲
行十三
王維、杜牧
行十四
司空曙
行十五
羅隐、杜荀鶴
行十六
李商隐、溫庭筠、段成式
行十七
暫缺
行十八
韓愈、張籍
行十九
韋應物、常建
行二十
李紳、張繼
行二十一
丘為
行二十二
白居易、趙嘏
行二十三
白行簡
行二十七
岑參、羊士谔
行二十八
劉禹錫
行三十五
高适
排行稱一為“大”, 王昌齡稱王大昌齡,錢起稱錢大起。
巧合的是,杜甫是“杜二”,與他在唐代詩人千年老二的地位相符。
更為巧合的是,韓愈有《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詩,韓愈也叫“韓十八”,和張籍排行一樣。韓十八寫詩給張十八,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
李商隐、溫庭筠、段成式排行都是十六,也都擅長骈體文,時号“三十六體”。
行第稱謂盛行于唐,宋代也還保留了這樣的風俗習慣。蘇轍是蘇轼的弟弟,叫“蘇二”,秦觀叫秦七 黃庭堅叫黃九,歐陽修叫歐九。宋詞大咖柳永,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柳永死,“家無餘财,群妓合金葬于南門外,每春日上冢,謂之‘吊柳七’。”
遺憾的地方是,在這張“唐代詩人排行榜”中,沒有把陳子昂、王績、王勃、王灣、王翰、張九齡、張若虛、盧照鄰、崔颢、鄭谷、盧綸、皮日休等排上去。不是不想排,是沒有查到。岑仲勉先生的專著《唐人行第錄》也沒有。或許族譜類的文獻可以查到。
各位看官,有知道上述未上排行榜的詩人行第,不妨分享給咱家,一起來補全這張排行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