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梅雨季節是什麼時間 梅雨季節是什麼意思

梅雨季節是什麼時間 梅雨季節是什麼意思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11:16:34

  梅雨季節是什麼時間

  答案:每年6月、7月。

  梅雨,又稱黃梅天,指中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台灣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間持續天陰有雨的自然氣候現象。

  具體不一樣地區梅雨季時間參考如下:

  預計江南區6月上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

  長江中遊區6月中旬(入梅)-7月中旬(出梅);

  長江下遊區6月下旬(入梅)-7月中旬(出梅);

  江淮區6月下旬(入梅)-7月中旬(出梅)。

  關于入梅和出梅:

  入梅:連續5日平均氣溫超過22℃,有4天為雨天才算是入梅;

  出梅:反之,連續5天姘居氣溫超過30℃,且不下雨,就代表着出梅了。

  所以梅雨季節出入梅也要看天氣情景,而沒有具體的時間設定。

  梅雨期天氣特征

  陰雨持續連綿、高溫高濕。梅雨結束後,雨帶移至華北地區,江淮流域進入高溫少雨天氣。

  雨帶停留時間稱為“梅雨季節”,梅雨季節開始的一天稱為“入梅”,結束的一天稱為“出梅”。

  梅雨季必須會持續陰雨嗎?

  不必須,可能會出現空梅。

  空梅每一年梅雨的範圍、持續時間以及雨量都有很大的不一樣。在某些應當出現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如果沒有梅雨,現象稱為空梅。

  重梅黃梅雨季過後,通常天氣放晴進入炎炎盛夏。如果這個時候又轉成陰雨綿綿,并且持續較久,仿佛又回到梅季,就稱為“重梅”。民間俗諺有雲“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重梅”。

  初夏江淮流域一帶經常出現一段持續較長的陰沉多雨天氣。此時,器物易黴,故亦稱“黴雨”,簡稱“黴”;又值江南梅子黃熟之時,故亦稱“梅雨”或“黃梅雨”。在中國史籍中記載較多。如:《初學記》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等。

  中國曆書上向有黴雨始、終日的記載:開始之日稱為“入黴”,結束之日稱為“出黴”。芒種後第一個丙日入黴,小暑後第一個未日出黴。入黴總在4月6~15日之間,出黴總在5月8~19日之間,中國東部有一個雨期較長、雨量比較集中的明顯雨季,由大體上呈東西向的主要雨帶南北位移所造成,是東亞大氣環流在春夏之交季節轉變其間的特有現象。5月中旬以後,雨帶維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雨帶停留時間稱為“梅雨季節”,梅雨季節開始的一天稱為“入梅”,結束的一天稱為“出梅”。

  關于倒黃梅

  有些年份,長江中下遊地區黃梅天似乎已經過去,天氣轉晴,溫度升高,出現盛夏的特征。可是,幾天以後,又重新出現悶熱潮濕的雷雨、陣雨天氣,并且維持相當一段時期。這種情景就好象黃梅天在走回頭路,重返長江中下遊,所以稱為“倒黃梅”。“小暑一聲雷,黃梅倒轉來”。這是長江中下遊地區廣為流傳的一句天氣諺語。它的意思是說,在梅雨過去以後,如果“小暑”出現打雷,則梅雨又會倒轉過來。這是有必須道理的。因為梅雨結束之後,長江中下遊地區的天氣,通常是越來越穩定的,而雷雨卻是天氣不穩定的象征。況且時至“小暑”,通常冷空氣已不再影響長江流域,而雷雨的出現常常和北方小股冷空氣南下有關,這種冷空氣的南下,有利于雨帶在長江中下遊重新建立。當然,“倒黃梅”并不必須在小暑日打雷以後出現。一般說來,“倒黃梅”維持的時間不長,短則一周左右,長則十天半月。可是在“倒黃梅”期間,由于多雷雨陣雨,雨量往往相當集中,這是需要注意的。由于“倒黃梅”屬于梅雨的一種,它在結束之後,通常都轉為晴熱的天氣。

  從上頭所介紹的各種梅雨中,能夠看到,通常被人們視為大同小異的黃梅雨,實際上是多種多樣的,它們之間的差别,有時還是相當懸殊的。以“入梅”來說,最早的在5月26日,最遲的在7月9日;“出梅”最早的在6月16日,最遲的在8月2日,相差均可到達一個半月。梅雨最長的年份持續兩個多月,能夠引起罕見的大水,而短的年份僅僅幾天,還有的甚至出現“空梅”,帶來嚴重的幹旱。可見,梅雨是一種複雜的天氣氣候現象,它遠不是象農曆曆本上所定的“入梅”、“出梅”那樣簡單。相對正常梅雨而言,“早梅”、“遲梅”、“異常長的梅雨”、“空梅”以及嚴重的“倒黃梅”,都屬于異常梅雨。

  梅雨季節如何防黴除濕

  第一、地闆除濕。這個簡直就是除濕事業的重中之重。首先我們能夠空調除濕。這個方法的确是一個最直接的方法。關掉門窗開啟空調,把全屋除濕。地闆幹爽了,看起來比較幹淨,心境也會瞬間在這個黴雨理解得到緩解。

  第二、家具除濕。每到梅雨季節,除了大範圍的地闆牆壁,連家具也不能避免。所以家具的除濕防黴也要做起來!如果你發現家具開始有點濕或者開始凝結小水珠,那你就要迅速行動起來了。

  第三、衣櫃除濕。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除濕就是衣櫃,如果功夫沒做足,當你拿出衣服時候,都發現衣服上一個個黴點,真的是萬千悲傷湧上心頭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