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灘上曬着太陽喝着椰汁,是許多人夢想中的海島度假場景。但椰子生長在高大的椰樹上,采摘極為不易。而摘下椰子後,由于外殼堅硬,就算是最熟練的開椰能手,也需要用力砍上好幾刀才能順利喝上美味的椰汁,吃上香甜的椰子肉,可謂十分費勁。
然而,不僅僅隻有人類鐘愛品嘗椰子,有一種動物也喜歡喝椰汁、吃椰肉。但是它們卻比人類更加勇猛,不用借助任何工具,就可以“徒手”掰開椰子,力大無窮——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椰子蟹。
椰子蟹不是螃蟹 爬樹、徒手開椰,小菜一碟
椰子蟹的名字雖然帶有一個“蟹”字,但并非是螃蟹一族,準确地說,椰子蟹應該屬于寄居蟹的一種。一想到寄居蟹,人們腦海裡出現更多的是紀錄片中生活在海裡,背着死去的軟體動物硬殼四處晃蕩,動作靈敏的小蟹子。
椰子蟹打破了人們對寄居蟹的固有印象:隻在幼年時期生活在海裡,需要借助其他硬殼進行自我保護;但是在長大成熟以後,它們就會離開海水,生活在海島上的熱帶雨林中。在很好地适應了陸地上的生活後,若是再長時間待在海裡,椰子蟹就會被海水淹死。
成熟的椰子蟹和需要借助别的軟體動物硬殼保護自己的寄居蟹不同,它們的外殼堅硬,體型巨大,能夠長到1米長,是最大的陸生寄居蟹,同樣也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陸生節肢動物。蟹身顔色會随着海島環境改變,有的椰子蟹會顯出好看的藍色。但是大部分椰子蟹以棕色為主,長相神似一隻巨大的蜘蛛。試想一下,如果在海島的熱帶雨林深處,冷不丁發現一隻龐大的棕色椰子蟹,恐怕會讓人誤以為它是一隻巨大的、可怕的蜘蛛,想想都讓人背後發涼。
雖然長相可怖,但是椰子蟹吃得還算正常。從椰子蟹的名字可以看出,椰子是它們最喜愛的食物之一,但是椰子通常生長在離地18米的椰樹上,如何吃到椰子,就成為椰子蟹最需解決的問題。為了能夠吃到美味,椰子蟹練就了強壯的腿和蟹鳌,利用這些“工具”,椰子蟹成為了“爬樹健将”,它們可以十分容易地爬上椰樹,摘取椰子。若是走在一棵椰樹下,說不定擡頭就能看見一隻椰子蟹趴在樹頭,正在摘取一顆巨大的椰子。
那麼,椰子蟹怎樣取食椰子呢?要知道,椰子外殼堅硬,不利用工具很難打開。然而對椰子蟹而言,這并不是難事。它們會從椰子的發芽孔入手,将蟹鳌插進椰殼中,然後一點一點地撬開椰子的外殼,這一過程會經曆3~4天的時間,然後椰子蟹就可以享用自己的美食了。
椰子蟹的一對蟹鳌強壯而有力,這是它的緻命武器,它可以利用蟹鳌撬開椰子,吃掉椰肉;也能用蟹鳌鉗住海鳥,并且折斷它們的翅膀。
那麼,椰子蟹究竟是如何完成“徒手”剝開椰殼這一高難度任務的?這還得從它那對強壯的蟹鳌說起,椰子蟹的蟹鳌肌肉發達,能夠輸出120千克的握力,有的個體甚至能夠輸出超過300千克的握力,這是怎樣的概念呢?在自然界中,所有體重大于0.14千克的陸生動物,隻有短吻鳄的咬合力能達到這一握力,我們所熟悉的草原上的掠食者——斑鬣狗的裂齒咬合力也僅僅隻有102千克而已。可想而知,椰子蟹要撬開椰子殼是多麼的輕而易舉。要夾碎一隻小動物的骨頭,将其斃命,也十分容易。
椰子不是唯一的食物 屍體也可以是盤中餐
椰子蟹的食譜從來都不是單調的,作為典型的雜食性動物,除了椰子,其他植物的果實、種子也都是食物。它們也會捕食在海灘上剛剛破殼而出,還沒來得及回到海洋的小海龜。此外,一些同樣長着堅硬外殼的螃蟹,對于椰子蟹而言,也都是填飽肚子的點心。
在饑餓的時候,椰子蟹甚至會上樹捕殺海鳥作為食物。2017年初,一位美國研究人員就在印度洋上的查戈斯群島,目睹了椰子蟹跟蹤、殺死、分食一隻紅腳鲣鳥的“慘案”。
那隻椰子蟹爬上樹,悄悄地靠近正在休息的紅腳鲣鳥,趁其不備,用巨大的蟹鳌狠狠夾斷了紅腳鲣鳥翅膀的骨頭,紅腳鲣鳥一頭栽下樹來,痛苦哀嚎,而“兇手”卻不緊不慢地從樹頂回到地面,再一次舉起強壯的蟹鳌,折斷了紅腳鲣鳥的另一隻翅膀,接着就開始啃噬戰利品。很快,空氣中彌漫的血腥味就驚動了周圍的幾隻椰子蟹,它們迅速聚攏過來,參與進這場“饕餮盛宴”之中。
椰子蟹的确會吃海鳥、哺乳動物,但它們很少捕殺活物,通常吃的都是動物的屍體。關于椰子蟹取食動物屍體這一點,還有一段駭人聽聞的傳說。1937年,美國有名的女飛行員阿梅莉亞·埃爾哈特在首次環球飛行中失去蹤迹,美國政府派出了航空母艦,花費400萬美元進行搜救,但依然一無所獲。事件發生後,輿論衆說紛纭,很多人認為埃爾哈特的屍體已經被椰子蟹分食幹淨。因為埃爾哈特的飛機失蹤的加德納島(現為尼庫馬羅羅島)生活着數量龐大的椰子蟹族群,它們喜食腐肉,會吃掉屍體,還有囤積動物遺骸的習慣,一些吃不掉的骨頭,會被拖進洞穴儲存起來。而在埃爾哈特飛機失蹤的地方,的确找到了一些四處散落的遺骸,椰子蟹吃掉埃爾哈特遺體的傳言,因此也愈演愈烈。直到現在,人們依然認為她是被椰子蟹所吃,一層恐怖的迷霧就這樣籠罩在椰子蟹身上。
當然,椰子蟹可不會在意埃爾哈特事件的真相如何,對它們而言,海鳥也好,腐爛的屍體也罷,都隻是它們獲取蛋白質,生存下去的渠道而已。此外,椰子蟹也是為數不多的、會吃自己同類的動物。椰子蟹在蛻皮時期,就會吃掉自己蛻下的蟹殼以及比自己更小的同類,而它們這樣做的原因,可以說十分簡單粗暴,目的就是為了補充身體所需要的微量元素鈣而已。
對于食物,椰子蟹幾乎做到了來者不拒,而在海島上,它們可以算得上是稱霸一方的“霸主”——巨大的蟹鳌,讓其餘動物不敢靠近;爬樹的技能,沒有誰敢也很難輕易将它們捕殺。但是,即便如此厲害,面對強大聰慧的人類,椰子蟹依舊不堪一擊。
消失的椰子蟹亟待保護的瀕危物種
椰子蟹曾經分布在世界上許多國家,例如中國、泰國、斐濟、印度、日本、印尼等地,但由于人類的捕殺,如今這些地區的椰子蟹已經十分罕見,毛裡求斯的椰子蟹甚至完全消失。
海島上的土著居民其實很早就開始捕殺椰子蟹了,而捕殺的原因,實在令人啼笑皆非,他們認為,食用椰子蟹,男人可以壯陽,還能使身體康健。椰子蟹可能到死都想不明白,自己會因為這樣荒唐的理由而喪命。
椰子蟹早就被海島的土著以“可以壯陽”的理由大肆捕殺,再加之其肉質鮮嫩,即便價格昂貴,也依然成為了很多人的“盤中餐”。
但其實,這隻是椰子蟹被捕殺的原因之一,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于椰子蟹背後巨大的餐飲市場。椰子蟹的肉質鮮美,有傳言椰子蟹的肉帶着椰子般的清香,因此大受歡迎,它的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1千克可以賣到750元人民币,通常一隻成年椰子蟹可以長到8千克,整蟹的價格就是6000元。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暴利往往伴随着無止境的獵殺,椰子蟹同樣逃不過如此悲慘的宿命。
除了被大肆捕殺,椰子蟹自身的繁殖情況也是導緻其種群減少的重要原因。野生動物專家研究發現,正常情況下,椰子蟹能活到四十歲左右,但是它從受精卵發育為成熟個體至少需要五年時間。而在這五年裡,椰子蟹還要面對其他動物的威脅,比如前文中被椰子蟹分食的海鳥,幼年的椰子蟹就是它們最美味的點心。在這種情況下,有一部分幼年個體是無法活到成熟期的。沒有得到新鮮血液的補充,又被大肆捕殺,這就造成了椰子蟹大肆消亡。
199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将椰子蟹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許多國家也在為保護它們做出努力。例如,在澳大利亞聖誕島,政府就頒布了保護椰子蟹的相關法案,明令禁止傷害椰子蟹,若是違反就會遭到嚴厲的法律制裁,這也就導緻了去聖誕島的遊客在被椰子蟹搶走食物後,隻能眼睜睜看着,自認倒黴了。同時,人類也在幫助椰子蟹進行人工繁殖,這對提高椰子蟹的種群數量有着顯著的成效。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人類的共同保護下,這種能徒手開椰、上樹抓鳥的動物,一定可以在地球上安居,與人類共享美好的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