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最讨喜的粗糧,
用玉米制作的菜品也是廣受好評。
但是,也有一種聲音說玉米是增肥食品,
不宜多吃。
粗糧怎麼還會增肥呢?
實情到底如何,我們不妨來看一看。
一、降低膽固醇
玉米含有豐富的鈣、磷、硒和卵磷脂、維生素E等,均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玉米多吃不會增肥,反而有減肥的功效。
二、含鎂和粗纖維有助腸蠕動
玉米中含有較多的粗纖維,比精米、精面高4-10倍。玉米中還含有大量鎂、膳食纖維,可加強腸壁蠕動,促進機體廢物的排洩,對于減肥非常有利。
玉米成熟時的花穗玉米須,有利尿、減肥作用,對于腎炎,高血壓,糖尿病都有着不錯的預防功效。
三、降低血糖作用
玉米中含有豐富的煙酸,煙酸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TP)的組成物,是可增強胰島素作用的營養素;其膳食纖維豐富,吃下血糖不會迅速升高。所以,用玉米替代主食,有助于血糖的調節。
四、抗癌作用
玉米中含有多種抗癌因子,如谷胱甘肽、葉黃素和玉米黃質、微量元素硒和鎂等。
大量的纖維素能刺激胃腸蠕動,縮短了食物殘渣在腸内的停留時間,加速糞便排洩并把有害物質帶出體外,對防治便秘、腸炎、直腸癌具有重要的意義。
五、抗衰老作用
玉米還含有7種“抗衰劑”:鈣、谷胱甘肽、維A、鎂、硒、維E和脂肪酸。
其中,維E有促進細胞分裂、延緩衰老、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還能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
鎂、鈣和胡蘿蔔素等營養物質的含量也比一般谷物高,有防治高血壓和清除自由基的功效,也可延緩衰老。
六、護眼作用
用眼過度應多吃玉米
玉米對人類的最大貢獻是含有豐富的把玉米染成金色的色素——葉黃素和玉米黃質(胡蘿蔔素的一種),它們雖然不是營養素,作用卻勝似營養素,是強大的抗氧化劑,能夠保護眼睛中叫做黃斑的感光區域,預防老年性黃斑變性和白内障的發生,保持黃斑的健康。
但需要注意的是:隻有黃色的玉米中才有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白玉米中卻沒有。所以,出租車司機、中小學生、編輯、作家等經常用眼的人,應多吃一些黃色的玉米。
玉米,曾是家家戶戶餐桌上的主食,不過随着精米白面越來越多,玉米漸漸被人忽略了。
實際上, 在包括以白面和大米為原料的所有主食中,玉米的營養價值最高。尤其是其維生素含量,是稻米、小麥的5—10倍。
煮熟或蒸熟的玉米營養更易吸收。
吃玉米時,應把玉米粒的胚尖一起吃掉,因為許多營養都集中在這裡。但腸胃不好的人不要多吃,可用玉米粒做道玉米羹。
玉米與豆腐是最佳搭配,兩者營養互補,豆腐中的尼克酸可提高人體對玉米中蛋白質的吸收率。
所以,常把玉米當做主食,
對人體很有益處。
當然也可以起到減肥作用!
(轉載于白雲山和黃)
廣州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全國首家融“天然”和“文化”于一體的半敞開式中醫藥博物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