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唐宋八大家誰的成就最高

唐宋八大家誰的成就最高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23:23:28

之前學習語文的時候,對于唐宋八大家很是熟悉。包含韓愈、柳宗元以及宋代的歐陽修、王安石、曾鞏和蘇洵、蘇轼、蘇轍父子的唐宋八大家,發起了古文運動,改革了散文的文風,在當時可謂聲名鵲起。

唐宋八大家誰的成就最高(父子三人并稱三蘇)1

唐宋八大家

在這裡,蘇洵、蘇轼、蘇轍并稱的“三蘇”,是父子關系。父親蘇洵和兩個兒子蘇轼、蘇轍都有文章聞名于世,且同時入選八大家之列,可謂文學史奇觀了。

1、蘇洵的《六國論》

蘇洵,蘇轼和蘇轍的父親,大器晚成的典型。青年遊蕩于世界當中,27歲才開始發奮讀書,四十多歲時才名揚天下。但就是這樣的一個文人,寫出了振聾發聩的《六國論》: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唐宋八大家誰的成就最高(父子三人并稱三蘇)2

蘇洵·六國論

當然,蘇洵之所以抛出這樣的論點,是因為當時的宋朝面臨的和戰國時六國所面臨的是同樣的遭遇,蘇洵以史為鑒,希望今日的宋朝不要犯錯。作者直接指出: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到了最後,蘇洵給宋朝朝廷敲了警鐘: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暗喻宋朝統治者,在“六國下矣”。

結合當時宋朝所面臨的邊疆危機,這篇散文瞬間廣為流傳也就不足為奇了。

2、蘇轼的《赤壁賦》

三蘇當中,成就和名氣最大的,都是蘇轼。

唐宋八大家誰的成就最高(父子三人并稱三蘇)3

蘇轼

蘇轼是個全才,詩詞歌賦樣樣精通,還差點拿了狀元。在他的散文當中,最有名氣的可謂是他的《赤壁賦》了。

這篇賦體散文,很有骈文的色彩,諸如“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鬥牛之間”、“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可謂字字珠玑,詞意暢達,讀來讓人精神一振。尤其是後面幾句,不光是語言描述很有特色,還富有哲理性,當屬絕世好文。

唐宋八大家誰的成就最高(父子三人并稱三蘇)4

蘇轼·赤壁賦

然後,作者根據赤壁的曆史,談起人生無常: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舻千裡,旌旗蔽空,酾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曹操一代枭雄,曾經在這裡雄心萬丈;周瑜一代俊傑,曾經在這裡成就一世英名,如今,這些都在哪裡呢?世事無常,人生無常,隻能感歎“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唐宋八大家誰的成就最高(父子三人并稱三蘇)5

蘇轼

寫到最後,作者抒發了情感,卻也表達出了自己對于人生的哲理性思考: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适。

這段話的意思是:塵世之間,無論什麼物體,都各有所屬。命中不該是你的,一絲一縷你也無法享有。然而,江上的清風,山間的明月,送到耳邊的是聲音,映入眼簾的是景色,這樣的真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造物主所賜予我們的特别恩惠,且無窮無盡,可以使得我們共同享受。

唐宋八大家誰的成就最高(父子三人并稱三蘇)6

蘇轼·赤壁賦

在赤壁,曾留下詩人不少的詩篇,《念奴嬌·赤壁懷古》同樣寫得是赤壁,但是與這篇賦相比,有着不小的差異。那篇詞是豪放詞的代表作,代表了詩人的志向;而這篇賦卻更多的描寫詩人的超然物外的淡然曠達。尤其是最後附有哲學思辯的論述,使得散文更富有理性色彩。

3、蘇轍的《上樞密韓太尉書》

三蘇當中,蘇轍的名氣可以說最小,但是做的官卻最大。他曾經官至宰相,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了。

唐宋八大家誰的成就最高(父子三人并稱三蘇)7

蘇轍

蘇轍的散文有很多,但是流傳最廣的卻是這篇他19歲寫的期望對方引薦的書信,名為《上樞密韓太尉書》,其中的第二段,尤為精彩:

轍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與遊者,不過其鄰裡鄉黨之人;所見不過數百裡之間,無高山大野可登覽以自廣;百氏之書,雖無所不讀,然皆古人之陳迹,不足以激發其志氣。恐遂汩沒,故決然舍去,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過秦、漢之故都,恣觀終南、嵩、華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慨然想見古之豪傑。至京師,仰觀天子宮阙之壯,與倉廪、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後知天下之巨麗。見翰林歐陽公,聽其議論之宏辯,觀其容貌之秀偉,與其門人賢士大夫遊,而後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無憂,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入則周公、召公,出則方叔、召虎。而轍也未之見焉。

唐宋八大家誰的成就最高(父子三人并稱三蘇)8

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

當時的蘇轍已經中了進士,但是還很年輕,資曆很淺,還需要前輩的提攜。蘇轍期望得到太尉韓琦的垂青,所以才會寫這一文章。這樣的文章由于目的性比較強,很容易限制人才思的發揮。但是韓琦位高權重,蘇轍又不甘平凡,且不願趨炎附勢,所以這篇文章的寫作注定不會流于世俗。所以蘇轍找到了一個求見的突破口,那就是寫文章的體會,從而引申到養氣與作文、閱曆、乃至于與韓太尉接見之間的關系,最終寫出自己渴望求見的目的。

唐宋八大家誰的成就最高(父子三人并稱三蘇)9

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

蘇轍寫到自己的經曆,也寫出了自己渴望更進一步的發展,“其居家所與遊者,不過其鄰裡鄉黨之人;所見不過數百裡之間,無高山大野可登覽以自廣;百氏之書,雖無所不讀,然皆古人之陳迹,不足以激發其志氣”,所以蘇轍決定“恐遂汩沒,故決然舍去,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而後來到京師,“仰觀天子宮阙之壯,與倉廪、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後知天下之巨麗。見翰林歐陽公,聽其議論之宏辯,觀其容貌之秀偉,與其門人賢士大夫遊,而後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開了眼界,知曉了這裡是天下之中,天下所有好文章都集聚于此,最後誇韓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無憂,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入則周公、召公,出則方叔、召虎”,委婉提出“而轍也未之見焉”。

至此,蘇轍的願望可以說表達的很清楚了。

魏晉時代,有三曹,建安文學在當時獨領風騷;唐宋時期,則是三蘇在唐宋八大家當中獨占鳌頭。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