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江西入選兩院院士名單

江西入選兩院院士名單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8 02:11:35

兩院院士是我國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界的傑出代表和最高、終身榮譽學術稱号。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統稱為“兩院院士”,均為兩年增選一次。他們個個都是了不起的人物!讓人自豪的是,宜春也有不少重量級科學家!我們宜春,也因為他們,叫響全國,驚豔世界!必須為他們點ZAN!

1.吳有訓

物理學家、教育家

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江西入選兩院院士名單(盤點宜春籍兩院院士)1

1897年4月26日生于宜春高安。1920年畢業于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5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選聘為首屆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77年11月30日逝世。

  上世紀20年代在X射線散射研究中以系統、精湛的實驗和精辟的理論分析為康普頓效應的确立和公認作出了重要貢獻。回國後開創X射線散射光譜等方面的實驗和理論研究,創造性地發展了多原子氣體散射X射線的普遍理論,是中國近代物理學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培養大批優秀科學人才、發展中國科教事業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2.徐采棟

冶金物理化學家、有色冶金專家

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江西入選兩院院士名單(盤點宜春籍兩院院士)2

1919年3月27日生于宜春奉新。1943年畢業于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1949年獲法國格羅布電化電冶高等工業學院博士學位。貴州科學院名譽院長、研究員。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因病于2016年4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上世紀50年代主持高爐煉汞試驗成功,從而大幅度提高了煉汞的産量和回收率;主持電解法制高錳酸鉀的試驗,在國内首次試制成功;主持豎爐制鈣鎂磷肥試驗成功,從1958年起各地陸續建廠生産。在碳氮化钛形成及其對冶煉的影響方面,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獨到見解,把化工冶金理論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3.江元生

物理化學家

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江西入選兩院院士名單(盤點宜春籍兩院院士)3

1931年8月18日出生,宜春人。1953年畢業于武漢大學化學系。1956年吉林大學化學系研究生畢業。2005年當選為國際數學化學科學院院士。1992年起,任教南京大學化學系。2001年創建南京大學理論與計算化學研究所,并任學術委員會主任。2014年1月10日18點36分因病在南京逝世。

  長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在高分子統計理論、配位場理論、分子軌道圖形理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成果,代表作為《矩的計算及應用》和Valence Bond Theory Chapter 18以及大學用書《結構化學》。獲1982年、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99年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

4.劉高聯

工程熱物理和流體力學家

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江西入選兩院院士名單(盤點宜春籍兩院院士)4

1931年出生,宜春奉新人。1957年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渦輪機專業研究生班。上海大學力學研究所教授。198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08年3月8日10時50分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

  長期從事葉輪機氣動理論和流體力學的研究。在吳仲華的葉輪機三維流動理論基礎上,建立了以變分理論為骨幹的新理論體系。提出了流體力學變分原理的建立和變換的系統性途徑,首次建立了葉輪機三維流動正命題、反命題及雜交命題的變分原理及廣義變分原理族。同最優控制論結合,創立了三維葉栅和流道的優化設計理論。發展了可自動捕獲各種未知界面的變域變分理論和廣義有限元法。提出了一系列流體力學新通用函數,開拓了三維流動反-雜交命題的映象空間通用理論及解法。

5.熊有倫

機械工程專家

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江西入選兩院院士名單(盤點宜春籍兩院院士)5

1939年4月20日生于湖北棗陽,籍貫宜春豐城。1962年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1966年西安交通大學制造自動化專業研究生畢業。華中理工大學教授。

  熊有倫在機器人、精密測量理論、智能制造和計算機幾何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建立了精密測量的極差極小化理論,提出了形狀誤差、輪廓誤差和位置誤差評定的“最小區域”統一判别準則和計算機智能仲裁方法;在機器人動力學和軌迹規劃方面,建立了基于J-函數的碰撞、幹涉檢驗方法,為機器人分析和運動規劃提供了統一的準則和方法;開發了機器人離線編程系統HOLPS,較好解決了機器人應用工程的若幹關鍵技術問題;建立了點接觸約束的機器人操作定性分析理論,為機器人操作規劃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

6.林 臯

水利工程及地震工程專家

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江西入選兩院院士名單(盤點宜春籍兩院院士)6

1929年1月2日生于宜春豐城。1951年清華大學土木系畢業,1954年大連工學院水能利用研究班畢業。大連理工大學教授。

  長期從事水工結構工程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在水壩抗震理論和模型實驗技術、地下結構抗震分析和混凝土結構動态斷裂技術理論研究方面,為學科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解決大壩、海港、核電廠等工程實際問題的關鍵技術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7.溫詩鑄

機械學專家

1999年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江西入選兩院院士名單(盤點宜春籍兩院院士)7

1932年11月2日生于宜春豐城。1955年畢業于清華大學機械制造系。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教授。

  長期從事潤滑理論、摩擦磨損機理與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以完備數值解為基礎的彈流潤滑理論,建立了工程中有關彈流潤滑問題的設計方法,導出了普适性最高的潤滑方程。提出以納米膜厚為特征的薄膜潤滑狀态,從理論與實驗上論證了納米潤滑狀态的形成機理與特征,提出了彈流潤滑、薄膜潤滑、邊界潤滑三者轉化的關系及狀态判别準則,并在納米尺度上揭示出材料的微摩擦磨損特性。在粘塑性和粘彈性流變潤滑理論、潤滑膜失效及屈服機理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在陶瓷塗層磨損機理研究與應用上也取得重要成果。

8.龔健雅

測繪與地理信息學家

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江西入選兩院院士名單(盤點宜春籍兩院院士)8

1957年4月生于宜春樟樹。1982年畢業于華東地質學院測量系,1992年于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獲博士學位。武漢大學教授。

  主要從事地理信息理論和幾何遙感基礎研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提出了面向對象地理信息系統的概念和數據模型,現已成為GIS軟件的主流技術,并率先研發了面向對象GIS軟件GeoStar,在我國測繪、國土和電力管理等許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于本世紀初系統地提出了空間信息共享與互操作理論與方法,研發出多源空間信息共享服務平台GeoSurf和網絡三維信息共享集成平台GeoGlobe,成為我國軍民各類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如天地圖的基礎軟件。在攝影測量與遙感方面,他提出了遙感廣義幾何成像模型與精确處理方法,主持研發了我國遙感衛星地面處理系統,并大幅提高了國産遙感衛星影像自主定位精度。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次, 二等獎3次。

9.劉明

微電子科學與技術專家

2015年12月7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江西入選兩院院士名單(盤點宜春籍兩院院士)9

1964年4月生于宜春豐城。1985年畢業于合肥工業大學,1988年獲該校碩士學位,1998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研究員。

  長期從事半導體存儲器和集成電路的微納加工等方面的研究。闡明了阻變存儲器機理,建立了相應的物理模型。提出了功能層摻雜和局域電場增強的阻變存儲器性能調控方法,提高衛存儲器整體性能。拓展了新型閃存材料和結構體系,提出新的可靠性表征技術、失效模型和物理機理。發展了集成電路的微納加工技術并拓展到禁運的短波衍射元件研制中。曾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真空科技成就獎和科學院傑出成就獎等獎項。

10.楊春和

2019年11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江西入選兩院院士名單(盤點宜春籍兩院院士)10

楊春和,男,1962年出生,江西豐城市榮塘鎮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岩石力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第8屆中國工程院光華工程技術獎獲得者、973首席科學家及專家咨詢組副組長、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大半輩子鑽研鹽岩地下油氣儲備,旁人看來枯燥無味,楊春和卻樂在其中。17年,他排除萬難、埋頭鑽研“鹽岩地下儲氣庫”課題,成為層狀鹽岩儲氣庫開拓者,也讓我國鹽岩地下儲氣庫從無到有,遍地開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