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日,發改委發布數據,2022年前8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分别達到397萬輛和386萬輛,保有量達到1099萬輛,約占全球一半左右。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8月,新能源汽車産銷同比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月度産銷再創曆史新高。
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全球半數
22日,國家發改委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十八大以來,我國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成效明顯,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2021年,高技術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15.1%,比2012年增加5.7個百分點;“三新”産業增加值相當于GDP的比重達到17.25%;新能源産業全球領先,為全球市場提供超過70%的光伏組件;綠色建築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築面積比例提升至84%。2022年前8個月,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分别達到397萬輛和386萬輛,保有量達到1099萬輛,約占全球一半左右。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2年8月,新能源汽車産銷同比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月度産銷再創曆史新高。
1-8月,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達到397萬輛和386萬輛,同比增長1.2倍和1.1倍,市場占有率達到22.9%。其中,8月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完成69.1萬輛和66.6萬輛,環比增長12%和12.4%,同比增長1.2倍和1倍,市場占有率達到28%,高于上月。
在新能源汽車主要品種中,與上月相比,8月份純電動汽車産銷增長明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呈小幅增長,燃料電池汽車産量明顯下降、銷量小幅增長;與上年同期相比,上述三大類品種産銷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1-8月,在新能源汽車主要品種中,與上年同期相比,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産銷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
産業即将進入騰飛期
9月21日,2022世界制造業大會·中德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論壇在安徽合肥市舉行。業内人士認為,我國汽車産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以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為代表的新興領域發展迅猛,新能源汽車産業即将進入騰飛期。
中科院院士歐陽明高預計,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将呈現三方面的新趨勢,一是動力電池将向低碳化、高端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二是電動底盤平台快速叠代;三是能源基礎設施,包括充電系統和車網互動,也将實現創新發展。
而随着汽車産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新能源汽車産業鍊各環節也在加速搶抓産業發展機遇。大衆安徽表示,将積極參與合肥低碳、智慧城市建設,與合作夥伴共同推出智慧物流項目;江淮汽車研發了蜂窩電池技術,打造全新平台電動車CTC方案,解決了電池熱失控安全問題;科大訊飛表示,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在自動駕駛方面的研發與應用;阿裡巴巴集團表示,操作系統會成為新汽車裡面的一個新引擎,是軟件中的軟件,需要産業開放合作建立新生态。
配套管理方案亟需跟上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車産業的飛速發展,電池的需求量被一再推上新高。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1-7月,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134.3GWh,同比增長高達110.6%。建立一個成熟的電池回收再利用體系有着重要意義。
近日,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召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工作座談會時表示,将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和行業急需标準,健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支持柔性拆解、高效再生利用等一批關鍵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持續實施行業規範管理,提高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水平。
工信部節能司副司長尤勇表示:“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的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完善的過程。”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在31個省區市326個地市級行政區建立了1萬多個回收服務網點。據國家動力電池溯源平台數據分析,截至今年3月底,我國再生利用企業已資源化回收處置6.4萬噸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已處置7016噸廢舊動力電池,并以此生産了780MWh的梯次産品。
專項領域再添标準
此外,相關行業機構也增加了針對新能源汽車的專屬項目。
據工信部消息,我國牽頭在國際标準化組織(ISO)框架下提出的《道路車輛自動駕駛系統測試場景場景評價與測試用例生成》(ISO34505)國際标準項目,經投票表決後正式獲得立項,由中國和德國專家聯合擔任标準項目牽頭人。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将組織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聯合國内相關行業企業和研究機構,建立國内專家支撐團隊,協調國際優勢技術資源,形成國内、國際聯動協調的工作模式,推動建立科學合理的自動駕駛測試場景評價方法論,為自動駕駛相關國際标準法規制定協調做出積極貢獻。
近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基地在天津建成啟用。該基地主要圍繞燃料電池、動力電池、電驅電控、充電技術、電磁兼容、新能源整車等六大領域,測試能力覆蓋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整車和其他相關部件。
此外,中汽中心将增加多項新能源汽車碰撞安全試驗,根據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的特點,增加螺旋翻滾、側面柱碰、托底、電動汽車涉水等試驗内容,這些主要是考核碰撞後的電安全。以電動車螺旋翻滾為例,測試車輛高速通過角度為16度的坡道,上坡後産生側傾翻滾,車輛發生180度翻轉。相比于傳統燃油車,位于新能源車身底部的動力電池對翻滾後的車輛頂部施加了額外壓力,這對車輛結構安全、乘員保護、電安全等方面均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
記者 朱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