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孔子論語精神

孔子論語精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13:36:45

孔子論語精神(從論語來看孔子思想的精神内核)1

前言

儒學承載着中華民族的命脈,為後世立道德之根基,開仁德之聖門。而《論語》作為儒學之代表,不僅記錄孔子的言行亦存其思想于曆史長河之中,曆經歲月打磨,成為不可磨滅的精神瑰寶。此篇以多角度挖掘《論語》文字背後的深意,不僅是理順思路,更是為今後之行作一警醒,引些光明。

關鍵詞:論語、行為、心靈

孔子論語精神(從論語來看孔子思想的精神内核)2

一、《論語》中的仁義思想

人性中有善有惡,所以從來不是生而為人,而是要學以成人,生下來,隻是一個人胚子,要靠後天道德上的培養,從蒙昧中掙紮地站起身來,成為一個真真正正的人。

故,“仁”是儒學道德規範的标杆,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理論,是最高道德規範。“義”是儒家行為的最高原則。

《說文解字》中提到:“仁字,從人,從二。”互存,互助,互愛。對天地萬物的敬畏,對國家民族的珍惜,對人民的熱愛與尊重。人活在關系之中,而“仁”最初的含義也是指人與人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

“仁者,愛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由此可見,仁者一定是充滿仁愛之心的,具有智慧并且對這個世界滿懷愛意,而在行為上,他心中摒棄小我,事事皆為他人考慮。在念頭上,沒有高下貴賤之分,君子“有均無上,亦無下”。不僅是“仁”,“義”也如此。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這個“義”,不僅是豪情仁義的“義”,更是一種大承擔,大胸襟,是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心存道義之“義”。

小人所見,是眼前之小利,無關國家,無關社會,無關人民幸福,是私利。而君子的道義并不是自恃清高,也不是一生無利可循,隻是他尋的是國家之大利,社會之安康,人民幸福的基石。

“君子之所謂義者,貴賤皆有事于天下。”這不是私利,不是遇事便以保全自身為主,不是欲望當頭以放任之為由。而是面臨選擇,以道義之準衡量之,舍生取義,可以;舍己救人,不怕。

到這時,君子之義又上升了一層面:你追求的,是這個社會的正義。正義為何?是你所說所行的所謂的道義,要是真的,是正的,是完完全全可以幫助社會影響社會的。“是心靈從現實的榮辱中躍躍欲現,從現實的雲霧中湧出光明的紅輪。”如此一番,就是另一種開朗氣象了。

而我們再往下追尋,為什麼“小人喻于利”呢?因為他對名利的牽挂無法放下,在無明之中打轉,在利欲之中縱馳,無法脫身。是虛妄的物質與私心束縛了他。不過沒看破,沒覺悟而已。他不知道世間的榮華富貴如過眼雲煙,他不明白他的好心腸隻是泛濫,他的禮貌隻是世俗的虛僞。

故,向往仁義的第一步,就是從渾噩中抽脫出來,摒棄小我的自私自利,從而向更高的境界努力。在心地上下功夫,在行為上學透徹。

而仁義不可分,隻有“仁”的道德情感還不行,還要通過“義”來衡量行為的價值。《禮記》中說到“仁以愛之,義以正之”,說到“仁者,天下之表也;義者,天下之制也”,也就可以理解為仁是天下的儀表,義是裁斷天下事物的準則。

故前有《中庸》提到:“義者,宜也”,後有韓愈寫出:“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此可觀,仁更多是一種道德情感,而義則更具有客觀性和理性,二者相合即為儒家的道德意識。

孔子論語精神(從論語來看孔子思想的精神内核)3

二、從“禮”與“孝”來看“真”“誠”對生命的價值

“禮”作為儒學的核心之一,推崇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觀念,其背後是為了生發人們對天地萬物的恭敬之心。“禮”就是“仁”的另一面,是仁德的外在表現形式。

不僅孔子強調:“不學禮,無以立”,晏子也注重禮的養成:“凡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以有禮也”;《左傳》更是将“禮”立于一個相當的高度:“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禮,天之經也,民之行也”。上天的規範,大地的準則,百姓行為的依據。

為何有如此高的評價呢?因為禮的背後映射的是人心,是念頭,是真實的生命。從生命裡迸發出真實的愛,真實恭敬,真實的關心,你的行為自然有禮,如果隻是應付,隻是敷衍,虛假浮泛也不可稱作是真正的禮。

而“孝”呢,可稱為儒學之大本。這個孝,不僅是對父母對家人,不僅是家和的觀點,大者,孝天下,孝蒼生。我們可見,孝分很多種,但是萬物不離其根。對父母的愛與敬,是從内心迸發而出,毫無敷衍之感才可稱為真孝;對天下蒼生視為己出,無一絲利欲之心,才可稱為真孝。如隻是物欲上的草草滿足,而并無真心實意,“至于犬馬,皆有所養”,那又怎麼能成為真正的孝呢?

真正的孝,是從内心生發出對父母祖宗的敬愛,并因其喜好而改變行孝的方法,讓他們真切的能感受到,并心生歡喜。

故,禮之可貴在于其真實,在于滲透進生命;孝之可貴在誠其本心,體貼生命與生命之間的聯系。而做人,不過一真一誠。真,是對自身生命之缺陷正視之,修改之;是對每一言一行負責任,知進退;是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承擔該承擔的,肩負該肩負的。做個“真人”,不是道學所謂的真人,而是内聖外王,言行一緻,心念純正的一個真實的,不虛僞的人。

但想做個“真人”并不容易,可人生,又有幾件容易的事情呢?“成為一個真人不容易,表現真理不容易,以禮制欲不容易,在重重障礙中表現精神不容易。”所以我們隻在因上使勁,不必在果上要求;在仁心上培育,不在禮的外在上過分表彰。如此,才可讓生命暢達,上接聖賢,橫跨古今。

而讓生命真實的第一步,是正心,唯有正心,方可誠意。而心若正,氣象如何不寬平?皆是在每一念中修,在每個細微之中察。否則,隻是在習氣中打滾,變成一個虛僞的,虛假的,浮泛不着邊際的一個人。那你的學問也不是真實的,你物質上的擁有,一定是短暫的,飄忽的,不會屬于你。

由此可見,我們的心思首先要放在“真實”上,不可因私欲而違原則,因小惠而失正道。“要有真性情,真好惡,在四無依傍中呈現而無絲毫牽絆。”眼前的表象是為了襯托其背後的價值,而禮的深意就是其背後的愛與尊重,孝的深意就是其背後的家國為本。如此,百姓之心方可擺正,有朝一日才可見聖賢所期盼的禮樂大同。

孔子論語精神(從論語來看孔子思想的精神内核)4

三、立志與好學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在十五歲,就深刻的立下了志學之志。讓人贊歎的,不僅是小小年紀便立了志,而是這個志,竟是志于學。

現在社會之中,大家更偏向于學習一種技能,一種賺錢的手段,看似志于學有些空中樓閣,但這個學,并不淺薄。不是固執刻闆的大道理,而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是與書本相依為命,而是一生不停止追求真理的腳步;是一顆求索的心,一種不斷探求的精神狀态。

所以它呈現的不僅是單純的心靈上長仰,更是照進現實踏心的滋潤。志于學,隻是第一步,之後志于道,志于仁,志于貢獻國家,志于報效民族,志于以己之身傳萬世之法。此為大志。而大志可成,必有一顆好學之心,好學之心映射的,是一個人的謙卑,是一個人對自己自身不足的正視,是對真理的渴求。唯有集百家之長,才可填己之短;唯有虛心接受,才可承責任之重。

好學,可以是廣泛的,深刻的含義,而立志,則是為漫漫人生長路立一個标杆。有希望,有目标的人,不會輕易迷失自己,他不會被洪流沖擊而妥協,他有他的彼岸,所以有力量跨過路上的萬千險阻,所以不害怕途中的荊棘泥濘。故,立志是成事之大本,而好學則是成人之根基,但為人為事不可分,立志好學亦不可分。

孔門下一弟子顔回,孔子最為稱贊他:“有顔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顔回因護經書而疲逝于冰川之上,當時書已落水,為何以身護書?因為熱愛,因為那些文字背後是智慧、是信仰、是心血,更是一個民族的命脈。

我們的聖賢守住了自己的原則,在無望之際舍去了小我,這才是将好學融入了生命。愛學問,愛智慧,有信仰,有堅持,這時他的舉動超越了現實,是從内在生命頓時生發而出,不僅有世間倫常道德,更有其性之實,從那時起,他已重生,從那時起,他已完成他自己。

故,好學之至,就是本然如此;立志之深,就是理應如是。

結語

因才疏學淺,些許觀點仍未講明。但儒學本就深刻而莊嚴,僅一時之言無法透徹,仍需加以努力,“居敬持志,循序緻精”,來開智慧之端。

從《論語》中可見,孔子思想貫徹的就是“仁”、“禮”、“孝”三個觀點,立志與好學則是其一生推崇的讓生命生生不息之法。

儒學能立中華文化于不敗之地不僅因其思想卓越而偉大,更是因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于實踐之中。所以“人人皆可為堯舜”,因其笃行。

近代以來,西學東漸,異風魁橫。泱泱中華,氣委體敗,舉國皆欲革二千年祖宗之道統,求西學而斥國學,故四維不張,文卑質喪。

自古賢者少,不肖者多,天下争稗草于熙攘,棄芝蘭于道旁。及公為之,肆力為學,撥去其華,得其本根,吾國之學,絕而複新,是以君子有所持而無恐。

聖人雲:“太上立德,其次立言”。立德者希,立言者貴,故聖人被褐懷玉,著書立說。公胸懷良知璞玉,心憂根柢國脈,筆成道德文章,乃成巨著煌煌。是使樹德不孤,斯文攸在。"

吾輩敬先聖先賢之風骨,亦明今後之道路,把經典融入血脈,并以實踐付諸之,有朝一日,以歸生命之大本。

原創來源:杜保瑞教授國學經典私塾碩博班

文:A1802吳青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