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一舉消滅了王離的十萬大軍,而近在遲尺的章邯部二十萬大軍竟然無動于衷,任由王離部被項羽消滅,這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那麼,章邯當時為何不救王離?為何向項羽投降?
章邯當時不救王離,我認為比較合理的解釋是,當時章邯與王離有矛盾,所以才會坐視王離部被消滅而不救援。
大家知道,首先攻打趙軍的是章邯。章邯在定陶打垮項梁的軍隊後,誤判形勢,作出了一個錯誤的戰略決策。他認為項梁已死,楚地餘衆不足為慮,便渡河北進攻打趙地,大破趙軍。趙王趙歇與丞相張耳因此逃進了巨鹿城,陳馀則率領幾萬名士卒駐紮在巨鹿北邊(所謂的河北軍)。
這種情況下,趙軍殘餘對章邯來說,無疑是一塊就要到嘴的肥肉。然而,令章邯氣憤的是,王離這時候突然橫插一腳,率部在章邯部到來之前先圍住了巨鹿城,并憑借自己的身世地位命令章邯部給他修甬道,輸送糧草,當後勤部長。
項羽打敗王離,軍隊駐紮在漳河南,章邯的軍隊駐紮在棘原,兩軍對陣,相持未戰。《史記·項羽列傳》接着寫到:“秦軍數卻,二世使人讓章邯。”意思是:由于秦軍屢屢退卻,秦二世派人來責問章邯。
在此處,許多人把“秦軍數卻”理解為章邯部屢屢退卻,所以受到秦二世的責問。這可能又是一個誤解。我們前面已經提到,巨鹿之戰前,章邯部是駐紮在巨鹿南面的棘原。而在章邯投降項羽時,章邯部還是駐紮在巨鹿南面的棘原。可見章邯始終在棘原,并沒有退卻。
順便說個題外話:當時屢屢退卻的反倒可能是項羽軍。因為項羽部在渡過漳河打敗王離後,他的位置應在漳河之北,但後來他與章邯相持未戰時所處的位置,卻是在漳河之南。原本,項羽與章邯都在漳河之北,項羽既然要與章邯對陣,後來為何又跑到漳河南面去了?這不奇怪嗎?可能的情況是項羽被章邯逼回漳河之南。
言歸正傳。那麼,“秦軍數卻”到底指什麼?我以為是指先前的王離部。秦末沒有我們現代的通訊手段,巨鹿戰場上的情況從巨鹿反饋到鹹陽,秦二世再對反饋的信息作出指示,一來一回需要大量的時間。而從“數卻”二字上看,當時秦二世顯然還不知道王離部已經大敗,他又如何知道章邯有沒有退卻呢?
王離部“數卻”,秦二世為何不去責問王離,卻來責問章邯?這正好從另一個側面證實了我們先前的猜測,當時王離與章邯确實有矛盾。而對于王離與章邯,秦二世自然更信任王離,派人責問章邯為何不配合王離部也就在情理之中。
由于信息的滞後,當章邯收到秦二世的責問時,王離部已經戰敗,這讓章邯十分恐懼。王離部隻是“數卻”,秦二世就派人來責問他,現在王離部已經徹底戰敗被消滅,秦二世還不把他章邯大卸八塊了?
恐懼歸恐懼,但章邯深知紙包不住火,關于王離部戰敗被消滅的消息,秦二世遲早會知道。所以章邯派司馬欣前往鹹陽,試圖向秦二世解釋緣由。
司馬欣此人曾救過項梁的命,與項氏家族有一腿。他到達鹹陽後,沒有直接找秦二世彙報工作,反而去找丞相趙高,結果受到趙高冷落,三天不得見。司馬欣因此非常害怕,連驿道都不敢走了,抄小路趕回棘原軍中,向章邯報告說:“趙高在朝廷中獨攬大權,下面的人不可能有什麼作為。如今仗能打勝,趙高必定嫉妒我們的戰功;打不勝,我們更免不了一死。希望您認真考慮這情況!”
這其實隻是司馬欣的一面之詞,勸章邯投降的意圖卻十分明顯。恰在此時,陳馀也寫信給章邯,以過往的秦将白起、蒙恬的悲催下場為例,勸章邯投降。
章邯面臨秦二世、趙高的責難,甚至治罪,又聽信司馬欣的一面之詞,加上陳馀所說的也不無道理,因此在要不要向項羽投降這個問題上猶豫不決,便暗中派人去與項羽讨價還價,想要訂立和約。和談正在進行之際,項羽趁機命令蒲将軍對秦軍發動攻擊,取得了勝利。
項羽如此作為,多少有些勝之不武。而且這些勝利隻是小勝,并未從根本上戰勝章邯。但此時的章邯由于受各方面因素困擾,似乎已鐵了心要投降,又派人來求見項羽,想訂和約。項羽召集軍官們商議說:“部隊糧草不多,我想答應他們來訂約。”
章邯投降項羽時,他的部隊還有二十萬。這二十萬由亡命之徒組成的軍隊打敗過周文的數十萬大軍,打敗過田臧、陳勝、魏咎、田儋,打敗過項梁,還把趙國君臣從老窩邯鄲驅趕到巨鹿,戰鬥力實在太強,項羽怕他們反叛,在新安城南把他們全部坑殺。
章邯是殺害項羽叔叔項梁的罪魁禍首,以項羽的性格,如果不是部隊糧草不足,如果不是因為章邯部的戰鬥力太強,無法從根本上戰勝章邯,項羽豈能輕易答應章邯投降?
所以,真正打敗章邯的是秦王朝本身,而不是項羽。如果當時不是因為秦王朝本身有問題,章邯沒有選擇投降,而是帶領二十萬将士與項羽耗下去,項羽在糧草缺乏的情況下,真的能徹底戰勝章邯嗎?我看未必。
(文/至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