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市場,通用汽車第二季度的新車銷量超過東瀛豐田,并有望在今年收回輸給豐田的北美銷量桂冠。
在過去的2021年,通用丢掉自1931年以來長期穩坐的美國銷量冠軍寶座,但考慮到芯片供應短缺和供應鍊挑戰,豐田未必能在今年成功衛冕。
因為産能難題,豐田過去4-6月累計在美國銷售新車53.1萬輛,同比下滑23%。競争對手通用卻在第二季度銷售新車58.2萬輛,雖同比下滑15%,但依舊以5.1萬輛的優勢反超豐田,拿下最新季度的銷量冠軍。
2022,超越豐田?
再來看看上半年的累計銷量,通用以109.5萬輛的成績“險勝”豐田的104.5萬輛,但累計銷量較2021年同期依舊下跌了17.7%。
如若給“年終大考來個成績預期,通用極有可能在北美大本營對豐田完成銷量維度的“獵殺”,奪回去年輸掉的銷量冠軍寶座。通用汽車北美負責人史蒂夫·卡萊爾(Steve Carlisle)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的銷售額和市場份額在過去三個季度裡都實現了緩慢增長,即使供應鍊挑戰一直很嚴峻。
在北美市場,豐田是今年受供應鍊中斷和上海疫情封鎖影響最為嚴重的制造商之一。雖然第二季度重回銷量榜首,但芯片短缺和供應鍊的不确定性依舊讓通用十分煩惱,也讓所有的汽車制造商身處産能漩渦,未來幾個月依舊不能掉以輕心。
通用在上周五表示,該公司目前還有近10萬輛新車因缺乏關鍵零部件無法正常交付,這将對第二季度的盈利預期帶來實質性的影響。
考慮到産能端的瓶頸,特别是6月份的生産難題,通用預計最新财季的利潤将持續疲軟。第二季度的新車生産主要受半導體供應和供應鍊中斷的影響,而這些停在倉庫等待組裝的新車,大部分是6月份制造的。
盡管如此,通用依舊維持了對全年盈利的積極預期,此前因産能問題無法交付的新車,将在年底前陸續交付給一線經銷商。
按照此前的預估,該公司2022年淨收入在96億至112億美元之間,稅前利潤則在130億至150億美元之間,每股收益約為6.5到7.5美元。而根據Refinitiv的最新數據,通用第二季度的淨收入預計在16億至19億美元之間,低于北美分析師此前預期的25.6億美元。
目前,隻有通用、豐田以及Stellantis等少數汽車制造商公布了北美市場的季度銷量,但Cox Automotive預測,福特汽車或将在4-6月實現銷量的同比增長,因為該公司的庫存管理要強于其他競争對手。
Cox Automotive還補充說,預計特斯拉将是今年上半年唯一一家實現北美銷量增長的主要品牌。今年下半年,包括通用與豐田在内的所有汽車制造商,依舊面臨供應鍊的諸多挑戰。
加碼電動化與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通用在本季度累計銷售了7300多輛電動車,伴随着電氣化轉型的逐漸加速,其電動車的産銷量都将在下半年慢慢上升。J.D. Power的數據顯示,通用第二季度在北美的市場份額估計增長了1個百分點,達到16.3%。
今年下半年,通用還将有更多電動車推向北美市場,按照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近日公布了的《汽車戰争》(Car Wars)研究報告,到2025年,通用和福特的電動汽車銷量或将超過特斯拉。
目前,特斯拉在美國的電動汽車領域有超過70%的市場份額,但伴随着傳統汽車制造商和造車新勢力在電動車市場的逐漸發力,這一比例可能在未來三年内降至約11%。與此同時,通用和福特在電動車領域的份額或将接近15%,對特斯拉造成極大沖擊。
通用汽車此前承諾,到2025年将在全球投資350億美元用于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研發,并計劃推出超過30款電動車,其中超過20款将在中國上市。為支持産品陣容的快速擴張,通用汽車在華電動車産能到2025年将超過100萬輛,深化“雙線并行”的電動車平台策略。
除了電動車領域的持續發力,通用在中國市場也有新的動作。就在上周,通用中國與上海市浦東新區簽署項目投資意向協議,宣布拟增資1億美元籌建全新的高端進口業務。
通用在華高端進口業務是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的全新業務,未來将通過創新的業務模式,引入通用旗下包括全尺寸SUV、全尺寸皮卡、跑車在内的多款車型,涵蓋燃油車與電動車。
關于産品、銷售渠道、業務模式、上市時間方面的具體信息,通用計劃在第三季度舉行的發布會上再進一步公布。
但是在上周,通用汽車全球執行副總裁兼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柏曆(Julian Blissett)通過線上的形式向中國媒體透露了不少前期籌備的信息,其中包括團隊建設将更加年輕化,以及整體業務将朝着小而美的方向發展。
近年來,通用在中國市場加速了各項投資,其中就包括位于浦東金橋的通用汽車中國前瞻設計中心擴容升級。國内首家奧特能超級工廠也已經于金橋正式投産,專為奧特能平台電動車組裝電池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