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的學生來說,最怕的可能就是在考試中“發揮失常”,無論平時成績、表現再怎麼優秀,一旦在最終的大考中失利,仿佛就被判了死刑。但在英國的教育體系下,注重的并不隻是單次的考試成績,即便你在某次考試中表現不佳,你仍有力挽狂瀾的機會。這種向學校發起“談判”,陳述自己的個人情況,争取對最終成績的額外考量的過程,我們一般稱之為“argue”。
什麼是“argue”?
通常的中文語境下,我們如果對某項結果不滿意,想要對其進行翻案,我們一般會用到“申訴”這個詞,不過在英文的語境中,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appeal,另一種是argue。
Appeal通常出現在重要的考試結果中,如果你認為考試的結果有誤,比如将别人的成績錯發成你的了,或者計算總分時把分數算錯了,那你可以向考試局等機構申請appeal。
而導緻argue的原因通常會更主觀一點,比如你因為生病,或者重要的親人去世等原因,影響了你的發揮,讓你覺得自己的水平“本不該如此”的話,你就可以與校方進行argue。
簡單來說,你可以這麼理解,如果你覺得自己沒有問題,那麼可以走appeal路線;如果你覺得原因确實出在自己身上,但是有特殊情況,需要酌情考慮,那麼可以走argue路線。
初見argue的同學有很多會覺得不可思議,大多數中國學生如果因為個人原因在考試過程中發揮失常往往會持一種“願賭服輸”的心态,但對于從小注重“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英國人來說,通過argue能看出一個學生對于論據的搜集能力、論證的邏輯性、對結果的追求,同樣能夠證明學生的優秀。
哪些情況可以進行argue?看完上面的介紹,可能會有部分同學認為能進行argue的學校都很“水”,其實不然,即便是劍橋大學這樣的頂尖學府,依舊給出了argue的選擇:
劍橋大學建議學生“如果你覺得你的學習和表現受到了不利的影響,例如由于學習、複習遭受的影響或者技術性問題,那麼你應該在意識到有問題時立即聯系你的導師,無論是在考試前、考試中還是考試後。”
Argue的主要運用場景是在讀期間,但在申請大學時偶爾也會可能用到,比如你的最終成績沒有達到學校給出的offer條件時,有時與大學進行argue也是一種解決方案。不過在入學前的argue往往相當困難,因為決定你能否入學的并不是大學覺得你是否符合他們的錄取要求,而是大學是否還有空餘的錄取名額。但如果你申請的專業偏向冷門,或者實在渴望入讀夢校,那麼還是有嘗試argue的價值的。
而想要進行argue的話,一個必要條件就是你确實是遇到了“特殊情況”,關于特殊情況的認定,通常情況下有以下幾種:
而不被認可的情況通常有以下幾點:
上述的僅為一部分通例,每所大學适用或不适用的情況各不相同,如有進行argue的打算,請務必事先咨詢所在的大學。
另外,還比較反直覺的一點是,進行argue的最佳時間是考試或測評之前,而不是之後,提前通知老師你的特殊情況,讓老師“手下留情”要比在成績出來之後再找理由請求老師翻案要簡單得多。
其他注意事項
與學校進行argue,本質上就是同學校進行的一場辯論,重點是證明你為什麼是對的,學校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而辯論中的論據是不可或缺的,在進行argue時,你也需要準備好證據,可以是:
另外還需要注意,對于部分健康狀況造成的影響,某些大學會要求需要是在考試前7天内産生的,超過了這段時間可能将不被認可。還有大學會規定,一學年内同樣的理由隻能使用2次等等。所以打算利用argue來投機取巧的同學還請慎重考慮。
除此之外,發起argue的時間也有限制,逾期将不再處理,不是隻要證據齊全就可以無限期追溯的。每個大學對此的規定同樣各不相同,還請自行查看,一旦考試結果公布,如有argue意願,請務必立刻行動,不要後知後覺地懊惱“我當時應該可以argue的”。
關注我們,了解更多有關英國留學、英國生活的最新資訊,也歡迎通過點贊、轉發和評論與我們一同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