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和律詩是兩種不同的近體詩體裁。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絕句一詞最早在南朝的齊、梁時代就已出現。它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漢族詩歌體裁,屬于近體詩的一種形式。
絕句由四句組成,按格律要求的嚴格程度,可分為律絕和古絕。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後才出現的。其中律絕有嚴格的格律要求。律絕跟律詩一樣,依照律句的特點,講究平仄,押韻嚴格。
按每句字數,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六言絕句較為少見。七言絕句起自南朝樂府歌行。初唐時七絕數量很少,藝術上也不夠成熟。進入盛唐之後,七絕有了長足的進步,完全可以與五絕并駕齊驅。
絕句 作者:杜甫
兩個黃鹂鳴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裡船。
五言律詩,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簡稱五律,屬于近體詩範疇。此體發源于南朝齊永明時期,其雛型是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時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時期。全篇共八句,每句五個字,有仄起、平起兩種基本形式,中間兩聯須作對仗。代表作品有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春望》、王維的《山居秋暝》等。五言律詩 五律正文字數 40 字起源年代南北朝流行年代唐代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随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遊蕩下輕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隻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别恨。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到了現在,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插不了簪了。
簪[zān] 簪子,筆畫 18畫 。 義: 1.舊時用來别住頭發的一種飾物。用金屬、玉石、骨頭等制成。 2.插;戴。
絕句和律詩之間的區别主要存在于古絕和律詩,而後來發展起來的律絕反而與律詩一樣在押韻和平仄等方面有着嚴格的規定。隻是律絕的句子數與古絕相同,兩者都隻有四句。
簡單的講,絕句和律詩的區别有:
1.句數字數不同。絕句的句數都是4句,分為五絕和七絕,五絕20個字,七絕28個字。律詩的句數都是8句,分為五律和七律,五律40個字,七律56個字。
2.押韻、平仄與對仗不同。古絕講究押韻,平仄與對仗則較為自由。絕句有的隻有前兩句對仗,有的隻有後兩句對仗,有的前後兩句全部對仗,有的前後兩句全不對仗。而律詩不僅講究押韻,而且平仄、對仗有嚴格規定。律詩的首聯和尾聯可以不對仗,但颔聯和頸聯必須對仗。
聰明的朋友,是不是感覺古人玩詩詞歌賦就如同現在年青人玩遊戲一樣。說實話,那些平平仄仄真得讓人頭大,我一直沒弄懂!
我突然醒悟了,“人類(累)”為啥那麼累了!不能整點簡單的嘛。
(題材取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