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1:教改後繪畫學習納入中考了!學業繁重,娃需要繼續學習畫畫嗎?
重磅2:這幾天兩會上有人大代表提出鼓勵生三胎政策,甚至建議碩士博士生在校期間結婚生子!這消息一出,速速登上各大網媒的熱搜,成為大家最關注的話題!講真,媽媽們好難!
當過父母的都知道,有一個娃,費錢又費媽,二胎三胎聽聽就心塞,但不管怎樣,咱把娃帶到人間,就有義務讓娃體驗人世間的美好。因此,孩子教育問題便是溫飽之上的家庭大工程,而總工大概率都是媽媽,對嗎?
靈魂拷問:似乎每個孩子小時候都喜歡畫畫,但TA真的适合媽?媽媽們表示很懵……
本人藝術專業畢業,女兒馬上13歲,第一次當媽的我和大多數媽媽一樣,娃小時候給報了很多興趣班:什麼舞蹈、鋼琴、美術、輪滑、騎馬、遊泳……一個沒落下,一個不精通,也不知道她是否喜歡,有無天賦,一股腦安排上!最後是啥也沒出成果,都成體驗式學習了。
現在看着客廳蓋布下成為擺設的鋼琴,回憶當初雞血滿滿陪娃上鋼琴課的日子,再想想初中後7門主科的學業任務,感歎時間過的太快的同時,幻想要是當初能早知道孩子适合學什麼該多好!也不至于浪費時間在孩子不擅長的學科上玩命折騰,耗時又燒錢。
今天分享此文,也是希望作為過來人,給比自己娃小的媽媽們一些參考和啟示,避免年輕的媽媽們重蹈覆轍,少走彎路耽誤時間,讓孩子在不擅長的學科上瞎折騰好幾年。
都說教育有黃金期,所以時間對于孩子特别寶貴,低齡段孩子媽媽無法了解到底什麼适合自家娃,因此很多媽媽讓娃學的,不是自己喜歡的就是幫自己圓夢。比如我希望自己會彈琴,就讓女兒學了很長時間的鋼琴,雖說她樂感不錯,但終究因為無法克服練琴枯燥,加上學業繁重而放棄,現在能完整彈一首《天空之城》來慰籍老母親曾經的良苦用心……
幸好在繪畫這條路上娃堅持的還不錯,也有一定的成績和收獲,最為寶貴的是她至今仍保持着對繪畫的熱愛,并希望長大後成為一名插畫師。作為家長,我支持她的熱愛,畢竟孩子和孩子不同,順勢而為是最省力的教育,幫助她實現夢想,這就是最合适的教育方式。所以,要知道自家娃适不适合畫畫,還是需要要下些功夫的。
一、做個有心人,盡早發現孩子興趣所在
我女兒很小的時候,就喜歡塗塗畫畫,當時也沒多想,認為孩子都喜歡塗塗畫畫,小時候給她買了很多水彩筆蠟筆,在咖啡廳、餐廳用餐時,她沒事就塗塗畫畫,當時也就3、4歲,有時候在餐廳吃飯,大人點餐的時候,她會用餐巾紙捏出一個小人形狀,再畫上鼻子眼睛,造出一娃娃。
餐巾紙制作的《跳舞的小人兒》
記得有一次,我帶她去聽一個成人的教育課,當時主辦方在桌上隻準備了一瓶農夫山泉的礦泉水、一張白紙、一支簽字筆,娃聽的實在無聊,就自己用筆在紙上畫了農夫山泉的
LOGO……
臨摹農夫山泉的LOGO
現在想來,孩子當時随時随地自發性的塗塗畫畫,是孩子最初喜歡繪畫的開始,我也算是個有心的媽媽,觀察到孩子在這方面的偏好。因此,發現自家娃的興趣所在特别重要,有些孩子肢體協調性好,老玩滑闆車,有運動天賦;有些孩子喜歡安靜,愛看書動腦子,專注力特别好,未來适合從事某一領域的學習研究,比如科研工作。
總之,作為家長,及時發現孩子在某一方面的偏好,幫助孩子發現擅長的領域,順勢而為加以引導與培養,更能成就孩子。繪畫也如此,孩子是否适合繪畫,是會有一些端倪的,多多觀察便可以發現,比如喜歡畫畫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愛美的,在生活上、着裝上都有自己的偏好。
二、不是畫得像就有繪畫天賦,創意手工作品也是藝術表達
很多媽媽對孩子學畫畫這件事,總是存在認識誤區:認為孩子畫得像就是有繪畫天賦,這肯定是不正确的。
繪畫也是另一種語言,和文字、音樂一樣,是表達孩子的所思所感的方式,低齡孩子缺少生活閱曆和理論知識,很難靠自己将一個物體真正畫的像,即便看起來畫的像,那也是照葫蘆畫瓢,并不代表有多高的繪畫水平和繪畫天賦,比起畫得像(純技法量化練習的結果),孩子的想象力、藝術思維與認知、觀察力等等都非常重要。
記得以前在美術機構認識一個孩子,畫媽媽生氣時的表情,他先畫一個女人頭像,然後再用黑色筆使勁在頭像的面部打圈,表達的是媽媽不高興了(黑色代表媽媽黑臉了),這是多麼有趣準确的繪畫語言!但如果不懂繪畫的媽媽,會誤認為孩子就是在瞎畫。
我女兒小時候,會自己自發性、獨立創作很多手工作品,有點無師自通的意思。比如她用核桃殼,自制一個小房子的一角,将撥開的花生米設計成人睡覺的頭像,用廢棄的玻璃瓶裝飾成花瓶,設計精美的書簽,畫卡通連環繪本……
溫馨的核桃小屋
睡覺的花生人
自制書簽
飲料瓶秒變花瓶
日常故事繪本
這些動手動腦、講故事的方式,代表了孩子無窮的想象力,是藝術創作的形式之一,媽媽們隻要用心觀察孩子是不是有這些獨特的愛好和行為,便可以判斷孩子是适合培養興趣學習一下畫畫,還是适合走專業路線。
三、多參加繪畫大賽,檢驗繪畫學習成果
孩子學習繪畫的年齡大多是幼兒園到小高之間(五、六年級前),伴随後續學業壓力加大,很多家長便開始猶豫要不要讓娃繼續學畫畫?
大多數孩子都在校外培訓機構學畫畫,以北京的校外美術機構為例,一個機構的學員數量大概100—300人左右不等,同齡一起上課的一般不超過10個孩子,每次上課結束後,老師都會誇孩子畫的很棒,然後完成一幅作品交給家長。但這個很棒的标準沒法具體衡量。
因此,如果想知道孩子到底畫得怎樣,盡量讓孩子多參加國内外針對兒童、青少年的展覽比賽,在更大的範圍内,讓孩子與同齡人進行pk與交流對話,接受來自專家評審團的評價,更客觀準确地測試孩子的繪畫水平,為家長是否決定讓孩子繼續學習繪畫提供參考。
鳥巢杯冬奧冰雪獎牌
第9屆世界青少年繪畫大賽獎牌
我女兒這些年國内外大大小小的兒童美術比賽畫展參加了不少:包括安徒生展、聯合國成立75周年展、鳥巢冬奧冰雪展、世界青少年繪畫大賽等,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安徒生展獎杯
鳥巢杯冬奧冰雪大賽榮譽證書
聯合國成立75周年展
另外,多帶孩子到博物館,像國家博物館的古代館去看展,通過高頻帶孩子看展,了解孩子對觀展的反應:
孩子是否有自己的體會認識?
是否有很多問題?
是否會有所感觸和行為變化?
我帶女兒看了很多展覽,同時她還在觀展後進行二次創作,像大衛霍克尼的展、莫蘭迪展、宮崎駿與吉蔔力的世界展、遇見拉斐爾展、遇見古埃及黃金木乃伊展、吳冠中作品展、畢加索/梵高/莫奈作品展……
她在參觀完畢加索《扔石頭的女人》作品展後,回家根據這一作品自己創作了《吃蘭花豆的爸爸》,說明孩子觀展是有自己的心得和理解的,也懂得去模仿、表達,隻有内心真正喜歡繪畫才會有這樣的行為産生。這也是判斷孩子是否适合繼續學習畫畫的依據。
畢加索 《扔石頭的女人》
《吃蘭花豆的爸爸》
四、多形式表達,持續性熱愛,繪畫之路才能長青
繪畫需要練眼練手練心,需要訓練孩子的觀察力、思考力、表達力,更需要内心真正喜歡和熱愛,畫畫和任何其他學科學習一樣,需要厚積薄發,沉澱積累,絕非一撮而就之事因此,多種形式的繪畫嘗試與表達(比如水彩、油畫、插畫、卡通動漫、戶外寫生等等),都可以讓孩子嘗試體驗,在過程中發現孩子所長所短,才能真正幫孩子做出準确的選擇,引導孩子在擅長的領域裡出彩發光。
兒童繪畫還未涉及技法層面,因此,建立藝術思維、提升藝術素養特别重要,隻有對畫畫保持持續的熱情,才能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孩子自己也才會開心,自然更容易出成績。
我女兒現在上初中了,學業緊張,但她自己依然堅持每周畫一幅畫,可能是油畫、卡通動漫,也可能是素描,她的夢想是能考進中央美院,未來成為一名插畫師,作為家長,支持她的夢想就好。
動漫臨摹
油畫風景作品
油畫貓咪
用心發現孩子的熱愛,看看TA對畫畫是否真的感興趣,再判斷孩子是否适合學畫畫。教改後,繪畫目前已納入中考,每個孩子都應該普及美學教育,畢竟,即便不走專業線,以後工作了,漂亮的ppt也是需要有良好的審美能力的。至于小高、初中後學業加重,孩子是否繼續學畫畫,是否一定要走專業路線,這還是要尊重孩子的熱愛及天分,合理規劃好孩子的時間。媽媽們最好做順勢而為的推手,而不是孩子前行路上的攔路虎,成就孩子,母慈子孝,全家開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