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劇《小舍得》,李佳航在其中出演顔鵬一角,是田雨岚的丈夫,顔子悠的爸爸。
在劇中,顔鵬是一個專心攻主業的富二代,主業遊戲副業才是工作。他胸大無志,就想平平淡淡過完這一生,在自家公司天天早退,靠遊戲來消磨時間。每個月還有父母給的生活費,小日子過得還是很滋潤的。在家他也啥都不管,隻跟好兄弟快樂上分,對兒子的學習更是撒手掌櫃,可他戲外又在認真訴說自己的教育理念。
當孩子放學回家,父母、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都在看書,那麼他就會受到這樣家庭氛圍的影響,熱愛閱讀善于求知。真正的傳承不是家庭的刻意而為之,隻不過是耳濡目染罷了。
耳濡目染能夠體現出家庭的本質,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效率也變高了,一個眼神或一個動作都能傳遞不少信息,這也可以說是家人相處久的默契。所以,家長的優秀品質,孩子是能感受且複刻的。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平等尊重的理念、開放進取的心态,才是父母能給孩子提供的最好的教育方式。
想要教會孩子什麼是“愛”,那就得先讓他知道,我們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想法,會對别人有不滿意或是生氣的時候,但這并不影響家庭的和諧氛圍,也不影響尊重彼此。
父母都是關注孩子學習的,他們會想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補習班以及輔導班。
關注孩子學習是正常的,但孩子長大後能走多遠,日子過得是不是快樂、健康,關鍵是他在幼年時期養成的是什麼性格。
培養孩子的毅力,讓孩子變得謹慎且勇敢,心地善良且溫柔,懂得為其他人考量,更知道要尊重别人的底線,還要教會他如何去“愛”别人。
生命其實向我們每個人都提出了一個問題,每個人都需要用一生的時間來回答這個問題,并找到自己的答案。
其實最好的教育,并不是父母教會了孩子多少知識,而是父母教會他如何勇敢去愛這個世界,指引他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習慣、成長環境、喜好以及秉性,看書也好吸取他人經驗也好,隻不過是給父母一個了解孩子的參考罷了,想要好好應對,還得從日常生活的相處來看。
因為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孩子在一出生,父母就需要承擔起養育、教育他的責任。每位父母都在與孩子一天天的相處中,琢磨出最适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式。
沒有固定很有效的教育方式,因為,爸媽就是孩子的教育方式。
很多人都說教育是需要以身作則的,那你覺得家長應該以什麼樣的形象給孩子樹立榜樣?傳遞的又是怎樣的教育理念呢?
我覺得,最好的教育應該是教會孩子,“相信愛,表達愛,傳遞愛”。家庭的溝通方式,也會影響到孩子與人相處,與社會相處的能力。
有個詞叫【受教育者】,在我們的潛意識裡,孩子是【受教育】的對象,父母的【教育】的對象。但這個太絕對,父母是第一次做父母,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父母和孩子之間應該是相互成長、相互陪伴,而不是【受教育】和【教育】。
我們都是平等的個體,爸媽不過是比孩子多活二三十年,父母也很願意将自己這麼些年的經曆與感悟分享給自己的孩子,讓孩子能更好的去接觸這個社會、接觸這個世界。
父母引導孩子來認識世界、如何生活,孩子獨特的視角讓父母對這個世界有了很多的認知。而平等的關系更有利于孩子在成年之後變獨立,也有利于父母坦然接受孩子長大離開家庭的庇護,去社會上闖蕩。
這過程中孩子需要父母的引導,需要父母的陪伴,更需要家庭裡的鼓勵與理解,練習與堅持。
家長的潛移默化、耳目濡染,在孩子這漫長成長過程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