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西北某關隘,海拔3267米,駐守在這裡的西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某雷達站,籠罩在襲人寒氣中。
七八級大風每天鋪天蓋地,狂風掀起的沙礫打得臉生疼,隻有頂風旋轉的雷達天線,宛如“鐵樹”,給春寒料峭的關隘平添了一抹春的氣息。
“報告指揮室,××批上報,大型機一批一架!”一大早,雷達陣地彌漫的戰鬥氣息便沖破凝寒。
雷達方艙内,操縱班長、四級軍士長劉銳堅,熟練操控設備監控目标動态;指揮室裡,指揮員、站長朱江與上級指揮所溝通判定,連續準确的空情,有序上傳……
“任務驗證了我們的實戰能力,更檢驗了既定的雷達探測威力。”朱江黝黑的臉上洋溢着自豪。他說:“這部性能先進的新型雷達,還是2015年秋天,雷達站奉命從西北某重鎮移防至此時架設的。”
回憶起剛移防時的情景,這位蘭州大學畢業的國防生,語調沉着:“陣地上,孤零零伫立着一排簡易闆房,狂風襲來仿佛随時會被卷走;冬季嚴寒,從陣地回到闆房,戰士們的睫毛上凝結着白霜”……
“不懼苦寒,紮根實幹,誓創佳績”的“闆房精神”,正是在那時叫響的——官兵們強忍高原反應,建陣地、架雷達、擔負戰備任務。
寒風刺骨,架設雷達天線,在荒野中待上一天,戰士們凍僵的臉如針紮般刺疼,但樂觀的笑聲總能響徹雲霄,溫暖嚴冬。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鐵樹”頂風冒雪傲然旋轉,作為全旅唯一的“闆房雷達站”,難道隻能靠艱苦出名?
“要對得起我們吃過的苦!”有着16年軍齡的吉林籍老兵曼樹冬的一席話,點亮了官兵的心燈,一場向戰而練的攻堅戰打響了!連隊主官自選主戰專業,與戰士一起練、一起比,訓練電腦大夥兒搶着用……
去年春天,暖日晴風初破凍,高寒缺氧的陣地沸騰了!
副站長陳鵬飛從旅裡領回了“軍事訓練一級單位”“先進基層單位”等獎牌,全站官兵興高采烈地将獎牌懸挂起來,一張張面龐漾起幸福的微笑。
“鐵樹”旋轉靠硬功。在改革大潮的搏擊中,雷達站官兵獲得了砥砺前行的無限張力。
雷達操縱員、四級軍士長羅元進,2016年底作為“精武尖子”調到雷達站。為了适應裝備性能不同的新情況,他每天上機熟悉兵器性能、航路地标,堅守45天後,便能單獨擔負戰備任務,成為戰勤“一号班”成員。
再後來,他将自己多年探索的空情保障絕活,傳授給年輕戰友,将操作員判定複雜目标速度提高了一倍,“混批錯情”幾率明顯減少。
“較真!較勁!”如今,訓練室内,羅元進時常利用休息間隙,按照新大綱标準展開強化訓練,“新标準、新挑戰,要把裝備潛能挖掘到極限,把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緻。”這名34歲的雷達兵眼神堅定。
“95後”報務員、上等兵萬培祥,也有屬于自己的奮鬥故事。
幾年前,因“身體原因”未能參加軍校考試的萬培祥,曾一度情緒低落,朱江專程帶他到駐地附近的“湟魚洄遊觀察點”參觀,感受湟魚逆流而上的壯觀場景。
那次,萬培祥猛然醒悟。回到宿舍,他寫下感悟文章《飛躍的生命》,抒發了内心的觸動,也堅定了奮進拼搏的信心。
從那以後,萬培祥值班訓練充滿激情,一舉奪得“報務專業考核第一”的好成績!新年伊始,他和戰友紛紛摩拳擦掌,期待在練兵備戰中實現新飛躍。
好消息接踵而至。年初,雷達站新營房落成啟用,官兵們搬離了活動闆房,但“砺劍高原織天網,戰風鬥雪展豪情”的使命責任,已如綠樹般深植心中。
三個月來,雷達技師、三級軍士長靳亞偉,一直單獨擔負戰備值班任務——另2名技師探親休假,他必須堅守戰位。
室外滴水成冰,某新型雷達出現故障,靳亞偉頂着寒風上陣地搶修。這名有着18年軍齡的老兵,不顧長年堅守陣地患下的關節炎,在寒風中一待就是一天。
春節前夕,妻子帶着5歲的兒子,千裡迢迢上陣地陪靳亞偉過年。抵達那天,因為戰備任務他沒能去接;母子倆走時,他又因戰備值班沒能去送……
“雷達兵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無論部隊改革,抑或陣地移防,雷達天線不能停止旋轉!”一遍遍凝視妻兒的照片,靳亞偉語氣铿锵。
“住進新營房,但‘闆房精神’不能丢!艱苦奮鬥的激情要越燃越旺!”喬遷新居後的第三天,在雷達站組織的“再立新功”主題演講上,報務員、上士楊柴軍的激昂演講,引來陣陣熱烈掌聲。
這個春天,楊柴軍給自己定下新目标——在練兵備戰中,當一名真正的尖兵。
西北春來晚,“鐵樹”報新春。新大綱施行後,訓練難度增加、任務加重,雷達站官兵加快練兵腳步。再過幾天,等凍土融化,他們要在陣地上栽種一片油松林,種下綠色也播種希望。
蔥郁的小樹,将和官兵一道迎風成長,和“鐵樹”一起報新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