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薩提亞育兒(ID:satiryuer)
作者:暖心
最近一部懸疑劇《消失的孩子》成了親子教育的熱議話題。
故事發生在一個冬日的清晨。
父親楊遠準備送兒子上學,等在單元樓下。
不曾想,兒子楊莫卻消失在了樓道間。
父母敲遍了所有鄰居的門,都沒找到兒子,頃刻間一家人陷入了慌亂之中。
無奈之下,他們報了警。
就這樣,以楊莫失蹤為主線的調查,卻牽扯出了三個被原生家庭“摧毀”的孩子。
一個是被雞娃教育壓垮的熊孩子;
媽媽焦慮兒子的成績,不僅給他報了很多的輔導班,還将他的業餘時間占得滿滿的。
她每天回家對兒子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去學習”。
因為楊莫有多動症,爸爸給他買了一條狗舒緩壓力,媽媽想也不想就吼道:
多耽誤學習,你知不知道,你就不能好好學習嗎?
高頻的壓力和父母的“成績論”把楊莫幸福的生活一點點的瓦解。
原本答應過楊莫放暑假一家人出去旅遊,最後卻用各種補習班、興趣班填滿他的暑假;
媽媽知道楊莫喜歡狗,但是卻不顧他的意願将狗送人。
看似無私的父母,卻打着“為你好”的幌子做着違背孩子意願的事。
楊莫一方面不得不接受父母的管控,努力學習,不停地上輔導班;另一方面又對父母的做法感到抗拒,想逃離。
有一天,楊莫在魚店第一次遇見袁午,這樣對他說:
你說魚缸對他們來說會不會太小了?
這個魚缸就像我媽媽一樣,什麼都要管着我,不給我一點自由。
話裡話外都在說媽媽管得他太嚴。
所以在鄰居的姐姐為他策劃了一場“消失”的戲碼時,他就毫不猶豫地跟着去了。
這一對父母自始至終都将“成績論”植入到教育中,不停地給孩子壓力。
曾經看過一份調查:父母的期望與孩子的壓力。
其中讓孩子壓力最大的是父母的“一定要優秀”。
有調查數據發現:
孩子的心理壓力主要來源于父母的期望,家長的期望越高,孩子的壓力越大。
如果父母無休止地給予孩子壓力,而忽視孩子的内心,表面上看孩子若無其事,其實是在慢慢吞噬他。
在《天空之城》中,一個學霸男孩卻在高考前“報複”了他的母親,他說:
我從7歲開始無休止的學習,就算生病了也要淩晨兩點才回家,不得第一不能吃飯,成績下滑了就去死。
他被媽媽給的壓力壓垮,内心對媽媽有了怨恨,因為不想讓媽媽的願望實現,放棄了高考,天天打遊戲,在家睡大覺,過上了頹廢的生活。
教育最大的失敗是用愛變成孩子的怨。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恩賜,我們幫孩子成就的人生從來不是用成績衡量。
有人說過:
如果健康、快樂,沒有違背心意,讓孩子做一個有價值、有溫度、有情趣的普通人,才是父母最大的成功。
教育,最怕焦慮擾亂秩序,讀懂孩子的心意,才能看到他的光芒。
“忽視型”的父母,讓孩子嚴重缺愛
女孩懷恩,在外人眼裡乖巧、懂事,實則是幾個孩子中最可憐的那一個。
她童年極其不堪。
媽媽因為夫妻感情不順,順帶着連她也不喜歡,常常不分理由打她。
在原著《海葵》中有一段描述懷恩的場景:
一個三歲的女孩坐在廚房裡,腦袋歪倒在竈台上,張大嘴巴,像一條砧闆上的魚,路過的鄰居看到,馬上拍打窗戶提醒孩子媽媽,滿臉淚痕的媽媽從卧室裡跑出來,把孩子送到醫院,孩子撿回來一條命。
父母都将她當累贅,即使是離婚了也都不想要她。
後來,她被判給父親。
父親卻從來都不管她,也沒去過她一次家長會,有時候甚至一整天都沒有機會和她說一句話,她經常一邊寫作業,一邊在家門口等着父親回來。
住在樓上的楊遠一家人,因為同情懷恩,經常把她帶到家裡給她關愛。
在楊遠家,她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
當她頻繁地出入楊莫家時,被家庭溫暖滋潤的她開始渴望楊莫的父母來愛她。
她嫉妒楊莫有這麼幸福的家庭。
她認為,楊遠的父母很溫暖,一定要配上她這樣的孩子才完美。
再加上楊莫已經不止一次向她抱怨父母,這讓懷恩産生了邪惡的念頭,“讓楊莫消失”。
于是她為楊莫計劃了一場“消失”的陰謀。
你說她壞嗎?她隻是缺愛而已。
生長在一個爹不疼娘不愛的家庭,讓她既想要愛,又不懂愛,内心的“陰暗”隻是因為想讓别人來愛她。
臨床心理學家喬尼斯·韋伯提出一個概念——
「童年期情感忽視」,指的是一種由于父母沒能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回應所造成的創傷。
“不被愛”的孩子就等同于被長期冷暴力對待,最後必定讓孩子出現“問題”。
被忽視的孩子,最終會有兩種結果:
一是,覺得自己不配得到愛,在外面遇到稍微關心他的人,就毫不保留,甚至導緻極端的心理變化,就如同懷恩一樣;
二是,關上情緒開關,無法調動自己的情緒,也無法感知他人的情緒,不會愛别人,也抗拒别人的愛。
給孩子最絕望的情感就是“我在你身邊,你卻視而不見”。
知名心理學作家武志紅老師曾說:
在親子關系中,回應,像一縷光照亮了孩子的世界,讓孩子感到被愛、被理解、被看見。
孩子的感情很純粹:
父母對孩子的每一個善意,孩子都有拿出自己全部的慷慨;
父母對孩子的每一次忽視,孩子就會多一次絕望。
不要輕視孩子的情感,要用愛去建立孩子與父母緊密相連,“關注和陪伴”讓孩子找到安全感。
“窒息式”的父母,養出“巨嬰”的孩子
劇中的袁午是一個高材生,高考成績695分,去了一所名牌大學。
但是當他步入大學,學霸的光環并沒有眷顧他。
他不會社交,被嘲笑是個“傻子”;
他沒有自理能力,什麼都得依賴媽媽;
就連該怎麼說話,都是媽媽提前幫他演練好,誰的性格特征,該怎麼說話,你應該親近誰,應該遠離誰…
為何學霸會變得如此?
因為他有一個“太愛”自己的母親。
從小到大,母親将他所有的路都鋪好,他隻需要聽話照做就可以了。
媽媽認為除了學習,其他一切的事情都變得沒有意義,因此袁午除了學習啥也不幹;
媽媽認為,交朋友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他就聽話地切斷一切社交關系。
媽媽幫他挑選學校和專業,幫他梳理老師和同學的關系,他就像一個提線木偶一樣,按照媽媽的指示來做。
在學習上,袁午從沒讓媽媽失望,他一直生活在學霸光環裡,受盡大家的誇贊。
然而,老天對他的眷顧在媽媽突然離世那一刻消失殆盡。
不會社交導緻工作被辭退,生存能力一塌糊塗,迷茫無措的他選擇去賭博來逃避現實。
沒想到賭博讓他欠下巨債,不僅把老婆逼走了,還讓父親賣了兩套房替他還債。
此時的他還沒醒悟,繼續依賴着父親生活。
後來,父親在一次酗酒中猝死,他卻将父親的屍體藏起來,繼續領着父親的退休金過日子。
為何學霸的光環會讓他最後泯然衆人?
因為母親隻培養了他單一的學習能力,切斷學習以外的能力,讓他在複雜的社會怎麼應付?
美國作家賽德希爾在《稀缺》中提過一個詞叫“過寬帶”:
指的是一個人的心智容量,如果一個人對某事付出過多的注意力,這件事就會占據他絕大多數的心智帶寬,使他在其他事情上缺乏前瞻力和執行力。
很多的父母心智都被“孩子必須好好學習”所占據,而忽略了孩子需要的社交能力和自我生存能力。
而這種環境長大的孩子往往就是一個“巨嬰”。
小時候被父母安排好一切,除了學習什麼都不用考慮;長大後,除了學習,其他什麼都不會。
舞蹈家鄧肯說:“你能給孩子的最好恩惠,莫過于讓他完全靠自己的腳走他自己的路。”
每個孩子,不僅僅是好成績一項能力,還需要與世界相處和自我成長的能力。
有了這些,才是孩子成功的墊腳石。
《小歡喜》中這樣說:
孩子的人生是他們自己的,我們不能代替他們,該他們走的彎路一條也少不了,該他們撞的南牆挨個都得撞。
做父母不能100分,因為你要給他成長空間;但也不能低于60分,因為你還要繼續愛他。
父母:隻需要在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在孩子不需要我們時我們也能得體的退場。
多關注孩子的内心,别用“盲人”心态左右他的人生;
要讓孩子去成長,也别忽視去愛他,别讓他活在“不配”的自卑裡;
少給孩子一點規劃,讓他學會自己用雙手去探索成長。
教育就是:讓孩子做他想做的事,而不做我們想做的事,讓他自己找到屬于自己的康莊大道。
本文首發平台:薩提亞育兒(ID:satiryuer),傳播薩提亞、NLP、催眠、家排、NLP教練技術、親密關系等實用心理學,與大師相遇,讓心理學快速改變你的人生,轉載僅限微信公衆平台,請聯系授權。
戳這裡為我加顆小星星⭐️
公衆号一言不合就改版,
“星标”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消息哦。
現在隻需三步:
:喜歡就給我個“在看”吧,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