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整個集成電路行業都陷入了瓶頸,處理器工藝制程難以精進,摩爾定律似乎已經走向了沒落,半導體行業一直想要找出可以替代矽(Si)的半導體材料,但嘗試了各種後發現還是矽(Si)好掙錢。
雖然矽(Si)在集成電路芯片制造上目前無法被替代,但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每一個成熟的半導體材料自己都可以帶動一個行業的發展,那麼目前行業裡有哪些半導體材料呢?
第一代半導體:
業界将半導體材料進行過分類,前面提到的矽(Si)和鍺(Ge)是第一代半導體材料。
矽(Si):前面提到的矽(Si)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半導體材料,集成電路基本都是由矽(Si)制造。矽(Si)被大家廣為熟知是因為它是CPU的材料,英特爾和AMD的處理器都是基于矽(Si)所打造的,當然除了CPU,GPU芯、存儲閃存也都是矽(Si)的天下。
鍺(Ge):鍺(Ge)是早期晶體管的材料,可以說正是矽(Si)出現之後鍺(Ge)才走向了沒落,不過也隻是鍺(Ge)并沒有被矽(Si)完全取代,作為重要的半導體材料之一,鍺(Ge)依舊活躍在一些光纖、太陽能電池等通道領域。
第一代半導體材料的不管是技術開發還是還是成本把握都最為成熟,所以即使後面的第二、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在某些特性表現方面完全超越了矽(Si),卻也沒有辦法商用取代矽(Si)的價值,無法帶來矽(Si)這樣的高收益才是關鍵。
第二代半導體:
第二代半導體材料與第一代半導體有本質的不同,第一代半導體的矽(Si)和鍺(Ge)屬于單質半導體,也就是由單一物質構成。而第二代屬于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合成而來,并且擁有半導體特性,第二代半導體常見的是砷化镓(GaAs)和磷化铟 (InP)。
砷化镓(GaAs):砷化镓(GaAs)是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的标志性産物之一,我們經常聽說的的LED發光二極管,就有砷化镓(GaAs)參與。
砷化镓(GaAs)
磷化铟 (InP):磷化铟 (InP)由金屬铟和赤磷在石英管中加熱反應制作,特點是耐高溫、高頻率和高速率,因此在通訊行業被廣泛應用,用于制作通信器件。
第二代半導體可以說是4G時代的基盤,很多4G設備使用的材料都是基于第二代半導體材料打造。
第三代半導體:
第三代半導體同樣屬于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特點是高禁帶寬度、高功率和高頻以及高電壓等,代表産品是,碳化矽(SiC)和氮化镓(GaN)。
碳化矽(SiC):碳化矽(SiC)的特性有耐高溫、耐高壓,非常适合是做功率器件開關,如很多主闆上高端MOSFET就是由碳化矽(SiC)制作的。
MOSFET
氮化镓(GaN):氮化镓(GaN)碳化矽(SiC)一樣都是高禁帶寬度半導體,特性是能耗低、适合高頻率,适合打造5G基站,唯一的缺點就是技術成本過高,很難在商用領域看到。
目前國内比較流行推廣第三代半導體的發展,原因是國内外起點差距小,還有競争的機會。
注意事項:
雖然這些半導體材料被認為劃分到為第一代、第二代,聽起來也像是叠代的産品,但其實這些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并不是替代關系,它們的特性不同,應用的場景也不一樣,一二三代隻是行業一種區分标識,隻是根據材料進行了劃分,有些場景化甚至會同時應用在一起。
(7686701)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