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豬價如何複養?随着全國平均豬糧比價進入過度下跌一級區間,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啟動,生豬價格走勢再次成為關注焦點,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全國豬價如何複養?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随着全國平均豬糧比價進入過度下跌一級區間,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啟動,生豬價格走勢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據農業農村部近期監測數據,規模養殖場生豬出欄計劃量增加速度較快,全國多地生豬及豬肉價格下跌。規模養殖上市企業銷售數據顯示,2023年1月生豬銷售均價普遍環比下降20%以上,但仍高于上年同期價格。
盡管如此,溫氏股份、新希望等大型生豬養殖企業依舊看好2023年市場行情,全年價格走勢或呈現前低後高趨勢。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預計,凍豬肉收儲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預計二季度豬價反彈,全年價格振動幅度将明顯縮窄。
豬糧比價進一步走低
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消息顯示,1月30日-2月3日,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為4.96∶1,進入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國家發展改革委将會同有關部門啟動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并指導各地同步收儲。
據國家發改委此前監測,全國平均豬糧比價自今年1月起連續下跌。1月3日—1月6日,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為5.93:1,進入過度下跌三級預警區間。1月16日—20日,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為5.48∶1,進入過度下跌二級預警區間。
豬糧比價是指每周生豬出場價格與全國主要批發市場二等玉米平均批發價格的比值。一般而言,當豬糧比價在6:1時,生豬養殖基本處于盈虧平衡點,豬糧比價越高,說明養殖利潤越好,反之則越差。
結合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來看,2023年2月第一周,全國生豬平均價格15.13元/公斤,環比下跌4.4%,同比上漲2.9%,全國30個監測省份生豬、豬肉價格全部下跌。另據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和山東卓創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監測,1月30日-2月3日,16省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總指數的周平均值為每公斤18.05元,環比下跌12.5%,同比由節前一周的上漲9%轉為當周下跌7.8%。
反映在上市公司數據中,2023年1月,溫氏股份毛豬銷售均價為14.73元/公斤,環比變動-21.65%,同比變動4.54%;新希望商品豬價為14.89元/公斤,環比變動-20.63%,同比變動14.01%;天邦食品商品豬銷售均價為14.45元/公斤,環比變動-27.66%,同比變動8.24%。生豬均價整體呈現環比下跌态勢,但仍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河南信陽一位養殖戶反映,豬價臨近2023年春節也沒有好轉,部分大豬壓欄,隻能延續到2023年2月甚至3月出完。“這些豬已經超重,買豬人喜歡要,但便宜了養豬人不願意賣。國家收儲即使拉動豬價上漲,預計漲幅也不會很大。豬價穩定一段時間後,要看消費量才能定豬價漲跌幅度。”
供多需少仍是主因
早在春節前,生豬價格就已出現旺季不旺的現象。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分析認為,這主要在于發生在2023年元旦前後的反彈幅度小且未能持續,養殖戶再次恐慌性抛售,供給壓力集中在1月前三周。春節後豬價繼續回落,一方面是供給依然充裕,另外節後豬肉消費也處于季節性淡季。
農業農村部2月7日監測數據分析稱,春節過後、元宵節前,豬肉消費需求增速緩慢,而規模養殖場生豬出欄計劃量增加速度較快,恢複至春節前水平,供大于求導緻全國多地生豬及豬肉價格大幅下跌。僅少數區域因散養戶短時惜售,支撐豬肉價格有所反彈,但幅度有限,豬肉價格明顯低于春節前。
不過據搜豬網監測,2月8日全國生豬市場已呈現小幅反彈走勢,全國南北各地豬價呈現上漲局面,但漲幅有所收窄。搜豬網分析師錢濤認為,近日生豬價格跌勢有所緩解,與供需兩端變化有關。随着返鄉務工人員陸續返崗,各地院校陸續迎來開學季,加上各地餐飲恢複營業,市場集中消費需求增多,豬肉走貨較前期有所加快。另外,近期生豬價格持續下跌,養殖端虧損程度加深,導緻市場挺價情緒升溫。國家發改委豬肉收儲政策信号的釋放,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整體市場的信心。
江西贛州一位養殖戶在養豬論壇稱,當地大豬不多,年前曾發生集中出欄價格踩踏,目前生豬已經基本出完。“屠宰企業從正月初二開始收豬,報價為每斤8元,到正月初七開始壓價,最低曾至7.1元/斤,近期又開始回彈。”
全年價格或“先低後高”
朱增勇預測,凍豬肉收儲有利于緩解豬價過度下降局面,提振市場信心,後期可能啟動多輪收儲,逐漸帶動豬肉供需實現均衡。“2023年一季度豬價可能還會摸底,但繼續回落空間有限。預計二季度豬價将會反彈,下半年處于較好形勢,全年豬價接近2022年水平,但價格振動幅度将明顯縮窄。”
2022年,國内生豬價格經曆了先跌後漲再降的過程。年初豬價下降,2月至3月低位運行,4月第3周開始回升,6月下旬至7月上旬出現一波快速上漲,7月中旬以後進入穩中略漲平台期,9月下旬進入過度上漲二級預警區間,10月中旬進入過度上漲一級預警區間,12月份再次快速下降。同時,原料價格上漲導緻飼料成本處于高位。
盡管價格走勢宛如過山車,但不少規模養殖企業實現扭虧為盈。2022年業績預告顯示,牧原股份預計盈利120億元—140億元,同比增長73.82%—102.79%;溫氏股份預計淨利潤為48億元—53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天邦食品預計盈利9.5億元—11.5億元,同比增長121.29%—125.77%;唐人神預計盈利1.6億元—2億元,同比增長113.94%—117.43%。
對于業績增長,幾大生豬養殖上市企業普遍歸因于生豬出欄量增加,銷售價格同比上漲,養殖綜合成本下降等。随着現金流持續改善,不少養殖企業開始适度增加産能,如牧原股份對部分養殖項目複工建設,截至目前養殖産能7500萬頭左右。唐人神11.9億元定增募集資金于2022年12月到位,項目達産後年出欄約70萬頭生豬,2023年、2024年生豬出欄量規劃分别為350萬頭、500萬頭。
朱增勇認為,規模豬場出欄量增加一定程度上會導緻生豬供給增加,對企業而言應做好市場風險防控,避免過快擴張。溫氏股份則在近期回複投資者調研稱,近兩年養豬行業養殖難度大幅提升,飼料原料價格大幅上漲,企業資金壓力較大,行業産能擴充趨于理性,社會資本并未像過往豬周期一樣瘋狂進入,部分表現為投機性的二次育肥,為存量變化,并未真正從根本上大幅擴充豬場産能和母豬數量。
對于2023年生豬市場走勢,溫氏股份認為,影響豬周期演變的因素複雜多變,很難精确判斷豬周期走勢。“對2023 年養豬業市場行情持謹慎樂觀态度,看好全年平均豬價。如果2023年豬價表現較好, 2024年、2025年豬價可能表現稍弱。”新希望則預計2023年消費端會有明顯好轉,北京、上海、成都、深圳等城市有望恢複或接近疫情前水平,2023年豬價總體來看是中性偏積極,目前豬價短期内受到二次育肥影響,但全年走勢前低後高,部分月份可超過20元/公斤。
新京報首席記者郭鐵
編輯 祝鳳岚
校對 盧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