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吃雞蛋好,尤其是我爸媽這一代,對“每日一隻蛋”有着深深的執念。所以,我從小就被我爸媽每天強行投食一隻水煮雞蛋。
眼下,他們又緊盯我兒子,繼續貫徹這一方針。隻是兒子這代人哪是有我們那會兒好弄,勉強吃過一陣,就很是抗拒。于是兩方“博弈”得很是激烈。
後來有一次,公公做紅燒肉時順帶把雞蛋也燒了進去,兒子吃得津津有味。我這才想到,其實對孩子而言,讨厭的不是雞蛋本身,而是白煮雞蛋的寡淡乏味,尤其是幹巴巴還帶點腥味的蛋黃。
所以,隻要把雞蛋做出好吃的味道,孩子自然就能開開心心吃下去。
上小X書上搜了一下“雞蛋的吃法”,思路瞬間打開了!
不過網上的食譜也不能完全照搬,有些制作過于繁瑣,有些口味太重,不适合孩子。
考慮到咱們給娃吃雞蛋大多是在早餐時間,不但要好吃、健康,做起來簡單省時也很重要。
所以這陣子我和幾個小夥伴分頭嘗試了10多種雞蛋的做法,最後整理出了6種好吃又簡單的雞蛋做法,如果你家也有個不愛吃蛋蛋娃,絕對可以一試哦。每種做法都詳細标出了所需時間。
注意,這6種隻是最基礎的版本,每個版本都可以繼續衍生出多種口味,所以基本掌握了這6種,就可以演變出連續一個月天天不重樣的雞蛋吃法了。
▼
涼拌雞蛋基本就是在水煮蛋的基礎上多一個步驟,就可以讓乏味的水煮蛋瞬間變得光鮮!
它不光可以讓水煮蛋變美味,還能更順滑好咽。碰到水煮蛋就跑的OK,這個吃法他能心甘情願吃上一小碗(兩隻蛋)!
所以真别再說雞蛋不好吃了,明明是我們不會做!
食材:雞蛋3個,小蔥1把,蒜1瓣
全部用時:11分鐘
容易操作,口味不重(可自行控制),适合做早餐。
操 作 步 驟
Step1
煮蛋 料汁準備(8分鐘)
先煮蛋,用煮蛋器或鍋子都ok。我們家剛好有煮蛋器,一般就丢給煮蛋器了。
煮蛋期間,順便切好蔥蒜。
然後調個料汁:依次加入2勺生抽、1勺香醋和适量白糖。
Step2
拌雞蛋(3分鐘)
等雞蛋煮好後,沖涼,剝殼切成小塊。
再用前面調好的料汁拌雞蛋就行。
Tips:
拌好後可以放冰箱冷藏幾分鐘,口感會更好哦~
升級做法:
基于“拌”的做法思路,用什麼來拌就可以五花八門、無限發揮了。
料汁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任意調配。比如喜歡吃辣的可以加小米辣,喜歡更豐富的還可以加蝦仁、蔬菜等等。
▲圖源見水印
除了醬汁版,還有色拉版,更簡單,隻要把雞蛋切得更碎一些,用蛋黃醬拌一下就好。單吃可能會有一點膩,适合用來夾面包。
也可以加入一些牛油果,牛油果和雞蛋的口感還是比較搭的,因為有點絲滑又有點清淡的味道,調一點蛋黃醬就好了,單吃不會膩,還增加了水果的營養。
不過加得輔料越多,吃到的雞蛋本蛋就越少,所以也不要加太多,不然就成了雞蛋是輔料了。
▼
迷你小蛋堡是非常讨巧的做法,還是原隻的白煮雞蛋,也是老人們最喜歡的原味道,不過就是在中間夾了點東西,立馬就改頭換面成可愛讓人一口吃的模樣了。
概要
食材:雞蛋2個,番茄2片,生菜2片,午餐肉2片,芝士1片,番茄醬,沙拉醬。
全部用時:11分鐘
容易操作,樣子可愛,适合早間。但是食材的不算很常規,家裡剛好有的時候可以嘗試。
操 作 步 驟
Step1
煮蛋 準備配料(8分鐘)
老樣子,先煮蛋。
煮蛋期間洗好生菜,切好番茄。并把芝士片切成四分之一大小。
同時再煎一片午餐肉。(午餐肉可煎可不煎,但煎過的會更香)
Step2
擺盤(3分鐘)
雞蛋煮好冷卻後,剝殼、對半切開。
在半個蛋上依次擺好番茄、生菜、午餐肉、芝士片,中間可以擠點番茄醬、沙拉醬,最後将另外半個蛋蓋上去就搞定啦。
中間可以插跟牙簽固定一下。講究的媽媽還可以再上面點綴些黑芝麻,顔值更高。
升級做法:
在迷你蛋堡的思路上,中間夾什麼就可以大做文章了,比如可以把午餐肉替換成更方便的鳕魚腸,也可以夾番茄片、腌黃瓜,其實和雞蛋夾榨菜是一個道理。
▲圖源見水印
即然是漢堡,就把洋氣進行到底。如果是周末有空,可以自制些牛肉餅、豬肉餅,凍在冰箱裡。早晨拿出來煎一下就好,代替罐頭午餐肉,更健康。
▲圖源見水印
▼
厚蛋燒是經典的日式料理,最大的優點是雞蛋純度高,用的是純蛋液,不需要加面粉。所以如果是2個雞蛋白煮的話娃肯定吃不下,但是2個雞蛋做成厚蛋燒孩子能輕松吃下肚,不會覺得撐。
當然厚蛋燒還能加些蔬菜丁、火腿肉丁來提升口感和味道,娃會更愛吃。
食材:雞蛋4個,胡蘿蔔小半截,小蔥2把,芝士1片。
全部用時:15分鐘
雞蛋濃度高,操作容易,步驟簡單,配料可簡單到隻加鹽和水,也可以添加芝士、蔬菜,非常适合給娃換着花樣吃。
操 作 步 驟
Step1
準備蛋液(7分鐘)
先将雞蛋打散,并将胡蘿蔔、小蔥切末,要切的盡量小。
再将胡蘿蔔、小蔥末倒入蛋液,并加入适量鹽和料酒調味去腥。
Step2
煎厚蛋燒(7分鐘)
注意:煎蛋全程開中小火!
在平底鍋裡塗一層油,倒入薄薄一層蛋液(第一層沒鋪圓潤也沒關系,後面還會疊加)。
在煎至八九成凝固時,擺上芝士片。
将第一層煎蛋卷成卷,移到一邊。然後在空位繼續倒一層薄薄的蛋液(不需要再加油了)。
一樣等到煎至八九成凝固時,卷起來、移到一邊,再繼續倒第三層蛋液。
4個雞蛋,這樣倒了3次蛋液就全卷完了。
Step3
切塊擺盤(1分鐘)
最後把整條厚蛋燒均勻切塊就行啦。直接吃或者搭配番茄醬都不錯。
因為放了芝士片,裡面是爆漿流心的效果。口感絕絕子。
TIPS:
專業做厚蛋燒的有專門的方形鍋,好處是不會有邊角浪費,配合同寬度的鏟子去卷的時候也比較好卷。如果要經常使用的話建議可以買一個,價格在幾十元,對于提升效果來說還是可接受的。
升級做法:
厚蛋燒的進階版本太多了,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手邊有的食材去做,有蘑菇就加蘑菇,有胡蘿蔔就加胡蘿蔔。
還可以做成高顔值版的。
各種進階版本網上有很多教程,這裡就不多說啦~
▲圖源見水印
▼
放湯荷包蛋是我超級推薦的,做法簡單,但味道超好,吃雞蛋像吃帶湯水餃、帶湯馄饨。并且吃到的雞蛋也是最接近白煮蛋的,如果比較追求保持整個雞蛋的完整性的,放湯荷包蛋一定要會。而且可以換着花樣吃,湯汁,可是以鹹湯,也可以是甜湯。
食材:雞蛋若幹個,小蔥1。
全部用時:14分鐘
雞蛋完整性好,調味品和輔料少,營養保持得多。
操 作 步 驟
Step1
下雞蛋和準備湯底(8分鐘)
燒一鍋開水,水燒開後轉小火,在水裡加一小勺鹽,攪勻。(加鹽有助于雞蛋快速凝固,不容易散花。)
等水裡的氣泡都消失後,關火。然後将雞蛋打入水中後關蓋悶5分鐘。
悶蛋的過程中準備湯底。
切蔥花裝入碗中,再依次加入1勺鹽、1勺生抽、1勺香醋、1小勺香油。
Step2
下荷包蛋(5分鐘)
雞蛋焖好後開蓋,雞蛋基本就凝固了。
這時候小心的用鏟子把雞蛋鏟動起來,防止黏鍋底。然後蓋上鍋蓋,開小火,繼續煮5分鐘,就ok了!
Step3
盛湯裝碗(1分鐘)
勺1~2勺煮蛋原湯到我們調制好的湯底中,再把雞蛋撈到湯裡就成了!
這樣煮出來的荷包蛋非常圓潤,不容易散花。加上有湯底的調味,尤其有香油的味道,吃起來又香又有鮮味,輕松吃下兩個蛋不難,算得上是可以完整吃蛋的最佳方法了。
升級做法:
放湯荷包蛋最主要的兩大類就是鹹湯版和甜湯版,可以說是完全兩種風味。鹹湯版的延伸主要在湯裡做文章,但我個人覺得必要不大,有上面介紹的這個湯,味道已經足夠騙孩子吃下蛋了,沒必要再添加更多了。
甜湯版的主要湯底是紅糖,伸延伸比較多,但重點會有點發生偏倚,比如有些加了紅棗、酒釀,會從以吃雞蛋為目的變成以喝湯進補為主。對于孩子來說,如果喜歡吃甜可以隻加紅糖即可。
▼
鹵蛋和茶葉蛋應該算是“一家”的,都是屬于腌制類的雞蛋。雖然形狀是最完整,但是腌制的過程中讓味道進入雞蛋,所以營養度可能會不如白煮蛋和荷包蛋高,但是味道絕對是好,靈魂就在于入味。
食材:雞蛋6個,洋蔥1/4個,小蔥1把,白芝麻适量(可不放)。
需要提前備制,早上現做肯定來不及。不過提前一天晚上準備好,早上直接吃,反倒是更加省時方便。
操 作 步 驟
Step1
煮蛋 準備配料(8分鐘)
老規矩,先煮蛋。乘着煮蛋期間把洋蔥切丁,小蔥切末。
然後調個料汁:依次加入5勺生抽、1勺老抽、2勺香醋、1勺糖、8勺清水,攪拌均勻。
Step2
鹵蛋(2小時)
雞蛋煮好後,去殼,切花刀。
泡入醬汁中。再倒入前面準備好的洋蔥和小蔥,可以适當加些白芝麻,增加香味和顔值。盡量保證每個蛋都跟醬汁充分接觸。
像這樣腌制3小時就可以吃啦。放冰箱冷藏過夜會更入味~
這樣鹵好的蛋可以吃3天~
升級做法:
作為同門兄弟的五香版、茶葉蛋也都屬于鹵蛋的一種~具體做法應該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說了。
▲圖源見水印
不過我一定要分享的還有一個非常巧妙的做法,就是家裡如果有剩下的紅燒肉湯時,就可以同樣的方法把水煮蛋丢進去一起燒,這樣的雞蛋每一口都是紅燒肉的香味!
▼
再來分享個空氣炸鍋版的雞蛋做法,也是這麼多做法裡唯一用上空氣炸鍋的。
其實單純是雞蛋并不太用得上空氣炸鍋,但是在試的很多雞蛋吃法裡,發現雞蛋布丁非常好吃、又做法簡單。而且區别于其它雞蛋的吃法,這款有點點像甜點,其實更像是蛋撻裡的蛋液,或者像是甜口的水蒸蛋,總之比較甜,可以換換口味吃。
食材:雞蛋2個,旺仔牛奶半瓶(如果使用牛奶的話需要自己加些糖和煉乳調制,所以使用旺仔牛奶會更方便些)。
全部用時:25分鐘
最簡單的做法了,不需要備制配料,燒的過程也不需要自己管着鍋子。當然熱量比較高,也沒有其它的方式健康,隻适合偶爾吃。
操 作 步 驟
把雞蛋液和旺仔牛奶混合,調勻。
放入空氣炸鍋180度20分鐘,中途開鍋在表面灑點糖粉有助于起焦糖皮。開鍋後攤涼就可以吃了。
這個做法不算特别健康,就不延伸了,喜歡烘焙的媽媽可以自行網上找教程。
好啦,以上就是關于雞蛋不同吃法的分享。大家如果還有什麼妙招,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