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中間含有金的成語

中間含有金的成語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26 09:34:02
一、固若金湯:

中間含有金的成語(語文知識含有金)1

1、拼音:[ gù ruò jīn tāng ]

2、基本解釋:

形容防守非常堅固。金:金城,指堅固的城牆。湯:湯池,指防守嚴密的護城河。

3、詳細解釋:

(1)【解釋】:金屬造的城,滾水形成的護城河。形容工事無比堅固。

(2)【出自】:《漢書·蒯通傳》:“必将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

(3)【示例】:大沽口的炮台,如能得他允許保護,~。 ◎高陽《胭脂井》

(4)【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褒義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銅牆鐵壁 安于盤石 安如泰山 一觸即潰

安如盤石 堅如磐石 金城湯池 安如泰山

堅如盤石 石城湯池 壁壘森嚴 安如磐石

牢不可破 堅不可摧 穩如泰山

(2)反義詞:危如累卵 瓦解土崩 不堪一擊 一觸即潰

岌岌可危 土崩瓦解步 老牛破車

二、紙醉金迷:

中間含有金的成語(語文知識含有金)2

1、拼音:[ zhǐ zuì jīn mí ]

2、基本解釋

也說金迷紙醉。宋陶穀《清異錄·居室》記載,唐末有個叫孟斧的人,他把自己房間裡的家具都包上了金紙,閃閃發光。到過他家的人就說,在那房裡呆一會兒,能讓人金迷紙醉。後多用“紙醉金迷”形容奢侈糜爛的生活。

3、詳細解釋:

(1)【解釋】:原意是讓閃光的金紙把人弄迷糊了。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華環境。

(2)【出自】:宋·陶穀《清異錄·居室》:“(癰醫孟斧)有一小室,窗牖煥明,器皆金飾,紙光瑩白,金彩奪目,所親見之,歸語人曰:‘此室暫憩,令人金迷紙醉。’”

(3)【示例】:我來到日本不久,聽的不多,見的不廣,但在五光十色、~的紛亂生活中,有些事物給我的刺激特别深。 ◎楊朔《櫻花雨》

(4)【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養尊處優 鐘鳴鼎食 驕奢淫逸 燈紅酒綠

金迷紙醉 醉生夢死 花天酒地 窮奢極侈

(2)反義詞:粗茶淡飯

三、金科玉律:

中間含有金的成語(語文知識含有金)3

1、拼音:[ jīn kē yù lǜ ]

2、基本解釋:

不可改變的規章條文。科、律:法律條文。

3、詳細解釋:

(1)【解釋】:科:舊指法律條文;律:規章,法則。原形容法令條文的盡善盡美。現比喻必須遵守、不能變更的信條。

(2)【出自】:漢·揚雄《劇秦美新》:“懿律嘉量,金科玉條。”

(3)【示例】:他把他家裡那種種可笑規矩,看成聖賢的~。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一百三回

(4)【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4、例句:

我們不能把這些看成永遠适用的~,因為社會是發展的,總會有些改變。

5、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三表嫂是聰明人;她把她家裡那種種可笑規矩看成聖賢的金科玉律。”

6、近反義詞:

(1)近義詞:清規戒律 金口玉言 颠撲不破 金科玉條

理所當然 天經地義

四、金榜題名:

中間含有金的成語(語文知識含有金)4

1、拼音:[ jīn bǎng tí míng ]

2、基本解釋:

金榜:科舉時代稱殿試揭曉的榜;題名:寫上名字。 指科舉得中。

3、詳細解釋:

(1)【解釋】:金榜:科舉時代稱殿試揭曉的榜;題名:寫上名字。指科舉得中。

(2)【出自】:五代·五王保《唐摭言》卷三:“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絕寄舊同年曰:‘金榜題名墨上新,今年依舊去年春。花間每被紅妝問,何事重來隻一人。’”

(3)【示例】:旬月之間,~,已登三甲進士。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陳巡檢梅嶺失妻記》

(4)【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分句;指科舉得中

4、例句:

在科舉時代,~是許多讀書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5、近反義詞:

(1)近義詞:加官晉爵 蟾宮折桂 獨占鳌頭 蟾宮折挂

名列前茅 金榜挂名

(2)反義詞:榜上無名 名落孫山

五、堆金積玉:

中間含有金的成語(語文知識含有金)5

1、拼音:[ duī jīn jī yù ]

2、基本解釋:

金玉多得可以堆積起來。形容占有的财富極多。

3、詳細解釋:

(1)【解釋】:金玉多得可以堆積起來。形容占有的财富極多。

(2)【出自】:唐·李賀《昌谷集·嘲少年》詩:“堆金積玉誇豪毅。”

(3)【示例】:怕不是~連城富,眨眼早野草閑花滿地愁。 ◎元·錢霖《套數·哨遍》

(4)【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形容财富充裕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堆金疊玉 金玉滿堂 腰纏萬貫

(2)反義詞:瓦竈繩床 繩床瓦竈 阮囊羞澀

六、金玉滿堂:

中間含有金的成語(語文知識含有金)6

1、拼音:[ jīn yù mǎn táng ]

2、基本解釋:

堂:高大的廳堂。金玉财寶滿堂。形容财富極多。也形容學識豐富。

3、詳細解釋:

(1)【解釋】:堂:高大的廳堂。金玉财寶滿堂。形容财富極多。也形容學識豐富。

(2)【出自】:《老子》第九章:“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3)【示例】:縱~,田連阡陌,不願也。 ◎明·李贽《剪燈餘話·鳳尾草記》

(4)【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形容财産很多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富可敵國 榮華富貴 堆金積玉

(2)反義詞:債台高築 床頭金盡 家徒四壁 貧無立錐

家貧如洗 赤貧如洗 一貧如洗

七、一壺千金:

中間含有金的成語(語文知識含有金)7

1、拼音:[ yī hú qiān jīn ]

2、基本解釋:

壺:通“瓠”,瓠瓜,中空,能浮在水面。比喻東西雖然輕微,用得到的時候便十分珍貴。

3、詳細解釋:

(1)【解釋】:壺:通“瓠”,瓠瓜,中空,能浮在水面。比喻東西雖然輕微,用得到的時候便十分珍貴。

(2)【出自】:《遏冠子·學問》:“中河失船,一壺千金,貴賤無常,時使物然。”

(3)【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定語;用于小物件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一壺千金

八、金石為開:

中間含有金的成語(語文知識含有金)8

1、拼音:[ jīn shí wéi kāi ]

2、基本解釋

形容真摯的感情足以打動人心。也比喻意志堅強能克服一切困難。漢劉向《新序·雜事四》:“熊渠子見其誠心而金石為之開,況人心乎?” 金石:金屬和石頭,比喻最堅硬的東西。

3、詳細解釋

(1)【解釋】:金石:金屬和石頭,比喻最堅硬的東西。連金石都被打開了。形容一個人心誠志堅,力量無窮。

(2)【出自】:漢·劉向《新序·雜事四》:“熊渠子見其誠心,而金石為之開,況人心乎?”

(3)【示例】:精誠所至。貞心不寐,死後重諧。 ◎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九

(4)【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常與“精誠所至”連用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精血誠聚 金石可開

(2)反義詞:無動于衷

九、金鼓齊鳴:

1、拼音:[ jīn gǔ qí míng ]

2、基本解釋:

指戰鬥正在進行。也形容軍威盛大。金鼓:金屬制的樂器和戰鼓。古代作戰時用它們發号令,壯軍威。

3、詳細解釋

(1)【解釋】:金鼓:指金钲和戰鼓。金钲戰鼓一齊響起。形容戰鬥氣氛緊張激烈。

(2)【出自】:《呂氏春秋·不二》:“有金鼓,所以一耳。”

(3)【示例】:走不到百十步,隻見四下裡~,喊聲枕地,一路都是火把。 ◎明·施耐庵《水浒全傳》第六十回

(4)【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形容戰鬥氣氛緊張激烈

4、例句:

戰場上~,殺聲震天,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把明朝官軍打得落花流水。

5、近反義詞:

(1)近義詞:金鼓連天 刀光劍影

(2)反義詞:偃旗息鼓

十、金無足赤:

中間含有金的成語(語文知識含有金)9

1、拼音:[ jīn wú zú chì ]

2、基本解釋:

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比喻人也不能十全十美。

3、詳細解釋:

(1)【解釋】: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比喻人也不能十全十美。

(2)【出自】:宋·戴複古《寄興》:“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願老君家。”

(3)【示例】:~,人無完人。

(4)【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4、例句:

懂得~,人無完人的道理,做教師的就不會苟求學生。

5、近反義詞:

(1)近義詞:十全十美 白圭之玷 人無完人 白璧微瑕

一無可取 完美無缺

(2)反義詞:求全責備 十全十美 完美無缺

十一、玉葉金枝:

中間含有金的成語(語文知識含有金)10

1、拼音:[ yù yè jīn zhī ]

2、基本解釋:

封建時代稱皇家後裔。

3、詳細解釋:

(1)【解釋】:封建時代稱皇家後裔。

(2)【出自】:晉·崔豹《古今注·輿服》:“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雲氣金枝玉葉止于帝上。”唐·王建《宮中調笑》詞:“胡蝶、胡蝶,飛上金枝玉葉。”

(3)【示例】:若是俺到宮時,和您去對情詞,使不着國戚皇親,~。 ◎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一折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玉葉金枝 玉葉金柯 皇親國戚

(2)反義詞:蓬門荊布 赳赳武夫

十二、一飯千金:

中間含有金的成語(語文知識含有金)11

1、拼音:[ yī fàn qiān jīn ]

2、基本解釋:

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3、詳細解釋:

(1)【解釋】: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2)【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于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十日。”又:“信至國,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3)【示例】:馬周道:“壁上詩句猶在,~豈可忘也。”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五

4、例句:

唐·沉亞之《旌故平盧軍節士》:“當渴饑之望也,~,未足者不能十金。”

5、成語故事:

幫助漢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韓信,在未得志時,境況很是困苦。那時候,他時常往城下釣魚,希望碰着好運氣,便可以解決生活。但是,這究竟不是可靠的辦法,因此,時常要餓着肚子。 幸而在他時常釣魚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絲棉絮或舊衣布的老婆婆)在河邊作工的,其中有一個漂母,很同情韓信的遭遇,便不斷的救濟他,給他飯吃。韓信在艱難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勞刻苦僅能以雙手勉強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對她說,将來必定要重重地報答她。那漂母聽了韓信的話,很是不高興,表示并不希望韓信将來報答她的。後來,韓信替漢王立了不少功勞,被封為齊王,他想起從前曾受過漂母的恩惠,便命從人送酒菜給她吃,更送給她黃金一千兩來答謝她。

6、近反義詞:

(1)近義詞:一飯之恩

十三、金碧輝煌:

中間含有金的成語(語文知識含有金)12

1、拼音:[ jīn bì huī huáng ]

2、基本解釋:

形容建築物等顔色鮮明華麗,光彩奪目。金碧:金黃青綠的顔色。

3、詳細解釋:

(1)【解釋】:碧:翠綠色。形容建築物裝飾華麗,光彩奪目。

(2)【出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補遺:“衆以為金碧熒煌,臣以為塗膏釁血。”

(3)【示例】:他便把門面裝璜得~,把些光怪陸離的洋貨,羅列在外。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七回

(4)【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4、例句:

北京圖書館的大門油飾一新,~。

5、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回:“绛紗衣;星辰燦爛;芙蓉冠;金碧輝煌。”

6、近反義詞:

(1)近義詞:雕梁畫棟 燦爛輝煌 金碧輝映 珠圍翠繞

琳琅滿目 雕欄玉砌 珠光寶氣 富麗堂皇

(2)反義詞:黯然無光

十四、一字千金:

中間含有金的成語(語文知識含有金)13

1、拼音:[ yī zì qiān jīn ]

2、基本解釋:

增損一字,賞予千金。 稱贊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3、詳細解釋:

(1)【解釋】:增損一字,賞予千金。稱贊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2)【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布鹹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3)【示例】: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 ◎南朝梁·鐘嵘《詩品》卷上

4、例句:

魯迅先生的雜文,含義極深,真可謂~。

5、成語故事:

戰國末期,秦國有一個大商人,名叫呂不韋,他因在趙國經商時,曾資助過秦莊襄王(名子楚)又把他的妾趙姬送給子楚為妻,待子楚接王位後,便被封為文信侯,官居相國。莊襄王在位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歲的兒子政(趙姬所生)接王位,便是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呂不韋為仲父,行政大權全操在呂不韋和趙姬的手中。當時養士之風甚盛,有名的戰國四公子便都養有門客數千人,呂不韋也養了三千門客,作為他的智囊,想出種種辦法來鞏固他的政權。這些門客,三教九流的人,應有盡有,他們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和心得;都提出來寫在書面上。彙集起來,成了一部二十餘萬言的巨著,提名“呂氏春秋”。呂不韋就把這部書作為秦國統一天下的經典。當時呂氏把這書在秦國首都鹹陽公布:懸了賞格,說有人能在書中增加一字或減一字者,就賞賜千金(合黃金一斤)。這段記載,見“史記”:“呂不韋傳”。後來的人,根據這個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一句成語,用來形容一篇文章的價值很高,或者稱贊一篇文章在修辭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矶,不可多得。例如我們讀到一位名學者的新作,他提出了一個新的教學方法,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學業程度和品質,還能相應增加教師本身的進修,對這樣的一篇價值極高的文章,我們便可說它“一字千金”了。在近代的社會中,樣樣都成了商品,文章也不列外,那麼我們說,某著作家的一篇文章,稿費價格之高,相當于“一字千金”。不過,通常我們還是用來形容文章的價值或修辭的美妙比較妥當。

6、近反義詞:

(1)近義詞:惜墨如金 一筆不苟 青錢萬選 一字兼金

一字一珠 字字玑珠 一字千鈞 字字珠玑

(2)反義詞:離題萬裡 一文不值 語言無味

十五、惜墨如金:

中間含有金的成語(語文知識含有金)14

1、拼音:[ xī mò rú jīn ]

2、基本解釋:

指寫字、繪畫、做文章下筆非常慎重,力求精練。

3、詳細解釋:

(1)【解釋】:惜:愛惜。愛惜墨就像金子一樣。指不輕易動筆。

(2)【出自】:明·陶宗儀《辍耕錄》卷八:“李成惜墨如金,是也。”

(3)【示例】:寫文章要力求做到~,删繁就簡。

(4)【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4、例句:

張先生寫文章向來态度嚴謹,~。

5、成語故事:

李成,字鹹熙,長安人。原是唐代皇室,五代時避亂于山東營丘,故又稱李營丘。李成學問高深,為人磊落不凡,但仕途失意,寄情于山水之間,對權貴采取不結交的态度。一次有位姓孫的顯赫人物慕名求畫,李成斷然拒絕,那人隻能用别的方法搞到其畫。當李成在其家看見挂着自己的畫,當即憤然拂袖而去。這在當時,被士大夫看作是人格高尚的表現。 李成的山水畫出自荊浩、關仝。所作山水,題材内容十分寬泛:”所畫山林薮澤,平遠險易,榮帶曲折,飛流、危棧、斷橋、絕間、水石,風雪晦明、煙雲雪霄之狀,一皆吐其胸中,而寫之筆下。”李成尤其喜歡雪景寒林,人們甚至以李寒林相稱。李成畫古木寒林,樹與堅韌瘦削,小枝挺勁有力,簡直有點象武将起舞,有铮铮骨氣;畫山石勾皴不多,山巒好似”運動”,”氣象萬疏、煙林清曠。”他的畫用墨不重,輕淡如在煙霧中,顯得飄渺幽清,故有”李成惜墨如金”之譽。

6、近反義詞:

(1)近義詞:字斟句酌 一字千金 言簡意赅 惜字如金

(2)反義詞:連篇累牍 拖泥帶水 洋洋灑灑

十六、金蟬脫殼:

中間含有金的成語(語文知識含有金)15

1、拼音:[ jīn chán tuō qiào ]

2、基本解釋:

蟬幼蟲變為成蟲後,殼留下,蟬飛走。比喻使用計謀脫身溜走,而對方不能及時發覺。

3、詳細解釋:

(1)【解釋】:蟬變為成蟲時要脫去一層殼。比喻用計脫身,使人不能及時發覺。

(2)【出自】: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二折:”便使盡些伎倆,千愁斷我肚腸,覓不的個金蟬脫殼這一個謊。”

(3)【示例】:如今便趕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個“~”的法子。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七回

(4)【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用掩人耳目的手段

4、例句:

楊六郎用了~之計,才逃出虎口。

5、出處:

元·馬緻遠《任風子》:“唬得我玉魂銷;怎提防笑裡刀;……天也我幾時能夠金蟬脫殼。”

6、近反義詞:

(1)近義詞:緩兵之計 瞞天過海 遠走高飛

(2)反義詞:甕中捉鼈 腹背受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