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祭神祀祖
夏至時值麥收,自古就有夏至祭神祀祖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從周代開始,每逢夏至日,朝廷都以歌舞禮樂的方式,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故《史記·封禅書》記載:“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
2、食夏至面
自古以來,民間即有“冬至餃子夏至面”之說,民諺還曰:“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因夏至新麥已收,古人夏至吃面有嘗新之意。夏至面的做法,不是平常所吃的熱湯面,而是過水面,古時候從井中打來清涼的并水,手擀面煮熟後,直接撈入盛滿清涼井水的盆中,待面拔涼,撈入碗中,再澆上事先做好的調料和小菜。古人炎熱的夏天吃清涼的過水面,有提醒人們注意防暑降溫之用意。另外,古代民間用細長的面條,比拟夏至白晝時間長,正如人們在過生日時也吃面一樣。為的是取一個好彩頭。
3、食夏至餅
在古代,夏至之時農家擀面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肉類等,祭祖後食用,或分贈親友,謂之“夏至餅”。夏至這天,古時還有食麥粽之俗,而且亦将麥粽作為禮物,互相饋贈。
4、夏至稱人
在古代,夏至日稱人,以驗肥瘦,可求吉利,故古時夏至稱人習俗,表達了古人祈求美好的強烈願望。
5、給牛改善夥食
夏至這天,古時還有給牛改善夥食的習俗。古人會在夏至日煮麥仁湯喂牛,據說牛喝了身體壯,能幹活,不流汗。
6、吃補食習俗
農曆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即進入犬天,此時天氣炎熱,人們食欲不振,開始消瘦,即“枯夏”。古時民間便開始偷閑消夏,注意飲食補養,古代官府也停止辦公事。
7、互贈消夏之物
夏至日,古代婦女有互相贈送折扇、脂粉等什物之習俗。《酉陽雜俎·禮異》載:“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借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這些皆為古代常用消夏之物,古代婦女以此相互贈送,來消暑避伏。
8、吃馄饨
夏至這天,古代有早晨吃麥粥,中午吃馄饨習俗。有諺語說:“夏至馄饨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古人吃過馄饨之後,開始為孩童稱體重,希望孩童健康成長,身強力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