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
01 課題1 空氣一、空氣成分的發現及氧氣含量的測定(★★★★★)1. 空氣成分的發現
圖 2-1 拉瓦錫
圖 2-2 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所用的裝置
(1)實驗原理:①汞(Hg) 氧氣(O2 ) △ 氧化汞(HgO);
②氧化汞 △ 汞 氧氣。
(2)實驗結論:①空氣是由氧氣(O2 )和氮氣(N2 )組成的混合物;
②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1/5;
③氮氣的性質: 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不供給呼吸。
2.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1)實驗原理:利用可燃物燃燒消耗密閉容器内空氣中的氧氣, 使密閉容器内壓強減小, 在大氣壓的作用下, 進入容器内水的體積即為減少氧氣的體積。
(2)實驗裝置
①儀器:集氣瓶、燃燒匙、導管、燒杯、彈簧夾、乳膠管、橡膠塞;
②藥品:紅磷和水。
(3)實驗步驟
①連接裝置;
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③在集氣瓶内加入少量水後, 把集氣瓶剩餘容積 5 等分;
④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
⑤點燃紅磷後, 立即伸入集氣瓶内并把膠塞塞緊;
⑥燃燒結束,冷卻至室溫後,打開彈簧夾。
(4)實驗現象
紅磷在集氣瓶内燃燒,産生黃色火焰,生成大量白煙并放出大量的熱,冷卻到室溫後打開彈簧 夾,水經導管進入集氣瓶,集氣瓶中的水面上升約占剩餘體積的 1/5。
(6)誤差分析
①紅磷量不足;
②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彈簧夾;
③彈簧夾未夾緊;
④點燃紅磷後伸入集氣瓶過慢;
⑤裝置氣密性不好
以上操作會使測量結果偏小的是: ①②⑤ ; (填序号, 下同)
以上操作會使測量結果偏大的是: ③④ 。
(7)實驗反思
①可燃物的選擇(針對本實驗中所用裝置)
Ⅰ 、該物質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且隻與氧氣反應
Ⅱ、該物質與氧氣反應之後能産生壓強差
②集氣瓶中加少量水的作用 加速冷卻、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防止其污染空氣 ;
③該裝置的缺陷: 沒有形成完全的密閉環境 。
3.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其他方法
(1)改進裝置 1 ①裝置圖:
②實驗現象:白磷燃燒,産生黃色火焰, 生成大量白煙, 放出大量的熱,活塞先向右移 動,然後再逐漸向左移到刻度 4 處。
③實驗原理:白磷+氧氣 點燃 五氧化二磷; P+O2 點燃 P2O5
(2)改進裝置 2 ①裝置圖:
②注意事項:實驗過程中要不斷緩慢地推動注射器,目的是讓裝置中的空氣與銅粉完全反應;氣球的作用是平衡氣壓。
③實驗原理:銅+氧氣 △ 氧化銅; Cu+O2 △ CuO
(3)改進裝置 3 ①裝置圖:
②原理分析:圖1 利用電阻絲産生的熱量引燃白磷, 圖2利用銅絲導熱引燃白磷。
③裝置比較:與書本中的裝置比較, 下 圖 所示裝置操作簡便,密封性好,避免了點燃紅磷伸入反應容器快慢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4)其他改進裝置 ①裝置圖:
②說明:原理與上面的裝置類似。
1. 空氣的組成
注意:1. 均為體積分數。
2. 空氣中各組的體積分數可以變化,但是一般情況下相對固定。
2. 混合物和純淨物
純淨物 |
混合物 | |
概念 |
由一種物質組成 |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 |
特點 |
①有固定不變的組成 ②有一定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
①沒有固定的組成 ②組分之間不發生反應 ③沒有固定的性質, 它們各自保 持原來的性質 |
關系 |
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多種純淨物組成的 |
成分 |
主要性質 |
主要用途 |
氧氣 |
化學性質: 助燃性, 供給呼吸 物理性質: 無色、無味、不易溶于水 |
①潛水、醫療急救、登山、潛水 ②煉鋼、氣焊以及化工生産和宇宙航行等 |
氮氣 |
化學性質: 不活潑, 一般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物理性質: 無色、無味、難溶于水, 密度比空氣略小 |
①制硝酸和氨的重要原料 ②根據化學性質不活潑常用作保護氣 ③醫療上用于冷凍麻醉 ④還可用作超導材料 |
稀有 氣體 |
化學性質: 很不活潑(惰性) 物理性質:無色、無味, 難溶于水通電時能發出不同 顔色的光 |
①金屬切割的保護氣 ②制各種顔色的燈 |
1. 空氣的污染物及其來源
(1)污染物: ①煙塵:可吸入顆粒物(PM10);
②有害氣體: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 )等。
(2)污染源: 工廠廢氣、汽車尾氣及化石燃料的燃燒
2. 空氣污染的防治措施
(1)可吸入顆粒物:①圍欄施工; ②路面灑水; ③植樹造林。
(2)汽車尾氣(CO): ①改進發動機的燃燒方式,使燃料充分燃燒;
②采用催化轉化裝置,将有害氣體轉化為無害氣體;
③推廣使用液化石油氣。
(3)工廠廢氣(SO2、NO2):
①采用脫硫技術,預先對化石燃料進行處理;
②開發新能源, 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
③工廠廢氣經堿液吸收達标後再排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