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鄭文靜)近日,《源氏物語》經典譯本——林文月譯本由譯林出版社推出了全新的精裝版。《源氏物語》誕生于一千年前,早于《水浒傳》和《三國演義》三百餘年,被稱為世界第一部長篇寫實小說。這部作品的文學地位如此重要,被認為 " 從古至今,始終是日本小說的頂峰,即便到了現代,還沒有一部作品能與之比肩 "。
△ 林文月譯《源氏物語》精裝本 出版社供圖
一代才媛與千年名作
《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作為一代才媛,出身于中層貴族的書香世家,自幼在父親教導之下,學習包括白居易詩文在内的漢籍。天資聰穎的她領會起來比兄長要快,很早便顯露出才學不凡。紫式部的婚姻幸福但短暫,嫁給藤原宣孝不滿三年,丈夫便撒手人寰。
一般認為,紫式部是在丈夫去世後開始創作《源氏物語》的。小說開篇類似《長恨歌》的故事及随後主角的各種悲情經曆,正契合深陷喪夫之痛的作者的心境。
未過幾年,才華彰顯的紫式部應召入宮,為中宮彰子講解《日本書紀》、白居易詩文等,深受天皇和中宮賞識。宮中生活對于紫式部來說是難得的際遇,她得以直接接觸和觀察宮廷内部的生活,也了解到權力中心的運轉和深層規則,這些都賦予了《源氏物語》真确、翔實、細膩的閱讀質感,千年之前平安王朝的繁複韻緻撲面而來。《源氏物語》也因此而 " 将日本古典寫實主義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
經典譯本與傳神氣韻
1978 年底,任教于台灣大學的林文月翻譯的《源氏物語》在《中外文學》上刊載完成,同時出版了最後一本單行本,由此成為第一個完整出版的中文譯本,也是唯一一個由女性譯者翻譯的譯本。
林文月 1933 年出生于上海日租界,自幼接受日語教育,後就讀于台灣大學中文系,師從台靜農。她翻譯《源氏物語》,緣起于 1972 年她在京都參加的 " 日本文化國際研究會議 "。次年開始,她耗費了五年半時光,将這部百萬言巨著譯為中文。個中艱辛,外人難以想象。
如此經典之作,翻譯之始即要選取恰當底本。林文月選擇的是日本小學館 1970 年版日本古典文學全集中的《源氏物語》,該版本由日本 " 源 " 學大家阿倍秋生、秋山虔、今井源衛校注、翻譯為現代日語;同時,她還置備了其他多種日文和英文版本以作參考,博采衆家之長,隻為全貌呈現。
在翻譯過程中,林文月對于文學翻譯态度鮮明:" 不僅須求其‘信’與‘達’而已,原著文字氛圍的把握,更不容忽視。" 于是,我們有幸在她的筆下,讀到了紫式部千年以前在宮中寫下的 " 雍容華麗、纏綿悠閑,時則典雅,時則隽永 " 的文字。以書中多達 795 首和歌為例,為了再現古意盎然的意境,她獨創了以首尾句押韻的三行楚歌體翻譯和歌的方法,從視覺與聽覺上傳遞出一種時光綿延的典麗。問世 40 餘年來,林譯本廣受中文讀者好評,已經成為最為經典的《源氏物語》譯本之一。
一個内容更為豐富、更易親近的版本
《源氏物語》是一部人物繁多、關系複雜、時間跨度大的作品,背景又是一千年前的日本平安時代,對于讀者而言,這些都構成了重重的閱讀障礙。林譯本中的衆多輔文恰可消減這些障礙,為順暢閱讀創造便利:譯者撰寫了 2 萬字序言,從多個角度對作者、作品及翻譯進行了深入剖析;5 張重要人物關系表,細緻梳理不同時期重要人物之間的複雜關系;27 頁各帖要事簡表,以時間為序,參照主角年齡,羅列出各帖重要事件;1700 餘條注釋,解明情節進展、前後關聯、言下之意、文學典故、文化事項,等等。
除此之外,考慮到這部作品在閱讀時還是需要有更為系統和深入的曆史與文化背景,因此邀請到了在《源氏物語》研究領域造詣頗深的專家來對平安時代的文學、政治、婚姻、宗教、時尚等與作品關系密切的内容進行講解,掃碼即可傾聽。
更為多彩也是這一精裝本的特點:新增加了 54 幅出自土佐畫派的精美插圖,該畫派曆史悠久,曾領導日本皇家及幕府畫院數百年,精擅日本傳統繪畫技巧。這些插圖描繪了書中經典場景,簡繁得宜,典麗高雅,與作品交相輝映。
同時,為了給讀者更多選擇,此次還專門推出了一個 " 平安遺韻 " 特裝版,在書口之上采取特别設計,選取了書中代表場景進行彩色噴繪,同時進行絲網印金。整個設計色彩絢麗,富有韻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