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心血管病人适合做什麼運動

心血管病人适合做什麼運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6 11:35:39

心血管病人适合做什麼運動(揮拍類運動又被表揚了)1

要說哪種運動最能保護心血管,幫助人們長壽,很多人或許會一臉迷茫。

近日,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子刊《美國醫學會雜志網絡開放》上的一項研究發現:

在降低死亡風險和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效果最好的運動不是跑步,也不是走路,而是揮拍類運動。

心血管病人适合做什麼運動(揮拍類運動又被表揚了)2

為什麼羽毛球、網球、乒乓球等揮拍類運動能脫穎而出?《生命時報》采訪權威專家,告訴你揮拍運動的獨特優勢。

受訪專家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學院教授 張一民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骨科主任醫師 李永剛 吳小濤

深圳市健康教育與促進中心主任、體醫融合及運動處方專家 韓鐵光

揮拍運動有個“絕對優勢”

在這一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27萬餘名、年齡在59~82歲的參與者數據,并調查了他們休閑時間的運動類型和運動時間。

運動類型主要包括7種:跑步、騎自行車、遊泳、其他有氧運動(如使用健身器械)、揮拍運動(如打網球)、打高爾夫和步行鍛煉。

心血管病人适合做什麼運動(揮拍類運動又被表揚了)3

刨除其它影響因素後,研究人員得出了4個主要結論:

1

動起來,就能降低死亡風險

研究再次證實:即使是少量的身體活動,也與死亡風險降低有關。

具體來看,和從不進行身體活動的參與者相比,不管做哪種類型的身體活動,達不到指南推薦量和達到指南推薦量的參與者,全因死亡風險分别降低了5%和13%。

所謂指南推薦量,指的是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運動量,即成年人每周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75分鐘高強度運動。

2

最能保護心血管的運動,是打球

對心血管疾病風險影響最明顯的是揮拍運動;其次是步行鍛煉。

和從不進行身體活動的參與者相比,進行揮拍運動、跑步、步行鍛煉、其他有氧運動和打高爾夫球的參與者,心血管疾病風險分别降低了27%、8%、11%、4%和9%。

3

最延壽的運動,也是打球

和其它運動類型相比,揮拍類運動達到指南推薦量時,在降低參與者全因死亡風險方面最明顯,其次是跑步。

和從不進行身體活動的參與者相比,進行揮拍運動、跑步、步行、其他有氧運動、遊泳和騎自行車的參與者,全因死亡風險分别降低了16%、15%、9%、7%、5%和3%。

4

最能降低癌症死亡風險的,是跑步

對癌症死亡風險影響最明顯的是跑步,其次是其他有氧運動。

綜合來說,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及任何類型的身體活動,都可以改善健康。

但「揮拍運動」在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絕對優勢;在降低死亡風險方面,也拿下第一。

常打球讓全身受益

羽毛球、網球、乒乓球等揮拍運動,需要不停地移動、轉體、跳躍、揮拍、擊球,集協調性、靈敏性、柔韌性、耐力等素質于一身。

除了保護心血管、預防早亡,常打球還會讓人收獲以下好處:

心血管病人适合做什麼運動(揮拍類運動又被表揚了)4

健腦護眼

在擊球前,眼睛要判斷球路,大腦快速對球速、角度、力量等作出判斷,神經系統将綜合分析結果快速傳遞給運動系統,調動相應肌肉群完成一系列動作。

改善情緒

揮拍運動趣味性和互動性強,通過奔跑和變換身體姿勢感受接球的互動,當擊球者赢球時會有一種滿足感,能極大愉悅身心。

緩解頸椎病

長時間伏案工作或玩手機的人,頸椎大多出現僵硬。打羽毛球時,頸部肌肉能從中得到拉伸,從而緩解肌肉緊張與疲勞。

提高身體靈活性

在打球、接球的過程中,身體迅速擺動,能增強肌肉力量,提高身體敏捷性和協調性。

三種揮拍運動怎麼玩?

不管是哪種揮拍運動,推薦的頻次都大同小異,一般以每周1~2次、每次30~60分鐘為宜,超過60分鐘也不會獲得更大收益。

羽毛球

打羽毛球有較多的跳躍動作,需要反複沖擊膝關節,對膝蓋有傷病的人,會加重其磨損程度。

另外,打羽毛球是超肩運動,即腕與肘活動位置超過肩膀。時間長了,容易導緻肩部疲勞或損傷。

心血管病人适合做什麼運動(揮拍類運動又被表揚了)5

  • 建議活動前充分熱身。腕、肘、肩、膝、踝等關節要充分活動後再打球。
  • 放平心态,控制強度。中老年人也可以打乒乓球,但最好以健身為主,少打比賽,更不要賭一時輸赢不顧強度,心髒功能差的人尤其要注意。
  • 場地要平整、無障礙物。後退擊球時,注意别撞到後面的牆壁或擋闆。
  • 多防守,少扣殺。老年人打球更不要過分積極地去救球,以免造成損傷。
  • 膝蓋有傷病的人,不适合打羽毛球。

乒乓球

打乒乓球時,人體始終保持上身前傾,每一次擊球,還要轉腰。而腰部活動以大肌肉群為主,若準備活動不充分,容易出現勞損。

心血管病人适合做什麼運動(揮拍類運動又被表揚了)6

  • 運動前後要對腰部肌肉進行放松、拉伸。運動前活動腕關節,試試簡單的手腕繞環或輕甩手腕動作。
  • 平時常進行抓握練習,并用水瓶或重量合适的啞鈴做直臂收腕、翻腕練習。
  • 運動時注意動作規範,減少機械性動作。接球前全身放松,大臂帶動小臂,再帶動手指、手腕用力将球擊出,不要猛掄手臂。

網球

跟羽毛球一樣,網球也是一種超肩運動,易産生肩部疲勞和一定程度的損傷。

  • 發生急性損傷後,應立即停止活動,局部冷敷;48小時後,可使用溫熱毛巾熱敷。若損傷較重,盡量不要活動,及時就診。
  • 運動前,可以肩部為圓心做單手畫圈動作,以充分調動肩部周圍的肌肉。
  • 網球對力量要求很高,骨骼變脆、關節僵化的老人,不适合練習。相對來說,乒乓球和羽毛球對抗性差,活動量可大可小,強度較低,更适合老年人。

不管哪種球類,技巧和成敗都不是關鍵。最重要的是心态的放松,以及從從中獲得的樂趣。▲

本期編輯:鄭榮華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