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脫口秀,甚至嘗試成為一名脫口秀演員。在這場遍及線上線下的浪潮中,如何在“搞笑”之上辟出一條新的表達路徑,正在播出的《怎麼辦!脫口秀專場》提供了一種答案。
節目呈現出不同職業、不同人群和不同視角的精彩。原來,嚴肅的生活議題可以用喜劇方式呈現,包裹在娛樂外殼下的現實内核也可以如此溫暖。
有人說,脫口秀的真谛是觀照現實,這在最近一期“畢業季專場”中表現得十分明顯。在開始表演之前,楊笠、龐博、徐志勝、王建國、呼蘭等人先上演了“重回畢業季”的戲碼。他們被要求在“求職”和“考研”兩種方向中進行選擇,并模拟真實的面試。節目組甚至特地為“考研組”請來了博導劉擎當面試官,“求職組”也經曆了兩輪貨真價實的面試。
演出一開場,武漢大學教師陳銘就抛出今年學生就業三方協議簽訂比例與同期數據,毫不諱言這一屆學生的就業難度。在随後的節目中,清華畢業生卞格坦言自己遭遇offer被撤的苦惱,北大畢業的劉戀回憶起在樂隊表演間隙被廣告甲方催稿的往事。
有人曾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脫口秀為什麼受歡迎”,得出結論:盡管人們在欣賞脫口秀的過程中會被冒犯、觸及自己的痛點,但當這些現實中的苦澀和煩惱被脫口秀演員在台上演繹出來時,“自我暴露”和“替代性暴露”會讓人由衷地感到治愈和快樂。
所謂“替代性暴露”,就是“感同身受”。脫口秀演員有的是曾在工廠流水線上工作的“廠花”,有的是曾經住在大城市郊區、每天通勤兩小時的“社畜”,還有的是“碼農”、廣告策劃……當他們分享自己的生活和職業經曆時,他們不是演員,而是具體的、生動的、豐富的個體。這樣的真實感是脫口秀舞台上常見的光景,也是脫口秀讓大家看到社會百态所做的努力。
回顧《怎麼辦!脫口秀專場》已經播出的幾個專場,“真心英雄”讓人看到民警、消防員、交警等職業的艱辛與付出;“開工大吉”讓人看到職場人求職的辛酸與人到中年的不易;“因為愛情”關注當代青年婚戀選擇與觀念變化……每一個主題都與大衆生活息息相關,也讓更多人看到了脫口秀更有深度與廣度的表達。
節目努力讓脫口秀這個受年輕人歡迎的新興行業,與主流價值觀同頻共振;努力讓脫口秀表演不再局限于舞台,而是走進各行各業探讨社會議題。脫口秀綜藝正在打破作為舶來品的脫口秀在表現形式與内容邊界上的局限,讓喜劇表演的“本土化”進一步走深走實。(圖片均由節目組提供)
責任編輯:郭韶明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