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作業題31道?管理會計學作業作業一,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管理會計作業題31道?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管理會計學作業
作業一
一、判斷:
1. 因為管理會計隻為企業内部管理服務,因此與對外服務的财務會計有本質的區别。(對)
2. 管理會計的職能是客觀的,但它所起到作用的大小卻收到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影響。(對)
3. 管理會計也稱為内部會計,财務會計稱為外部會計。(對)
4. 管理會計和财務會計是會計的兩個毫無聯系的體系。(錯)
二、簡答
1. 管理會計的職能有哪些?
預測經濟前景:按照企業未來總目标和經營方針,充分考慮經濟規律的作用和經濟條件的約束,選擇合理的量化模型,有目的地預測和推測未來企業銷售、利潤、成本和資金的變動趨勢和水平,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第一手信息。
參與經濟決策:根據企業決策目标搜集、整理有關信息資料,選擇科學的方法計算有關長短期決策方案的評價指标,并做出正确的财務評價,最終篩選出最優的行動方案。
規劃經營目标:在最終方案的基礎上,将事先确定的有關經濟目标分解落實到各有關預算中去,從而合理有效地組織協調企業供、産、銷以及人、财物之間的關系,并為控制和責任考核提供條件。
控制經濟過程:将對經濟過程的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事先确定科學可行的各種标準,根據執行過程中的實際與計劃發生的偏差進行原因分析,并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調整,改進工作,确保經濟獲得的正常進行的過程。
考核評價經營業績:通過建立責任會計制度來實現。即在各部門及個人均明确各自責任的前提下,逐級考核責任指标的執行情況,找出成績和不足,從而為獎懲制度的實施和改進未來工作措施的形成提供必要的依據。
2. 管理會計與财務會計的主要區别是什麼?
(1)會計主體不同(财務會計主體是整個企業或企業集團,管理會計主體可以是企業内部的不同部門和個人);
(2)工作目标不同(财務會計是外部會計,管理會計是内部會計);
(3)基本職能不同(财務會計算“死帳”,管理會計算“活帳”);
(4)工作依據不同(财務會計必須根據會計法律法規進行操作,管理會計的假設和原則不具有權威性);
(5)方法和程序不同(财務會計的方法和程序比較穩定,管理會計非方法和程序比較靈活多變);
(6)信息特征不同(财務會計的信息強調過去,以統一的報表為載體,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時間、方式提供;管理會計的信息跨越過去、現在和将來三個時态,提供的信息沒有固定的時間要求、固定的載體要求等);
作業二
一、判斷
1. 固定成本的水平通常以其總額來表示,而變動成本的水平則以其單位額來表示。(對)
2. 無論哪一種混合成本,實際上都可以将其分解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對)
3. 無論是固定成本還是變動成本,隻有在其相關範圍内才能保留其特征。( 錯 )
4. 成本性态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成本總額與業務量之間的依存關系。(對)
二、計算分析題
1. 已知:某企業的甲産品1-8月份的産量和總成本資料如下表所示: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産量 |
18 |
20 |
19 |
16 |
22 |
25 |
28 |
21 |
總成本 |
6000 |
6600 |
6500 |
5200 |
7000 |
7900 |
8200 |
6800 |
(1)采用高低點法進行成本形态分析。 (1)
(2)采用線性回歸法進行成本性态分析。 (2)
作業三
一、 判斷題
1. 在變動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費用應當列作期間成本。(對 )
2. 變動成本法下産品成本的具體項目有直接材料預算、直接人工和變動性制造費用。(對 )
3. 在變動成本法下,固定生産成本與全部非生産成本都屬于期間成本。(對 )
4. 由于對固定性制造費用的處理不同,導緻變動成本法确定的産品成本總額和單位産品成本比完全成本法的相應數值要低,而期間成本則相反。(對)
5. 無論在哪一種成本計算法下,非生産成本都被作為期間成本處理,必須在發生的當期全額計入利潤表,所不同的隻是計入利潤表的位置或補償的順序上有差别。(對)
6. 當存貨量不為零時,按變動成本法确定的存貨成本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貨成本。(對)
二、計算分析題
1. 已知:某企業本期有關成本資料如下:單位直接材料成本為10元,單位直接人工成本為5元,單位變動性制造費用為7元,固定性制造費用總額為4000元,單位變動性銷售管理費用為4元,固定性銷售管理費用為1000元。期初存貨量為零,本期産量為1000件,銷量為600件,單位售價為40元。
要求:分别按兩種成本計算法的有關公式計算下列指标:
(1)單位産品成本;(2)期間成本;(3)銷貨成本;(4)營業利潤
答案:(1)26元,22元;(2)3400元,7400元;(3)15600元,13200元;(4)5000元,3400元。
2. 已知:某廠隻生産一種産品,第一、二年的産量分别為30000件和24000件;銷售量分别為20000件和30000件;存貨計價采用先進先出法。産品單價為15元,單位變動生産成本為5元,每年固定性制造費用的發生額為180000元。銷售及管理費用都是固定性的,每年發生額為25000元。
要求:分别采用兩種成本計算方法确定第一、二年的營業利潤。
答案:完全成本法下第一年的利潤為55000元,第二年的利潤為65000元;變動成本法下第一年的利潤為-50000元,第二年的利潤為95000元。
作業四
一、判斷題
1. 在進行本量利分析時,不需要任何假設條件。( 錯 )
2. 貢獻毛益首先用于補償固定成本,之後若有餘額,才能為企業提供利潤。( 對 )
3. 企業的貢獻毛益應當等于企業的銷售毛利。( 錯 )
4. 安全邊際率和保本作業率是互補的,安全邊際率高則保本作業率低,兩者之和等于1。( 對 )
5.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固定成本越高,則保本量越大。( 對 )
6. 銷售利潤率可通過貢獻毛益率乘以安全邊際率求得。( 對 )
7. 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總額的分别變動均會引起保本點、保利點同方向變動。( 錯 )
8. 如果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同時變化,必然會導緻利潤發生變化。(錯 )
二、計算分析題
1.已知:某企業産銷A,B,C,D四種産品的有關資料如下表所示:
産品名稱 |
銷售數量 |
銷售收入總額 |
變動成本總額 |
單位貢獻毛益 |
固定成本總額 |
利潤(或虧損) |
A |
(1) |
20000 |
(2) |
5 |
4000 |
6000 |
B |
1000 |
20000 |
(3) |
(4) |
8000 |
-1000 |
C |
4000 |
40000 |
20000 |
(5) |
9000 |
(6) |
D |
3000 |
(7) |
15000 |
2 |
(8) |
4000 |
要求:計算填列表中用數字(1)、(2)、(3)、(4)、(5)、(6)、(7)、(8)表示的項目。
答案:(1)2000;(2)10000;(3)13000;(4)7;(5)5;(6)11000;(7)21000;(8)2000
2. 已知:某公司隻生産一種産品,2005年銷售收入為1000萬元,稅前利潤為100萬元,變動成本率為60%。
要求:(1)計算該公司2005年的固定成本;(2)假定2006年該公司隻追加20萬元的廣告費,其他條件均不變,試計算該年的固定成本;(3)計算2006年的公司保本額。
答案:(1)300萬元;(2)320萬元;(3)800萬元。
3. 已知:某企業隻生産一種産品,2006年銷售量為8000件,單價為240元,單位成本為180元,其中單位變動成本為150元,該企業計劃2007利潤比2006年增加10%。
要求:運用本量利分析原理進行規劃,從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才能實現目标利潤(假定采取某項措施時,其他條件不變)。
答案:增加銷售量534件;降低單位變動成本6元;降低固定成本48000元;提高價格6元。
4. 已知:某公司生産A,B,C三種産品,其固定成本總額為19800元,三種産品的有關資料如下:
品種 |
銷售單價 |
銷售量 |
單位變動成本 |
甲 |
2000 |
60 |
1600 |
乙 |
500 |
30 |
300 |
丙 |
1000 |
65 |
700 |
要求:(1)采用加權平均法計算該廠的綜合保本銷售額及各種産品的保本銷售量;
(2)計算該公司營業利潤。
答案:(1)保本額為80000元;保本銷售量:甲為24件,乙為12件,丙為26件。 (2)29700元。
作業五
一、判斷題:
1. 相關收入是指與特定決策方案相聯系的、能對決策産生重大影響的、在短期經營決策中必須予以充分考慮的收入。( 對 )
2. 相關成本是指與特定決策方案相聯系的、能對決策産生重大影響的、在短期經營決策中必須予以充分考慮的成本。(對 )
3. 生産經營決策中經常考慮的相關成本包括增量成本、機會成本、專屬成本、可避免成本和可延緩成本等。(錯 )
4. 無關成本主要包括沉沒成本、共同成本、聯合成本、不可避免成本等。( 對 )
二、計算分析題:
1. 已知:某企業尚有一定閑置設備台時,拟用于開發一種新産品,現有A和B兩種産品可供選擇。A産品的單價為100元,單位變動成本為60元,單位産品台時消耗定額為2小時,此外,還需消耗甲材料,其單耗定額為5公斤,;B産品的單價為120元,單位變動成本為40元,單位産品台時消耗為8小時,甲材料消耗定額為2公斤。假定甲材料的供應不成為題。
要求:做出開發哪種産品的決策。答案:應當開發A産品。
2. 已知:某企業每年需用A零件2000件,原由金工車間組織生産,年總成本為19000元,其中,固定成本為7000元。如果改從市場上購買,單價為8元,同時将剩餘生産能力用于加工B零件,可節約外購成本2000元。
要求:為企業做出自制或外購A零件的決策。答案:應自制,可節約成本2000元。
3. 已知:某企業隻生産一種産品,全年最大生産能力為1200件。年初已按100元的單價接受正常訂貨任務1000件,該産品的單位完全生産成本為80元(其中單位固定成本為25元)。現有一客戶要求以70元的價格追加訂貨。
要求:請考慮以下不相關的情況,為企業做出是否接受低價追加訂貨的決策,并說明理由。(1)剩餘能力無法轉移,追加訂貨量為200件,不追加專屬成本;
(2)剩餘能力無法轉移,追加訂貨量為200件,但因有特殊要求,企業需追加1000元的專屬成本;
(3)同(1),但剩餘能力可用于出租,可獲租金收入5000元;
(4)剩餘能力無法轉移,追加訂貨量為3000件,因有特殊要求,企業需追加900元專屬成本。
答案:(1)應接受,增加利潤3000元;(2)應接受,增加利潤2000元;(3)應拒絕,減少利潤2000元;(4)應拒絕,減少利潤900元。
作業六
一、判斷題:
1. 當建設期等于零時,則長期投資項目的投資職能采取一次性投入。( 對 )
2. 在項目投資決策的現金流量分析中适用的成本是付現成本。(對 )
3. 在項目投資的現金流量表上,節約的經營成本應當列作現金流入項目處理。(對 )
4. 隻有在經營期才存在淨現金流量。( 錯 )
5. 終結現金流量等于終結點那一年的營業淨現金流量與該期回收額之和。( 對 )
6. 非貼現指标又稱為動态評價指标,包括淨現值、現值指數和内部收益率等。( 錯 )
二、計算分析題
1. 已知:某企業準備添置一條生産線,共需要投資202萬元。建設琪為一年,全部資金于建設起點一次投入。該項目預計可使用10年,期滿有淨殘值2萬元。生産線投入使用後不要求追加投入流動資金,每年可使企業增加淨利潤15萬元。企業按直線法計提折舊。
要求:計算該項目的淨現金流量。
答案:第零年為-202萬元;第一年為0萬元;第二年到第十年為35萬元;第十一年為37萬元。
2. 已知:企業分别于第一年初、第一年末和第二年末各投資100萬元用于建造同一項固定資産,年利率為10%。
要求:分别計算各年投資折合為第一年初的現值。答案:100萬元,90.9萬元,82.645萬元。
3. 已知:某投資項目的淨現金流量如下:NCF(0)=-100萬元,NCF(1-10)=25萬元,折現率為10%。
要求:計算該項目的淨現值。答案:淨現值為53.61萬元。
作業七
一、判斷題
1. 預測就是對已經發生的事件做出叙述和描述。(錯 )
2. 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在實踐中是互相排斥的。(錯 )
3. 在企業經營預測分析系統中,銷售預測處于先導地位。(對 )
4. 目标利潤是指企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内,經營努力應達到的最優化利潤控制目标,它是企業未來經營必須考慮的重要戰略目标之一。( 對 )
5. 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銷售業務量一定程度的變動會使利潤以更大的幅度變動,這種現象被稱為企業具有經營杠杆效應。( 對 )
6. 隻要固定成本不等于零,經營杠杆系數恒大于1。( 對 )
二、計算分析題
1. 已知:某企業基期銷售收入為100000元,貢獻毛益率為30%,實現利潤為20000元。要求:計算該企業的經營杠杆系數。 答案:1.5
作業八
一、判斷題:
1. 全面預算體系的構成内容包括業務預算、專門決策預算和财務預算。(對 )
2. 在所有的預算中,銷售預算是應當最先編制的。(對 )
3. 直接材料預算應在生産預算的基礎上編制。(對)
4. 制造費用預算應當分别按變動性和固定性兩類編制。(對)
5. 産品成本預算是生産預算、直接材料預算預算、直接人工預算和制造費用預算的彙總。(對)
6. 現金預算應反映預算期的現金收入、現金支出、現金收支差額和資金融通情況。(對 )
7. 預計生産量=預計銷售量 預計期初存貨量-預計期末存貨量。 對
8. 預計材料采購量=預計材料耗量-預計期末材料庫存量 預計期初材料庫存量。(對 )
作業九
一、判斷題
1. 責任會計是以企業内部建立的各級責任中心為主體,以責、權、利的協調統一為目标,利用責任預算為控制的依據,通過編制責任報告進行業績考核評價的一種内部會計制度。(對)
2. 企業規模的擴大是責任會計産生的直接原因。(錯 )
3. 責任中心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權限,并承擔相應經濟責任的企業内部責任單位。(對)
4. 責任中心包括成本中心、業績中心和投資中心。(錯 )
5. 成本中心是指隻對成本負責的責任中心,它是責任中心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責任中心形式。成本中心隻對可控成本負責。(對)
6. 在一定條件下,投資報酬率可能會彎曲投資中心的投資收益。(對)
7. 内部轉移價格是指企業辦理内部交易結算和内部責任轉移所使用的價格。(對 )
8. 制定内部轉移價格應有利于分清各責任中心的成績和不足。(對)
9. 内部交易結算是指由于與企業内部各部門或生産單位之間相互提供中心産品或勞務等内部采購與内部銷售等而引起的結算行為。(對)
10. 以實際成本作為内部轉移價格可以避免責任轉嫁現象。(對 )
二、計算分析題
1. 某投資中心投資額為100000元,年淨利潤額為18000元,企業為該投資中心規定的投資報酬率為15%。要求:計算該投資中心的投資報酬率和剩餘收益。 答案:18%,3000元。
作業十
一、 計算分析題:
1. 某企業采用标準成本控制系統,本期生産領用甲、乙兩種材料的實際耗用量分别為1500千克和500千克,實際單價分别為2.5元和8元。它們的标準耗用量分别為1300千克和450千克;标準單價分别為3元和7元。
要求:計算下列指标:
(1)直接材料成本差異;(2)直接材料價格差異;(3)直接材料耗用差異。
答案:(1)700元;(2)-250元;(3)950元。
2. 已知:某企業生産乙産品,其單位産品直接人工标準成本資料如下:
成本項目 |
價格标準 |
用量标準 |
标準成本 |
直接人工 |
1.5 |
3 |
4.5 |
本期生産出1000件,支付直接人工工資5000元,耗用直接人工工時3200工時。
要求:(1)計算直接人工成本差異;(2)計算工資率差異;(3)計算人工效率差異。
答案:(1)500元;(2)200元;(3)300元。
3. 已知:某企業生産丙産品500件,其工時标準為每件15工時,實際耗用工時8000元,實際發生變動性制造費用43200元,變動性制造費用标準分配率為5元每工時。
要求:(1)計算變動性制造費用成本差異;(2)計算耗費差異;(3)計算效率差異。
答案:(1)5700元;(2)3200元;(3)2500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