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香,但塞牙縫。
事情是這樣的,K哥打算今年買一台電車,我在之前的文章裡也提到過了,奧迪Q4 e-tron是我目前首選的目标之一。
至于為什麼要買電車,還是奧迪。。。
沒辦法,男人心海底針,尤其是玩車的男人,變心比你女朋友翻臉還快。
舉個例子,假如明天斯巴魯出一台電動翼豹,我轉頭就噴奧迪電車垃圾,沒有quattro還配叫奧迪。。。接着後天出一台雷克薩斯電動IS,我轉頭就噴斯巴魯電車垃圾,沒有水平對置狗都不開。
反正就是這個道理,也不用多說,這東西是沒有盡頭的。
繼續講奧迪電車的事兒,講道理,如果現在Q4 e-tron已經上市了,且和傳聞中一樣賣30萬,我這會可能已經上車了。
可現實情況是,連預售都遙遙無期,搞得我寝食難安。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離K哥公司不到1km的商場裡,最近剛開了一家上汽奧迪4S店,雖然他們那邊賣的是Q4 e-tron的表哥,Q5 e-tron,但問題不大,給我解解饞已經完全足夠了,因為這兩台車基本就隻有體型大小的差别。
可是這身車漆。。。我一開始是抗拒的。
在我印象裡,奧迪上一次把車噴成橙色,還是在第二代奧迪TT上。所以我不是很明白,這麼大一台家用專車,用橙色作為主力宣傳,真的會有人感興趣嗎?
不過有一說一,Q5 e-tron整體的設計感還是很足的。
雖然這是一台中國特有車,但Q5 e-tron和全球車型Q4 e-tron的風格高度相似,你一眼就能認出這是一台奧迪。
前大燈非常犀利,甚至有一種R8的感覺,配合前臉大面積黑化飾闆,就算RS Q8停在它邊上,可能也要遜色幾分。
和Q4 e-tron與大衆ID. 4的關系一樣,Q5 e-tron與大衆ID. 6是同宗同源。
因此在車身尺寸和比例上,也是非常接近的。隻不過奧迪可選裝黑色車頂,看起來更加修長扁平。
而這台價值51萬的頂配,後輪是鼓刹,這也是意料之中的。
按照大衆的說法,這款鼓刹集成了先進的動能回收功能,性能出色,還能極大地延長刹車使用壽命,降低養護成本。。。
根據網上實測,大衆ID. 6從100km/h刹停的距離為35.7米,這對一台2.4噸重的車來已經非常優秀了。
所以在這裡,K哥就不打算再談了。因為我自己的車1.5噸重,刹車距離估計超過40米,我是沒資格談論的,如果非要我說,我肯定覺得它好啊,在這裡無腦黑對我來說沒任何好處。
由于這次拍攝比較趕,在馬路邊不安全,所以K哥早早躲進了車裡。
。這台車的設定很奇怪,主駕的人下車後,全車就自動斷電了,空調、音樂什麼的功能統統都沒法用了,除非你下車之後把安全帶插回去。
這就很不人性化,比如大夏天開車出門,臨時下車幾分鐘去買東西,你讓車上的家人怎麼辦?
大衆ID系列也有這個問題,奧迪居然沒覺得不合理,實屬不應該。
至于這套内飾的設計水平,我想說這可能是奧迪進入中國以來最好看的了。完美诠釋了奧迪是一家科技公司。
與此同時,它也保留了非常有必要的物理按鍵和非常實用的儲物功能。
誰說科技沒溫度的,我奧迪第一個不服。
如果非要挑點問題,那可能是豪華感稍微差了點,雖然中控台看着很酷,但它的材質還是塑料為主,看久了可能會覺得廉價。
尤其是中間那個“小茶幾”,鋼琴烤漆非常容易沾指紋,強迫症用戶會十分難受。
啥?你問我這個怎麼換擋?當然是蘭花指咯!
最後簡單聊聊駕駛的部分,因為副駕駛的銷售小哥一直提醒我慢一點,所以這次K哥并沒有深入體驗,但我得到的信息已經足夠多了。
首先,和大衆ID系列一樣,奧迪Q5 e-tron的動力設定也是明顯的燃油車風格,起步很緩,輸出非常線性。如果你想要一點就竄的感覺,那還是出門左轉買新勢力吧。
其次,這台車非常重 —— 非!常!重!
不誇張地講,這感覺跟開着一塊帶四個輪子的大鐵闆差不多,而這塊鐵闆至少有20公分厚。
這麼大的車重,對舒适性是有很大幫助的,配合富有韌性的避震和出色的隔音,整個車内的乘坐質感,說實話,真心不比A8差。
不過後排要打個折扣,這兩張獨立座椅非常單薄,舒适性可能還比不上Q3,也許7座車型會更好一些吧。
至于第三排K哥就不進去了,目測聊勝于無。
最後一點,因為Q5 e-tron的軸距有2965毫米,所以這車注定是跟運動無關的,雖然它的重心并不高。這也就是說,Q5 e-tron空有一身帥氣的外表。
但你說它是很好的家用車嘛?講真,有51萬,我甯可在理想L9上賭一把。
Q5 e-tron給我的感覺,就像把韭菜和香菜一同塞進嘴裡。
可就算味道再差。。。
也好過隔壁一把抓起韭菜根開始啃的EQC車主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