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泰伯篇重點解析?8.9.[原文]子曰:“民可使①,由之②;不可使,知之③”,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論語泰伯篇重點解析?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8.9.[原文]
子曰:“民可使①,由之②;不可使,知之③。”
[原文通釋]
孔子說:“老百姓能聽從調度,就讓他們跟着做;不能聽從調度,就教化他們。”
[注釋]
①民可使:人民能聽從調度。可,能,可以。使,役使,驅使,調度。
②由之:讓他們跟着做。由,從,跟從。這裡是使動用法,使……跟從。之,代詞,他們,指人民。
③知之:讓他們知道該怎樣做,教化他們。知,動詞,使動用法,使……知道。
[解讀與點評]
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合理句讀
曆代以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直被統治階級奉若法寶,做為他們愚民政策的依據,也正因為此,“愚民政策”成了孔子的“發明”。近年來,關于孔子的研究又熱了起來,究竟如何理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已經成為研究孔子的人們争論的一個焦點。不少人認為孔子一直主張教化民衆,是不主張愚民的,所以提出要重新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斷句并解讀。
民本思想是《論語》中的一個重要思想。孔子一貫主張為政以德,主張為政取信于民,主張以禮教化民衆。《為政》第1章就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在《為政》第3章孔子又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以德”引導民衆,“以禮”約束民衆,這就是教化。孔子還提出“以禮讓為國”(《裡仁》第13章),通過這樣的教化形成淳厚的民風。
當季康子向孔子詢問怎樣才能使民“敬、忠以勸”時,孔子說:“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為政》第20章)“舉善”就是讓好人出來做官、做事,“教不能”就是對能力低、做得不好的人實施“教化”。孔子認為對民“不莊以莅之,則民不敬”(《衛靈公》第33章)。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子路》第1章)“先之,勞之”就是要通過表率作用“勸人”“勸民”,讓下屬、讓民衆跟着走。在開導樊遲後,孔子有一番話說得很明白:“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子路》第4章)這說的也是上位者表率作用的積極效果。當季康子又一次問“政”于孔子時,孔子說得更明确了:“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顔淵》第19章)在上位的“君子”喜好“善”、帶頭“善”,在下位随風倒的“小人”就會從善如流。
孔子深知表率作用的意義,強調“修己以安百姓”(《憲問》第43章)。“君子”“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為政》第13章)表率作用是教化民衆的方式之一。孔子稱贊子産取信于民,說他“有君子之道四焉”,其中“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治長》)第16章)正是為政之道,親民之道。
在去衛國的路上,孔子和冉有的對話更明确地強調了教化。“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第9章)“教之”,就是讓百姓知道該怎麼做。
孔子反對不經過教化就讓民做事,他說:“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子路》第30章)孔子又說:“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子路》第29章)在《論語》終結篇孔子回答子張“從政”之問時,孔子說要“尊五美,屏四惡”。“四惡”就是“不教而殺”“不戒視成”“慢令緻期”和“出納之吝”。沒有經過“知之”而且是及時的“知之”這個環節,就要求民衆做到這個做到那個是惡行,“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緻期謂之賊……”
當有人問孔子為什麼不從政時,孔子說:“《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為政》第21章)這裡的“為政”就是通過宣傳禮教形成的影響“教化”人民,讓百姓知道該怎麼做。孔子是教化民衆的典型,他對三千弟子的教化,可以說幫了執政者的大忙。就連對“難與言”的“互鄉”人,他也不放過教化的機會。“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第29章)
孔子主張教化民衆,并親自實踐,子貢給予了高度概括:“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子張》第25章)
以上都是從《論語》本身找例證來說明孔子主張教民,不主張愚民。孔子不隻是不主張愚民,甚至反對愚民。散見于其他史料的孔子言論就能說明這一點。比如《大戴禮·虞戴德》就記錄了孔子說的話:“聖人之教于民也,以其近而見者,稽其遠而明者。天事曰明,地事曰昌,人事曰比,兩以慶。違此三者,謂之愚民。愚民曰奸,奸必誅。”《群書治要·屍子·處道》記載:“孔子曰:‘君者,盂也;民者,水也。盂方則水方,盂圓則水圓,上何好而民不從!’”
一貫主張教化民衆的孔子絕不可能主張采取愚民政策地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其實,“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句讀,語法上是說不通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解釋出現歧義,除了沒能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沒有正确理解孔子的思想外,關鍵在于未能用正确的語言習慣解讀它,沒有正确地解釋“可、使、由、知、之”這幾個詞。
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斷句無非有下面幾種:
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4.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5.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我們從語法角度來分析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讀:“可”是“可以”,是“能”。“使”有“使令”“讓”的意思,還有“役使”“聽從調度”的意思。“由”與“知”本來是不帶賓語的動詞,但現在它們帶了賓語“之”。如果用“任由”解釋,這個“任”就是“使”的意思,把這些對應的解釋排列出來:
“老百姓能讓任由他們。”
——這個句子顯然不通順。
如果用“自由”解釋,排列出來也不通順:“老百姓可以讓自由他們”。
同樣,按“知道”的意思解釋“不可使知之”句讀,排列出來就是:
“不能讓知道他們。”
——還不通順。
退一步講,按“使動”用法解釋“由”和“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對應的解釋就是:
“百姓能使讓他們自由,不能使讓他們知道。”
——這裡“使”形成了“贅疣”。
無論從語法還是邏輯角度上,乃至于孔子的一貫思想角度考慮,1的解釋都矛盾。不知道宋儒們為什麼要用說不通的形式斷句。
3、4、5、6的觀點雖然都是主張對百姓實行教化的,但3、4、5仍然存在語法不通的問題。
用1、2、3、4、5的形式斷句,用現代語言試着進行直釋,怎麼也不好解釋“可”,不好安排“使”,不好解釋“由”和“知”,而且無法解釋處在賓語位置上的“之”。
如果按“使令”來解釋“可”,與“由”“知”形成沖突。因為“由”“知”都是不能帶賓語的動詞而帶了賓語“之”(他們,指前文的“民”)。“由之”就是“讓他們跟從”,“知之”就是“讓他們知道”,或是“教化他們”。這兩個動詞本身都是使動用法,再用“使”就累贅了。
3句中,兩個“可”沒有着落:什麼“可”啊?兩個“使”沒法安排:使的賓語是什麼?作為代詞的兩個“之”沒法解釋。當然可以按照習慣考慮在兩個“使”後面補出賓語(兼語)“其”,但費解,既不能解決前文“可”的着落,又說不清楚“由”與“知”後面的“之”。如果不給“使”補出賓語(兼語),它放在這裡更不倫不類了。
5句的解釋同3句 一樣仍然存在着“不通”的問題,“使由之”“使知之”仍然與3 句一樣沒法安排。除了“使知之”同上文對3 句的分析一樣,4句的斷句“可”與“使知之”也自相矛盾,故不取。
隻有按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讀,再解釋才通順。這裡的“使”是“役使”,“聽從使喚”的意思,“由”是“任由”的意思,“知”是“使……知道”的意思。隻有按此解釋,“可”有了着落,“使”也有了合理的位置和解釋,“之”這個賓語也有了明确的所指。
6句:“老百姓能聽從調度,就讓他們跟着做;不能聽從調度,就教化他們。”(“不可使,知之”還可以解釋成:不能聽從調度,就讓他們知道該怎樣做)
在考證孔子一貫思想脈絡基礎上,再從古文字意義、語法習慣上研究,我贊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句讀形式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個句讀曾經為康有為、梁啟超所認同。
在曲解孔子本意基礎上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已經成為成語和俗語,要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取而代之尚需時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