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似鯉而腹平,
頭似鲩而口大,
頰似鲇而色黃,
鱗似鳟而稍細,
大者三、四十斤。
啖魚最毒,池中有此,不能畜魚。
——出自《本草綱目》。
這種長得“四不像”的魚,是一種生活在闊水面的淡水魚,曆史比較悠久的大型水庫都有可能見到。它們一般體型較大,遊泳能力極強,常襲擊和追捕其他魚類,漸漸就成了水中霸王,被人們稱為“水老虎”。
3月1日(周五)晚21:15,河南衛視《老家的味道》,就會帶領大家來到南陽淅川,探尋“南水北調”水源地裡的美食之謎,尋找這種難得一見的上好食材——鳡魚。
丹江口,一千多平方公裡的水面清澈如鏡,這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漢江和丹江用臂彎圍出一個大湖,為一千多公裡外的北京天津等四個省市直供生活用水。
張小偉,家中世代居住于此,以漁為生,對水要比對陸地更為熟悉。在丹江岸邊,張小偉開了家飯店。今天他要親自下廚,要将一條三四十斤的鱤魚,做成宴席給朋友品嘗。
鱤魚兇猛的習性,帶給它結實細膩的肉質,味道鮮美,所以處于魚類食物鍊的上層。可食部分蛋白質含量超高,鈣、鐵等含量更為豐富,而脂肪、熱量相對較少,一向被列入上等食用魚類。其肉入藥鮮用,具有暖中、益胃、止嘔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反胃吐食等症,宜常服。
對于張小偉來說像這種大小的鱤魚不算稀少,也是很常見的,二十多年前他還曾見過一百一十五斤的大鱤魚。
這麼大的魚應該怎麼吃?這個問題難不住張小偉。魚頭、魚肚、魚背、魚尾,各有吃法,味道自然各不相同。
優質的食材幾乎不需要太多繁複的制作過程,最重要的是保留它的原汁原味。魚頭富含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和大量微量元素,益腦養顔。鱤魚魚頭比較大,能做一大鍋湯。魚頭切開更利于入味,湯最好用丹江水,丹江水煮丹江魚絕對是個完美的搭配,十分鐘的沸騰過程就可讓湯濃色白。
魚肚的活動量小一點,沒有刺,吃着也有韌性,口感比較好,選用魚肚子上的肉,斜刀切成片。淅川本地特色的酸菜放入開水中煮二三分鐘,撈出後置于碗底。将片好的魚肉放入煮過的酸菜水中,酸菜的味道浸入魚片,燙熟之後連湯帶魚倒入碗中,放辣椒和花椒,熱油烹澆。
魚頭魚肚的肉吃完後,魚背的肉怎可浪費。将魚背上的肉切成片後,魚片即呈瓦塊狀,挂上用雞蛋和面粉調制的面糊,入油鍋炸至金黃酥脆。再次起鍋後,大火爆出調料的香氣,下入魚塊翻炒調味,外酥裡嫩的瓦塊魚就可以出菜了。
食客們都說,丹江口的魚吃着有清香味道,一吃就回味無窮,隻要吃了丹江魚,别的魚都不再想了。
好水出好魚,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丹江口水庫有着290億立方米的空間,是各種淡水魚生活的天堂。究竟水庫裡有多少魚,沒有人能說得清楚,但是丹江魚的美味卻是衆口一詞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裡魚的種類實在是太多了,紅尾魚、鱤魚、翹嘴白等等好多種,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源頭和渠首的知名度,還有哪些淅川美味讓人流連忘返呢?
3月1日(周五)晚21:15,河南衛視《老家的味道》,請來了出身南陽的中國烹饪大師陳鐵林老師,為家鄉的美食代言。他會教我們做哪幾道特色美食呢?敬請期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