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溝穴
支,通“枝”,有枝葉展開、分布之義;《爾雅》:“水注谷曰溝”,指水道、流通的道路。該穴可如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協助體内物質能量在三焦中進行正常的輸布,故以其“形”而名。
冬天進補的食材多為甘溫之品,其熱量相對較高,稍有溫補太過,加上缺乏運動,則易引起口幹咽痛、牙龈紅腫、大便秘結等“内火”症狀。進補适宜,防治“内火”,那就認識一下支溝穴!
支溝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腧穴,有清熱瀉火、通利三焦之效。中醫學認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即陰陽相平、和諧,是養生的基本要求。而飲食偏于甘溫,進補太過,則使得陽熱内聚、偏盛,火熱邪氣内生,而表現出口幹咽痛等症。因此,冬季進補之餘,可用支溝穴以通利三焦、協助食材的吸收,且可清瀉陽熱、以防溫熱太過,起到更好的養生效果!
取穴法
在手前臂外側,腕背橫紋上3寸,前臂的尺、桡骨之間取穴。
按摩法
行指揉法,以拇指指腹按于穴位,其餘四指于前臂内側固定,拇指稍用力按揉、感覺酸脹為度。每次按揉2-3分鐘,每日可行多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