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梅幹菜幾月種植

梅幹菜幾月種植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16:44:05

梅幹菜幾月種植?大家知道隻是簡單的把梅幹菜種植出來,得到的蔬菜還不能叫真正的梅幹菜,一把好的梅幹菜不僅要有好的蔬菜品質,還得要有優良的加工技術配合梅菜制作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制作工藝十分講究所以筆者認為現代梅幹菜的發展應該是種植與加工相結合梅幹菜做成的美味佳肴,深受群衆們的喜愛種植與加工梅幹菜既可解決農戶種植的後顧之憂,保證鮮銷市場價格低時能獲得穩定的種植收益,不緻菜賤傷農,又可起到淡季幹菜的補充供應,可以稱得上一舉好幾得梅菜是芥菜的變種,又稱大肉芥菜這種蔬菜管理要求不高,易于種植,而且産量高,667 m2産鮮菜可達6000 kg以上,可加工成幹梅菜2500 kg左右,加工後幹梅菜的商品價值高,銷路也好 ,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梅幹菜幾月種植?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梅幹菜幾月種植(梅幹菜種植加工困難多)1

梅幹菜幾月種植

大家知道隻是簡單的把梅幹菜種植出來,得到的蔬菜還不能叫真正的梅幹菜,一把好的梅幹菜不僅要有好的蔬菜品質,還得要有優良的加工技術配合。梅菜制作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制作工藝十分講究。所以筆者認為現代梅幹菜的發展應該是種植與加工相結合。梅幹菜做成的美味佳肴,深受群衆們的喜愛。種植與加工梅幹菜既可解決農戶種植的後顧之憂,保證鮮銷市場價格低時能獲得穩定的種植收益,不緻菜賤傷農,又可起到淡季幹菜的補充供應,可以稱得上一舉好幾得。梅菜是芥菜的變種,又稱大肉芥菜。這種蔬菜管理要求不高,易于種植,而且産量高,667 m2産鮮菜可達6000 kg以上,可加工成幹梅菜2500 kg左右,加工後幹梅菜的商品價值高,銷路也好。

1 種植要點

1.1 育苗移栽

梅菜一般實行先育苗後定植、苗期集中管理的方法。種植雙季梅菜時應選擇早熟品種,大部分地區都可以采用下面的時間,第一季9月中旬播種,10月中下旬移植,12月中旬收獲;第二季11月上中旬播種,12月中旬移植,翌年2月中旬收獲。選用适應性廣、抗病、耐熱、耐濕、優質、豐産、商品性好、适宜加工的品種,早中熟良種如大坪埔、黑葉仔等。苗床一般選擇地勢較為平坦、排灌方便、土質疏松、較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育苗地應提前進行翻曬,經整平整碎淋足底水後再進行播種,667 m2播種量為300 g,可供1 hm2大田用種。播種前,先用50%多菌靈拌種消毒,播後蓋細土0.5 cm厚。苗床最好搭小拱棚蓋上農膜及遮陽網,以防雨水侵襲及強烈陽光照射。育苗期間要經常淋水保濕,這時的幼苗較為嬌嫩。待苗2片真葉時再揭開農膜及遮陽網煉苗,并施2%高效複合肥液,移栽前5天施送嫁肥,每10 kg水加進口複合肥150 g淋施,苗齡一般為25~30天,4~5片真葉時即可移栽,移栽前菜苗要淋足清水,以利帶土。在育苗期間要噴藥防治病蟲害1~2次。

1.2 選地整地

選擇生态環境良好、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水質好的農田壤土或砂壤土田塊。大田經犁翻耙平耙碎,并667 m2施磷肥50 kg、優質腐熟農家肥1 500 kg作基肥,将肥料均勻撒施,并與泥土混勻。然後按2 m包溝起畦,畦高30 cm左右,畦面寬1.6 m,溝寬40 cm,畦面土壤細碎平整,略呈龜背形,以防漬水。開完定植穴後可噴施芽前除草劑,以減少雜草孳生。每畦種5行,平均株行距50 cm×40 cm,每667 m2種植3 300株。

1.3 肥水管理

種植後應及時淋足定根水,遇到幹旱要堅持淋水4~5天,以後根據天氣保持濕潤。除了特殊情況以外,可以根據筆者下面的數據來追肥。盡量在種植後6天進行第一次追肥,667 m2用尿素10 kg沖水淋施;種植後12天進行第二次追肥,667 m2用尿素15 kg加鉀肥5 kg沖水淋施;種植後20天進行第三次追肥,667 m2用進口複合肥30 kg隔行撒施;種植後35天進行第四次追肥,667 m2用進口複合肥25 kg隔行撒施,撒肥時要注意防止肥料落入菜心。在梅菜生長期間,最好進行2~3次根外追肥,可用愛多收6 000倍液加5%磷酸二氫鉀液噴施。遇到幹旱要及時灌“跑馬水”,雨天要注意排水。收獲前20天停止灌水、停止用藥。

1.4 病蟲防治

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猝倒病、霜黴病、軟腐病、根腫病等,大家需要根據具體的狀況來進行農藥的選擇。可選擇百菌清、多菌靈、普力克(霜黴威)、農用鍊黴素、農抗黴素、可殺得(氫氧化銅)等農藥,按使用說明混合或交替使用。

主要蟲害有黃曲條跳甲、蚜蟲、菜青蟲、斜紋夜蛾等,可選擇阿維菌素、溴氰菊酯、啶蟲脒、敵百蟲、吡蟲啉、抗蚜威、蘇雲金杆菌,按使用說明噴殺。在使用農藥時,嚴格控制農藥用量和安全間隔期,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

1.5 适時采收

早熟、中熟品種一般在移栽後60~65天、85~90天即可收獲。葉色變淡、轉黃,花蕾呈半開菊花狀時應及時采收。宜選擇晴天采收、晾曬,再進行加工。

2 腌制加工

2.1 建池

收獲前用磚砌固定的腌制菜池,池内應貼耐酸(堿)瓷磚,一般長×寬×深為8 m×5 m×1.5 m,視鮮菜數量靈活掌握;也可用農膜做成簡單的腌制池,量少時可用大缸代替。

2.2 固體食用鹽的準備

按鮮菜(曬軟後)總質量的16%準備,一般種植667 m2梅菜需準備散裝生食鹽500~750 kg,根據産量高低靈活掌握用量。

2.3 腌制

将曬軟後的梅菜除去爛葉雜物後入池,入池時邊入菜邊撒鹽(先撒總鹽量的80%),并要逐一踏平踏實,頂層适當多撒一些鹽再用木闆石頭壓實,經2~3天後便可轉池。轉池時,把池中的梅菜撈起,按上、中、下分層放在幹淨的空地,然後再把菜按上層、下層、中層次序逐一放回池中,并将所有食鹽全部均勻撒下,同樣要将菜踏平踏實,腌制2天。

2.4 晾曬

轉池後第3天即可起池曬菜,遇到雨天可延長4~5天。一般在曬場上晾曬2~3天,最好用竹竿挂曬,曬菜期間要注意翻轉菜棵。然後将曬過的梅菜收集,用尼龍薄膜覆蓋嚴實悶菜4天,以便加速成品黃熟。這樣經過曬3天、悶4天,讓梅菜自然回潮變軟,然後根據計劃存放時間的長短,再曬2~5天便可貯藏6~12個月。

2.5 分揀

将梅菜菜棵整齊疊好,按大小好差分類分級後進行包裝,貯藏或出售。

總結一下,梅幹菜的種植不易,加工更加不易,兩者的有效結合才能生産出更加受市場喜歡的菜。今天筆者的介紹就到這裡了,希望大家可以溝通更多的種植技術,期待大家的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