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如何評價唐代的科舉制

如何評價唐代的科舉制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9 12:12:50
引言

中國作為世界文明古國,從來不乏制度上的創新,但要說對于文人墨客影響最大的政治文化制度,則非科舉制度莫屬。中國曆史上從來沒有這樣一種制度,長久并且深刻地影響到文人階級的生活方式、思想面貌以及感情狀态。

科舉制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其原因在于它在保證“程序正義”方面具有很強的規範性,政府選拔官吏的理想境界應該是人盡其能,但這往往隻存在于人們的想象中。

如何評價唐代的科舉制(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1

▲官員選拔

退而求其次,保證所有人才都能夠有機會參與到政府官員的選拔之中,即“程序正義”,便成為了古代選官制度的最優解。

科舉制度表明,考試選才具有永恒的價值,古代中國是由一個個靠家庭宗法制維系的家庭構成的,家長制、重面子、裙帶關系都是家庭宗法制的衍生品,這些構成了重人情與關系的社會景觀。在此背景下,如果缺乏公正客觀的标準,任何設置巧妙地選舉制度都會淪為結黨營私,任人唯親的工具。

如何評價唐代的科舉制(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2

▲宗法制的衍生—祠堂

漢代的察舉制以及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無不由最初的得唯才是舉走到最後的權貴把持,最終走向消亡,這就是最好的明證。

如何評價唐代的科舉制(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3

▲察舉制的舉孝廉

在重人情與關系的社會背景下,為了防止人情的泛濫,保持社會的穩定,中國人機智的發明了考試,将考試作為維護社會公平以及社會制度的紐帶。中國科舉制度起源于漢,創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備于宋,興盛于明清,有着近1300多年的曆史。研究唐代的科舉制度不僅有利于了解唐王朝人才選拔的深層次内核,更對現如今我國的人才選拔方式的進步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鑒作用。

唐代确立科舉制度的背景

科舉制度之前我國社會各階段的官吏選拔制度各有特色。春秋時期由于生産力水平的限制,大多采用世襲的方式進行傳承,即所謂的世卿世祿制,它具有很強的封閉性。戰國時期地主階級的崛起,迫切的需要在政治上取得相應的地位,各國開始進行變法以富國強兵,這一時期軍功爵制成為主要的選官制度。

如何評價唐代的科舉制(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4

▲軍功爵制

西漢時期儒學興盛,到漢武帝時期更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極為重視道德修養,這一時期的選官制度主要為察舉制,通過各郡縣舉孝廉來選拔官吏。魏晉時期采用九品中正制的選官制度,但是不可避免的走向封閉,由權貴把持,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貴族”的荒唐局面。

如何評價唐代的科舉制(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5

▲九品中正制

隋朝初期,繼續采用九品中正制的選官方法,但由于缺乏監督和制約,弊端太多,很快被廢除。隋朝開創科舉制度,官員的選拔不再受門第的限制,選官的權力也進一步收歸中央政府。此外,隋朝設有一些相對的穩定的選舉科目,如秀才科,進士科,明經科。《舊唐書·薛登傳》中記載:“炀帝嗣興,又變前法,置進士等科。”但是由于隋王朝的短命,科舉制度的正式确立是在唐朝。

如何評價唐代的科舉制(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6

▲選官制度的演變

科舉制度的産生以及不斷完善,大概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1)維護統治的需要。隋唐以前戰亂頻發,中央政府對于各地的統治微弱,世家大族享有政治經濟特權,選官用人的權力也集中在世家大族的手中,很影響中央王朝的統治,隋唐王朝在統治後,采取自上而下的科舉制度以加強中央集權

(2)庶族地主的崛起。隋唐時期的社會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庶族地主的經濟實力日益上升,但是其政治地位卻沒有提高,原來的選官制度不能符合庶族地主的政治訴求,所以必須得到改變,這一時期科舉制度便應時而生。

(三)社會發展的趨勢,隋唐時期統治疆域的擴大,生産力的發展促進了人才需求的不斷擴大,反過來要求統治集團提高統治能力,因此隋唐将人才選拔作為國家大事重視起來。

如何評價唐代的科舉制(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7

▲唐朝統治疆域擴大

唐代科舉制度的發展演變

唐代科舉制度的發展演變,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唐代初期,唐代中期以及唐代後期。

如何評價唐代的科舉制(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8

▲唐代科舉的發展過程

唐代初期

高祖即位之初,由于戰亂尚未結束,國家尚未統一,并不太重視科舉,但仍有相關舉措。武德四年,高祖下诏:

“諸州學士及早有明經、秀才、俊士、進士明于理體,為鄉裡所稱者,委本縣考試,州長重覆,取其合格者每年十月随物入貢。”

次年,高祖又下诏:

“廣大寒士,苛有才藝,所貴适時,潔己登期,無嫌自進。宣令京官以來及諸州總管、刺史各舉一人,其有志行可錄,才用未審,亦聽自舉。”

這表明了在唐朝初期,普通讀書人便可以自願報名參加考試,從制度上超越了門閥階層的限制。值得注意的是,由随物入貢到自願進京趕考,表明了唐朝統治集團對于科舉制度的逐漸重視。

如何評價唐代的科舉制(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9

▲學子進京趕考

唐高祖之後,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更加重視以文選拔人才的方針,将科舉考試作為安國興邦的國策。這個時期,李世民主要是對科舉制度進行發展。首先強調科舉制度的作用,即打擊門閥勢力,擴充官員人才隊伍。其次,注重實用,摒棄華麗的文章辭藻,貞觀二年下令增設“讀經史一部”的考試内容。再次,除常科以外再設立制科,根據實際需要随時開設來選拔人才。最後,将科舉與做官直接聯系起來,無論是常科還是制科,都會安排官位。

如何評價唐代的科舉制(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10

▲李世民畫像

唐代中期

高宗繼承父業,繼續發展科舉制度,但是并無明顯的突破,但是在當時,科舉的制度地位已經非常之高了,名相薛元超就以不是進士出身而當做平生一大憾事。

武則天登基後,由于法統的不正當以及與傳統觀念的背離,迫切需要庶族的支持,因此更加注重通過科舉來擴大自己的人才隊伍,培植親信。她的主要舉措有:其一,提高科舉地位;其二,開創殿試,借科舉擴大對于新興士子的影響;其三,增設武舉,擴大了科舉的範圍。

如何評價唐代的科舉制(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11

▲武則天與武舉

玄宗時期,注重科舉制度的建設以及人才的選用。這一時期,随着經濟的發展,社會文化水平的提高,擴大人才隊伍的來源,使得平民有更多機會進入科舉考試的條件成熟,形成了完備的制度體系。這一時期,學子取得功名後需要通過吏部對行政能力的進一步考察,方可授予官職,同時科舉士子在這一時期逐漸的開始掌握國家的行政大權,更多人被破格重用

如何評價唐代的科舉制(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12

▲開元盛世

唐代後期

在這一時期,科舉不再作為直接授予官職的标準,而是成為一種學問的名譽制度。唐玄宗後期,科舉歸禮部管轄,使得科舉由用人制度向學問評選轉變,喪失了其本來的意義。李林甫當政後,采取“用循資格”實現官員的上升,官員靠年齡和資曆實現升遷,科舉與行政開始分離。

如何評價唐代的科舉制(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13

▲禮部

玄宗之後,肅宗、代宗忙于平定亂局,無暇顧及科舉的發展。後來,大唐困頓于藩鎮割據的局面,中央政府控制能力減弱,無能力進行大規模的科舉,科舉考試逐漸淪為黨争的工具。

唐代科舉制度的概況

特征

(1)雖然說唐朝的科舉制度已經相對完善,但是在某種程度上還保留着原來察舉制的痕迹,如辟舉以及薦舉的存在。

(2)身份地位依然在科舉中具有相當的影響力。雖然唐代科舉擴寬可選拔人才的範圍,寒門子弟有機會通過科舉收入仕途,但是流外入流以及雜色入流等靠入仕的方式依然存在。此外,門蔭入仕也顯示了身份地位的強大影響。

(3)科舉制度選拔的标準不斷變化。比如太宗時期注重實用,便着重考察考生的行政才能。玄宗時期文化繁榮,他本人又極為喜歡文章,對于學子的文章能力要求較高。由于科舉與政治相挂鈎,因此無論采取哪種考察方式都不會十全十美,選拔的标準随着時代的發展一直變化。

主要内容

唐代科舉主要分為常科以及制舉,制舉由皇帝臨時下诏舉行。常舉是按照制度舉行的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六科。值得注意的是,在唐初期,秀才科才是最高科,而非人們認為的進士科!《唐六典》對此有着清晰的記載:

如何評價唐代的科舉制(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14

▲唐科舉考試常設科目

謂秀才上上等正八品上,巳下遞降一等,至中上等從八品下。明經降秀才三等。進士、明法甲等從九品上,乙等降一等。

可見明經叙階一般為九品上,進士則為九品下,秀才則在明經以及進士之上,不過秀才科設置時間不長,永徽初就廢止了。進士科一開始地位較低,但是随着時間的變化,地位逐步提高,後來成為科舉制的主要考試科目。

如何評價唐代的科舉制(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15

▲科舉考場

明經科的難度降低後,主要為儒家經典的背誦,比較容易。進士科主考策論以及詩詞歌賦,并且要求文理兼長,對考生的要求較高,難度很高。《全唐詩》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言其艱難也。

在唐代科舉的道路上,大多數往往不是考中的人,而是考場失利的人。據《通典•選舉》中記載:“大率二十人中方收一人。故沒齒不登科者甚衆”,但這僅僅還是平均水平而言,進士的錄取難度更大!

據《文獻通考》中唐登科人數統計計算,從貞觀六年到十四年的九年間,平均每年僅僅錄取29人!不要以為古代考科舉很容易,有的人可能努力了一輩子,都沒有進京參加考試的資格,有了考試資格,錄取率也是相當的低。

如何評價唐代的科舉制(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16

▲科舉放榜

制舉和常舉不同,常舉的科目和制度已經由禮部和吏部做了規定,但制舉卻是由皇帝臨時頒布命令進行。儀風元年後,随着制舉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制度。

制舉制度的完備,表明通過特别考試選拔卓越的人才,成為了封建王朝擴大人才來源的一部分。此外,制舉的進行往往和政治形勢息息相關,取決于統治者的政治訴求。

唐代科舉制度的作用

唐代科舉制在今天看來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公正,促進社會流動,其積極作用不言而喻。

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鸠這樣評價中國的科舉制度:“中國沒有世襲的官吏和貴族,皇帝通過考試等途徑選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實學的人,不論出身如何,都有經過考試成為官吏的機會。”

如何評價唐代的科舉制(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17

▲科舉選拔的官吏

這表明科舉制度在當時對于統治者擴大人才來源,鞏固統治,有着不可估量的影響!

唐代科舉制擴寬了選官的範圍,削平了入仕的門檻,給寒門子弟提供了合理的上升渠道,促進了社會的公平正義。中央政府将選官的範圍由地方集中到了中央,有利于适應封建社會強化中央集權的的需求,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

如何評價唐代的科舉制(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18

▲寒門子弟入仕

此外,唐代科舉制度将科舉考試與做官結合起來,并将考試加以制度化和規範化,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徇私舞弊的發生。科舉取仕為政府行政部門注入了新鮮血液,有利于提高官員的素質,便于對官僚機構的管理。

再者,科舉制度和學校教育相結合,有利于社會上尊師重教風氣的形成,促進了教育的興盛。儒家借助科舉制推行到社會層面,有利于民族文化認同感的提升。

如何評價唐代的科舉制(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19

▲尊師重教的風氣

但是,反事有利有弊,唐代科舉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首先就是選拔方式的固化。選拔考試的主要内容為儒家經典,考試内容各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限制了考生自我創造力的發展,容易形成固化的思維,不利于社會創新意識的形成

其次,唐代科舉考試之前有“行卷”的傳統,為的是讓考官對于考生進行充分的認識,做出客觀的評價。但在實際運作的過程中,反倒成為了某些人作弊的工具,因此唐代科舉考試的流程有其弊端。

如何評價唐代的科舉制(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20

▲唐代科舉

觀點

國家之興亡,在于吏治;吏治之得失,唯在用人。科舉制度的誕生,打破了上層社會對于權力的壟斷,有利于階層的流動,促進社會的開放。曆代科舉為中國培育、發掘了大量的人才,雖然說并非全是有識之士,但都絕非等閑之輩,後來宋明兩代以及清朝漢人的名臣良将,進士出身的占據了絕大多數,這有利于上層社會文化水平的提高,提升官員素質。

如何評價唐代的科舉制(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21

▲科舉選拔的精英

最重要的是,科舉制度促進了文化的普及,村村有私塾,處處有書院,中國的文風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參加科舉的多數人成為基層的知識分子,他們在促進當地的教化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中華民族文化以及思想上的向心力。

如何評價唐代的科舉制(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22

▲古代私塾

古往今來,中國不乏具有家國情懷,憂國憂民的知識分子,他們在科舉制度的影響下,緻力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社會危亡的時候勇于挺身而出,做社會的良心,為中華民族的穩定以及強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參考文獻:

《唐六典》張說、張九齡

《文獻統考》馬端臨

《科舉史話》王道成

《唐代科舉制度研究》吳宗國

《中國科舉制度史》李新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