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稭稈氣化爐為啥被淘汰

稭稈氣化爐為啥被淘汰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16:08:55

稭稈氣化爐為啥被淘汰?◆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我和老伴一個月做飯30多元的氣就夠用了,幹淨又經濟,全靠有這個氣化站,不用換煤氣罐了”22日,在濟南市曆城區沙三村稭稈氣化站,年逾6旬的該村村民陸俊輝指着面前數十米高的貯氣櫃,很滿足地對經濟導報記者說,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稭稈氣化爐為啥被淘汰?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稭稈氣化爐為啥被淘汰(一家運行16年的稭稈氣化站碰上現實難題)1

稭稈氣化爐為啥被淘汰

◆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我和老伴一個月做飯30多元的氣就夠用了,幹淨又經濟,全靠有這個氣化站,不用換煤氣罐了。”22日,在濟南市曆城區沙三村稭稈氣化站,年逾6旬的該村村民陸俊輝指着面前數十米高的貯氣櫃,很滿足地對經濟導報記者說。

作為農業部公開招标的小型公益項目,沙三村稭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于2002年竣工并投入使用,曆時16年,如今成為全國首個運行超過10年的生物質氣化集中供氣項目。

自上世紀90年代起,生物質氣化成為一種新能源利用方式,一度如雨後春筍,諸多項目在各地興起,但曆經數年考驗後,原料短缺,技術瓶頸,收支難以為繼等多種問題顯現,這種供氣項目逐漸銷聲匿迹。

當前,“去煤化”風起成勢,各路專家再提生物質氣化,然而,回望走過的諸多彎路,生物質氣化究竟路在何方?

年消化稭稈約350噸

陸俊輝既是該氣化站的用戶,也是站上的工作人員,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向稭稈氣化爐裡注料。“你看這個貯氣櫃,别看現在還挺高,晚上是做飯用氣高峰,第二天早上再看就下去一大截了。”陸俊輝所說的貯氣櫃可容納1000立方米的氣,稭稈氣化燃燒後生成的生物質燃氣就儲存在這裡。管道與貯氣櫃相連,直接将生物質燃氣輸送到各家各戶。貯氣櫃氣體滿了,蓋子自然升起,随着用氣的增多,蓋子慢慢落下。

沙三村的這套稭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已經實現了為該村518戶居民炊事供氣。2012年,運行10年的部分設備出現了老化,加之周圍居民擴容要求,對已有設備進行了修繕,同時對該項目進行了改建擴容,并新增村委辦公樓供暖。

據該項目的設計研發者山東省生物質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董玉平介紹,稭稈原料進行預處理後,經輸送機送入氣化爐中進行熱解氣化反應,轉換成可燃氣體,含有焦油和灰分的粗燃氣在二次裂解裝置中充分裂解,随後高溫除灰裝置除去燃氣中的大部分灰分後進入無水燃氣淨化系統。在無水淨化系統中除去燃氣所含灰塵和焦油等雜質,冷卻後由燃氣輸送裝置加壓後送至貯氣櫃,由燃氣輸配系統送至用戶用于炊事,經燃氣鍋爐用于居民供暖。

“該項目目前收支平衡,處于自給自足狀态,年消化稭稈約350噸,每年可為用戶節省燃氣費用開支約25萬元,節約标煤約120噸,減排二氧化碳近300噸,減排二氧化硫約9噸。”董玉平說。

據悉,這項連續式固定床氣化及無污染燃氣淨化技術在當時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及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原料短缺瓶頸

沙三村的這個工程整體運行良好,但是在2012年擴容時卻遇到了麻煩。

在操作間裡,經濟導報記者看到,擴容的設備已經實現了進料的機械化,較2002年建成的設備有了明顯的技術改進,這套裝置可滿足100-1500戶規模的居民炊事、分戶供暖、集中供熱等的應用。可是,目前新設備并沒有被充分利用起來,隻是老設備在原有518戶居民炊事供氣的基礎上,增加了一處村委辦公樓的取暖。

“主要是建設費用和原料問題。”董玉平說。

原來,這套稭稈氣化項目在2002年建成之初獲得了各級政府補貼120萬元,村民無須繳納安裝費用,隻需要用氣繳費,成本低。10年後,沙三村村民由當初的518戶增加不少,沒有管道入戶的村民也想嘗嘗甜頭,可是安裝費用卻無解。

“現在沒有政府補貼了,要安裝村民又不願出錢。”董玉平解釋說。

更重要的是,原料短缺問題突出。與經濟導報記者想象中的滿倉庫稭稈不同,在沙三村稭稈氣化站的原料倉庫裡,看到更多的是各種廢棄的建築用竹排、木門、木材加工邊角料等。“與十幾年前,家家種糧食不同,現在家家種蔬菜大棚,稭稈少了,原料不足。”董玉平說。

山東省科學院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勇就山東煤控課題在山東多地調研時還發現,即便是種莊稼,平原地區農民也沒有動力收集稭稈,更多的是将稭稈機械化還田,即在玉米收割的時候就把稭稈埋到地裡,稭稈收集難的問題在多地成為普遍現象。

稭稈收不上,機器吃不飽,氣化站就隻好花錢買一些建築廢料代替稭稈。

多因素掣肘

自上世紀90年代末起,在國家财政補貼下,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一度主導建設了400多個生物質氣化項目,然而很多項目後期運轉難以為繼。

“一方面是設備先天不足。”對這個行業前期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該所節能研究室主任孫榮峰對經濟導報記者透露。他介紹,很多設備在運行中,焦油含量多,去除困難,後期冷卻水洗又易造成二次污染。并且,焦油分離不徹底還會堵塞管道。

值得關注的是,沙三村稭稈氣化項目并不受此困擾。據悉,其焦油去除效率達98%以上,出口燃氣焦油含量遠遠優于農業部規定的标準,并實現了燃氣、焦油、木醋液三者的徹底分離,無二次污染。這一項目能穩定運行16年,被業界認為正是得益于此。

除了技術問題,孫榮峰認為,導緻目前很多項目難以持續的,還有原料短缺瓶頸和政府補貼欠缺等因素。

“農村戶用供氣項目無法實現24小時機器運轉,也就無法實現更高的經濟性,生物質氣化的方向不在農村小型供氣項目,而應該朝着附加值更高的工業化路子走。”孫榮峰說。

該所目前做得比較成功的正是這樣的項目——生物質氣碳電熱聯産項目,将果核産氣供暖的同時,果核可做活性炭原料。雖然這是個典型的生物質氣化項目,但是孫榮峰坦言,其利潤點卻在活性炭上,其附加值高。他還表示,生物質大規模利用,普遍面臨原料收購難題,因此選址是重點。上述果核利用項目就特意選址果汁加工企業集中的石家莊。

在周勇看來,在“去煤化”深入推進的當下,生物質氣化不燃燒化石能源,作為一種新能源利用方式,成為“氣代煤”“電代煤”的有益補充,多途徑解決農村的供暖供氣問題,未嘗不是一種路徑。但是這種模式如何推進值得深入探讨,是個系統工程,這一方面需要政府出手,拿出一定的财政補貼,引導企業和機構用于技術研發和設備升級改造,破解各種技術瓶頸;另一方面,也需要從收割源頭引導農民收集稭稈,解決原料短缺問題;另外,還需要從低碳發展的戰略角度,增加企業經濟性,化解企業運行難以持續困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