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你看到的隻是别人想讓你看見的

你看到的隻是别人想讓你看見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7 15:15:33

你看到的隻是别人想讓你看見的(你看到的都隻是你想看到的)1

  你能讀懂這段文字嗎?

  Aoccdrnig to rscheearch at an Elingsh uinervtisy, it deosn’t mttaer in what oredr the ltteers in a word are, olny that the frist and lsat ltteres are at the rghit pcleas. The rset can be a toatl mses and you can still raed it wouthit a porbelm. This is bcuseae we do notraed ervey lteter by ilstef. But thf word as a whohe.

  這段英文大緻翻譯為:

  英格蘭一所大學的研究表明,重要的并不在于一個詞中字母的順序,而在于第一個字母和最後一個字母要在正确的位置,而剩下的字母完全可以處于混亂的排列狀态,但你依然可以容易地讀出每個單詞。這是由于我們不會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讀,而是把每個單詞作為一個整體來讀。

  有沒有發現,你隻需要看到一個單詞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字母,你就會通過記憶自動地補上剩下的部分。比如:

  R d

  結合上下文,你的大腦會自動補全為:

  Read

  你有沒有發現,雖然我們的眼睛持續地在閱讀,但是我們的大腦并沒有加工所有的字母,我們隻提取了前後兩個字母,然後自己填補了其餘部分。這就足以讓我們順利地閱讀。這也是你背單詞的時候,為什麼很容易地就可以認出一個單詞,卻不一定能夠寫出來。

  美國神經生理學家沃爾特·弗裡曼發現,在這個過程中,由感覺刺激引起的神經活動在大腦皮層中消失了。這意味着我們的大腦從外界接收信息,然後又抛棄這些信息中的大部分,隻使用其中一小部分來建立一個内心世界來代表外面的世界。這就好像我們戴着一副看不見的眼鏡在看世界,鏡片過濾掉大部分信息,隻保留很少一部分。我們通過自己的内心來填充這個空白,就像你自動填充字母一樣。

  《周易·系辭上》說:“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簡單地說,你永遠隻能看到真實世界中你想看到的那一部分。如果隻看到了世界的一部分,我們又是如何處理這部分的呢?看看下面這個故事。

  在一條狹窄的山路上,一個貨車司機正在爬坡,他已經開了三個小時,有點昏昏欲睡。就要到坡頂的時候,忽然迎面來了一輛車,車上的司機伸出頭來,伸手指了指他,并大喊一聲:“豬!”呼的一聲,兩車擦肩而過。他的睡意一下子沒有了,他馬上伸出頭,沖着那輛車的背影大聲罵道:“你才是豬!你們全家都是豬!”他得意地回正坐好,看着前面的下坡路,天啊,一群豬!他刹車不及掉進了溝裡。

  對面的司機隻是告訴他前面有豬,但固定思維的司機以為這是一句侮辱的話。

  如果把人腦比作一台電腦,這個司機腦子裡運轉着自己内心的程序。所以,當他接收到“豬”這個信息的時候,這個程序自動地填充成“對面司機罵我是豬”。于是,司機迅速反應“你才是豬”,這讓他失去了躲開危險的機會,其實别人的意思是“小心,前面有豬”。

  為什麼會這樣?也許因為這個司機有過被罵的經曆,也許在他的詞彙庫中,“豬”就是和罵人聯系在一起的。總之,我們按照過去的經驗和記憶在大腦裡構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

  你有這樣的體驗嗎?你有沒有看到一件事情,然後馬上反應,“哦,那一定是……”,事後才發現那是一個錯誤的看法,而你也因此失去了很多機會。那就是因為你的大腦構建了一個錯誤的世界模型。

  我們用一個固定程序來處理進入大腦的信息,然後根據經驗和記憶構建出一個假設的世界模型,之後再對這個假設的世界模型做出反應。簡單地說,我們給自己創造了一個世界模型,然後根據這個創造出來的世界生活。這是我們大腦的工作原理。

  在很多時候,我們能用這個方式來快速處理非常複雜的問題。比如,圍棋高手根據經驗和棋路(他自己構建的圍棋模型)見招拆招。但是,有些時候,這個模型也會讓我們犯一些明顯的錯誤,比如“司機撞豬”。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同一個班的學生收獲卻完全不同?為什麼看同一本書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為什麼同樣是一個機會,有人視而不見,有人卻馬上行動?為什麼同卵雙胞胎會有完全不同的命運?原因很簡單,雖然同在一個世界,但是他們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

  即使生活在一模一樣的外界世界中,我們也會感受到完全不同的世界。從這個角度來說,你正在閱讀世界上唯一的一本書,因為是我和你共同創造了這本書。這本書對你的意義是淡淡一笑還是改變命運,也在很大程度上由你決定。

  我們戴着不同的“眼鏡”過濾世界的大部分信息,又用我們的不同經驗和記憶來解釋這些信息,搭建起我們内心的世界,并以為那就是世界的真相。難怪《心經》會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說法。這句話用心智模型套用就是:一切你以為真實的事物,都是心智模型的計算,而一切心智模型對你來說都是實在的世界。

  這幾年,AR(增強現實)技術大熱,你能在手機上下載很多有趣的相關App。你可以試試在知乎搜索“都有哪些好玩有用的AR技術”,體驗一下這個技術。在AR技術的幫助下,你可以在手機上看到教室裡升起的地球模型,看到空地上飛舞的龍;你甚至可以看房子、試衣服、進入博物館;在超市拿起一個食品,你能看到旁邊的電子标簽,顯示它有多少卡路裡,來自什麼地方……

  所有的AR技術首先都需要一個攝像頭來拍攝現實,然後通過一個數據庫來為這個現實景象增加内容,而觀看者則吃驚、大笑、尖叫……在增強現實的景象裡,他們逐漸分不清真假。

  科技雖然神奇,但在我們的大腦裡,早就有了這項增強現實技術,我們往往把這稱為每個人不同的“思維方式”或者“思維定式”。這副看不見的“眼鏡”加上一套固定的“思維程序”所搭建的内在世界模型,就是我們的心智模式。

  《第五項修煉》的作者彼得·聖吉說:“心智模式是深植于我們心靈之中,關于我們自己、别人、組織以及世界每個層面的形象、假設和故事。就好像一塊玻璃微妙地扭曲了我們的視野一樣,心智模式也決定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

  每一個人都戴着一副眼鏡來看世界,然後用一套自己的程序來構建自己的世界。

  在今天這個變幻莫測、充滿不确定性的世界,我們最大的危險不是外界的壓力與競争,而是我們内心的模式。這些模式決定我們看到些什麼、感受些什麼、如何思考以及最終成為怎樣的人。糟糕的心智模式就像一堵堵牆:我們親手搬磚、壘砌,把自己圍在裡邊——勤奮卻低效,掙紮而無路可去。

以上内容來自《拆掉思維裡的牆(白金升級版)》作者:古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