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是水腫,是腎出問題嗎?”
在腎内科門診裡常有人這樣焦急提問
都說腎髒是個沉默的器官
所以如果身體出現一些異常現象
就可能是腎髒在求救
那麼水腫到底是不是
腎髒發出的“求救信号”呢
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腎内科主治中醫師王超超表示,水腫是指組織間隙過量積液的病理現象,當體内液體存儲量達5kg以上時,即可出現肉眼可見的水腫,水腫的病因衆多。
01哪些病會導緻水腫?1►腎源性水腫
腎炎性水腫一般多出現于眼睑。
腎病性水腫一般多出現于雙下肢或下垂部位,嚴重者逐漸出現全身水腫。
2►心源性水腫
常見于右心衰竭,水腫常從足部(最早為踝内側)開始,向上延及全身,發展較緩慢。
3►肝源性水腫
失代償性肝硬化的表現之一,為踝部水腫,逐漸向上蔓延,而頭、面部及上肢常無水腫。
4►營養不良性水腫
多見于慢性消耗性疾病長期營養缺乏、蛋白丢失性胃腸病、重度燒傷等,水腫常從足部逐漸蔓延至全身。
5►粘液性水腫
甲狀腺功能異常,産生特征性的非凹陷性水腫,常在顔面和胫骨前發生。
6►藥物性水腫
常見藥物為腎上腺皮質激素、睾丸酮、雌激素、胰島素、部分降壓藥等。
用藥後出現輕度水腫,停藥後逐漸消退。
7►經前期緊張綜合征
常見于月經前7~14天,出現眼睑、踝部及手部輕度水腫,月經後排尿量增加,水腫及其他神經官能症狀逐漸消退。
8►特發性水腫
病因尚不明确,多見于成年肥胖婦女,常與情感、精神變化有關,身體下垂部位水腫。
腎髒疾病導緻水腫 該怎麼辦王超超醫師表示,腎髒病患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蛋白尿、血尿、血壓高、水腫、腎功能損害。
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水腫,以前體檢曾發現尿蛋白、尿血或血肌酐等指标異常,一定要盡快至腎内科就診。
目前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已成立“陳洪宇名醫工作室”,為腎髒病患者提供優質的中西醫結合診治。
除了系統的西醫診治,如使用利尿劑、激素以及免疫抑制治療等,還可以通過腎病1号方、腎炎1号方等中藥口服,聯合 “芒硝外敷”消腫治療等中醫外治。
腎源性水腫 該如何護理1►一定要卧床休息
輕度水腫時,卧床休息與活動可交替進行,但活動量要有限制。
嚴重水腫者,應擡高水腫肢體,以利于血液回流而減輕水腫。
2►限制水、鹽和蛋白質的攝入
蛋白質的攝入應遵循優質低蛋白原則,可選擇瘦肉、魚、雞蛋、鮮牛奶等,攝入量少可以減輕腎髒負擔,減少毒素的蓄積,但應保證機體最低需要量。
3►保護好水腫部位的皮膚
王超超醫師提醒:得了腎髒疾病,除水腫外,還可能出現尿泡沫異常增多、尿液顔色發紅、夜尿增多、尿量明顯改變等異常症狀,也需要引起重視。
此外,最重要的就是重視每年的健康體檢,如果在體檢時查出蛋白尿、血尿、血肌酐升高等,要及時到腎内科進行明确診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