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豆豆
1 遇見長篇原創《神筆馬良》
我們都讀過《神筆馬良》,因為小時候的課本裡就有。那個拿着神筆的少年,畫什麼活什麼,專門救窮苦老百姓,最後還用他的神筆,巧施計策,懲罰了貪婪的大官。
在我們的童年,馬良是标準的小英雄:正直、機智、勇敢。每個孩子,都期待能有馬良手中的那支神筆,也能像馬良一樣,做一個威武的英雄,救助受苦的好人,懲罰作惡的壞蛋。這是一個時代的回憶。
但讓我汗顔的是,我之前隻讀過課本版的《神筆馬良》,從來沒讀過洪汛濤先生的長篇原創,我一直以為,《神筆馬良》是個沒有具體作者的民間故事。
直到我終于有緣遇見長篇原創《神筆馬良》。我一邊讀,一邊驚歎于作者構思的巧妙,細節描寫的傳神。要有多麼精細的想象力,多麼宏大的情懷,才能創作出這樣天衣無縫的作品啊!
2 創作的源泉來自民間
從民間故事中汲取靈感,一直都是文學創作的一大選擇。
西方的第一經典《荷馬史詩》,就是這種口頭文學的代表。《格林童話》,《伊索寓言》也是這樣的傑作。莎士比亞、安徒生、喬叟等等,都有作品是從民間故事得到的靈感。
中國就更不必說了,沒有三國故事、水浒108将、唐僧取經那些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哪有《三國演義》、《水浒傳》、《西遊記》的精彩?
民間故事,有四大要素:文本、講述者、聽衆與語境,這四者需要同時在場,缺一不可。
《神筆馬良》能享譽世界,成為經典,首要前提就是,它得有講述者。它經過了中國世世代代的講述者、聽衆和不同語境的反複磨合和錘煉,有了口口相傳的積累和沉澱。
然後,經過洪汛濤先生這位高超的創作者妙筆生花的采集、整理和再創作,形成了文本,才有了更為廣泛的再次呈現和傳播,并做為瑰寶流傳下來。
想想看,我們中華的文學瑰寶,哪一個不是從民間開始的呢?古神話、諸子百家、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民間,才是創作的源泉。
3 中國民間故事的特點
關于我國的民間故事的特點,以《神筆馬良》為例,我簡要總結了以下九點:
第一,模糊的故事發生時間和地點,地點往往和主題呼應。
比如,《神筆馬良》用從前指代故事時間,用筆架山指代地點。這裡,筆架山還和主題實現了呼應。
第二,以直白的手法介紹故事的背景。
比如,《神筆馬良》一開頭就已經将時間、地點、人物一一呈現出來。
第三,設計一個願望,并和傳奇的相互映射。
比如,《神筆馬良》就設計了筆架山傳奇,并從各個角度,呈現了馬良那個很難實現的願望:一個窮孩子想學畫畫。
第四,主角往往是類型人物。
比如,馬良代表着中國傳統中正直善良的農民,作者還采用類比的方式,将馬良的“大山”性格展示出來。
第五,安排一系列挫折事件,推進主角的願望實現過程,并表現主角的性格特征。
比如,馬良的求筆過程,就采用了這樣的方法。
第六,運用想象和誇張手法,塑造神仙來助力,以“大團圓”來結局。
比如,文中的白胡子老人的出現,暗中神仙幫助,貪官被懲罰等等。
第七,民間故事往往注重情節,叙事多描寫少。
不過,《神筆馬良》畢竟不完全是民間故事,而是借民間故事進行的再創作,所以,在本書中,作者實際上采用了大量小說創作的表現方法,添加了相當細緻的描寫。
第八,民間故事多采用大量短句和口語化表達。
比如,“要有一支筆太難了,太難了,太難了......夢裡他帶着筆,跑啊跑。”
第九,設計各種夢境,來對接現實中不可能出現的事情。
比如,馬良在夢中得到白胡子老爺爺送的筆。
4 中國傳統文學中英雄的塑造方式:總體印象
中國傳統文學中,英雄是怎麼塑造出來的呢?
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個是總體印象,另一個是細緻的形象建構。
我們依舊以《神筆馬良》為例,簡要說明如下。
為了得到一個總體印象,馬良形象的建構,首先是從故事背景開始勾畫的。
書中一開始,就設定了馬良的出身——一個善良的窮孩子。
之後,設計了一個很難實現的願望——窮孩子想學畫畫,并講述了一個虛無缥缈的傳奇——筆架山的傳說,對兩者進行了映射,表明這是一個幾乎無法實現的願望。可馬良并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願望,而是知難而上。這說明馬良是個有決心的孩子。
接着,為了讓馬良這種堅韌不拔的特征,更有效地凸顯出來,作者有意安排了一系列求筆的挫折事件。在這些事件中,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一個有夢想、不懼困難的馬良。于是,馬良的小英雄輪廓就有了,那就是作者在将馬良類比“大山”時,總結出來的這樣一段話——
“他像大山一樣的倔強,不畏懼困難,想做什麼,一定要做成。他不懂得阿谀奉承,做什麼事兒,都是一往無前,遇到阻擋都不回頭。他雖然和大山一樣貧窮,但他和大山一樣屹立着,挺着腰杆子做人。”
有了這樣一個“大山性格”的總體印象,接下來,作者就開始進行細緻的形象建構了。
(未完待續)
陪孩子一起快樂讀書吧!我是杜豆豆,兩個孩子的媽媽,愛讀書、愛碼字,歡迎關注我,在讀書的路上快樂同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