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建雄
圖為雲南賓川雞足山日出。何國松攝
歌曲《蝴蝶泉邊》唱道:“橄榄好吃回味甜,打開青苔喝山泉,山盟海誓先莫講……”滇橄榄,又名餘甘子,入口微酸澀,細細咀嚼卻又回味無窮,恰似許多人的愛情過程,也契合了雲南少數民族青年男女們的戀愛真情,所以人們喜歡稱它為“愛情果”或“情人果”。
滇橄榄生長在雲南大地上幹熱河谷地帶的山坡,是一種很普通的野果。在山裡長大的人,大多有過采摘橄榄的經曆。在物質匮乏的年代裡,野生滇橄榄作為一種水果,常常出現在普通人家裡。生食新鮮橄榄果需要些勇氣,因為果子酸澀相加,牙口好才能承受得了這獨特的味道。我小時候喜歡這樣的味道,一口咬下去,酸酸的滋味,喝一口水,滿口生津回甘,在炎熱的天氣裡,算得上是一種享受。要想将橄榄長期保存,那就得制作“泡橄榄”,用鹽水泡橄榄腌制,加上些甘草類的調料,封存在瓶罐中,時間久了果肉的酸度下降,食用起來更加可口。
如今,我離開家鄉在外工作,很少有時間到山野裡采摘橄榄,但每次看到有人售賣橄榄果,酸酸甜甜、濃濃淡淡的鄉愁便會湧上我的心頭。我期盼着有時間到山野裡去,與那些生長在藍天白雲下、沐浴着純淨山風的質樸的橄榄果會一會面。
2020年春節前夕,在地處金沙江幹熱河谷地帶的雲南省賓川縣,一個叫黃文英的女企業家邀請我們到她的滇橄榄種植基地去品味滇橄榄。我們呼朋引伴,欣然前往。
車翻過一道道山坡,到了一個叫石闆箐的地方。下車來,山坡上陽光正好,滿山坡的滇橄榄撲入眼簾。一樹一樹成熟的橄榄果,泛着誘人的青黃色,連空氣裡都彌漫着酸甜相宜的醇香。最讓人驚奇的是,滇橄榄果碩大如乒乓球,與我記憶中野生的細小橄榄果真是天壤之别。我迫不及待摘了一顆就往嘴裡送,一聲脆響,滿嘴生津。這經過人工培育的滇橄榄,酸澀度明顯降低,果肉也更加脆嫩。
我們漫步在數千畝橄榄樹林中,一邊沐浴着清爽的山風,一邊聆聽黃文英與這片貧瘠山坡的故事。五年前,黃文英承包了這片荒山并引進滇橄榄新品種進行栽種,那時,在雲南大地上專業種植滇橄榄的還屈指可數。為了一個回味甘醇的橄榄夢,學農業出身的黃文英敢想敢幹,将一腔熱情和滿懷的心血交付給了這片土地。發展滇橄榄種植的過程免不了一路艱難坎坷,“就像橄榄果,所有的酸澀,都是為甜美的回味作鋪墊”。
據史料記載,滇橄榄在我國栽培利用已有約1800年曆史,是我國民族醫藥寶庫的一份重要遺産。曆代醫學家認為滇橄榄具有生津止渴、清嗓護喉、潤肺降壓、消滞化痰等功效。現代科學研究證明,滇橄榄果實中含有大量維生素C、氨基酸、單甯酸和各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被醫藥界稱為“天然維生素丸”,其相關産品市場前景光明。
在石闆箐山坡上的一個小院裡,我們一起喝橄榄果酒,吃特色菜“翠珠朝鳳”——成熟的滇橄榄果炖雞,味道醇香酸爽,味蕾甚是享受,而且營養價值也挺高,這道菜被我們笑譽為“靈魂雞湯”。酒到酣處,有人唱起《橄榄樹》,并将歌詞巧妙地與此時此地相融——你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這裡。為什麼追尋,堅守一片山坡,隻為夢中的橄榄樹,隻為生活甜美的回味……
責編:王怡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