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走出去”過程中,必須具有區域的概念。
2、“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體現出最高決策層對于中國進入世界并重塑世界格局的考量,是有具體路徑和方式的。這也提醒我們在思考文化“走出去”的時候,必須要有區域國别的概念,必須要了解具體的民族、族群以及宗教的情況。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但外部世界既不是單一的,也不是靜止的。如今是多元世界,外部情況十分複雜,走出去應該首先謀劃布局,要有區域、國别、宗教、語言的具體觀念,仔細研究對象國家和區域的政體、經濟、宗教、文化、語言等情況,不單是我們深入當地去研究,而且還可以利用當地人來研究,比如像我們學校,60多個“一帶一路”區域國家來華留學生一應俱全,我們就準備嘗試引導他們對所在母國及其區域的某個方面,還有他們對中國的認識進行調查研究,這是有實際意義的。由此,可以進一步加強對“走出去”的不同模式,進行理論探索,同時也要重視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能力建設和成效評估,“中國文化走出去”要有具體針對性,不能“一鍋燴”。
3、從學術的角度看,目前國家為“走出去”戰略推行了“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和“中國文化著作對外翻譯出版工程”等多種項目支持。對于“引進來”的項目支持比較少,似乎不太重視。孔子講“不患人之不知己,患己之不知人也”、“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隻有引進國外優秀的文化資源,我們才可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中國文化才能擁有源頭活水,從而永葆青春。所以我認為“引進來”和“走出去”應該是并行不悖的。我們“引進來”歐美文化、日本文化、南美文化、非洲文化、阿拉伯文化,我們了解對方文化的特點、了解對方的所思所想,我們才能找到一種他們可以接受、認同的方式,真正地走入對方文化之中。
4、總之,文化“走出去”的過程,既是提升中國文化影響力和感召力,講好中國故事的過程,同時也是在主動進入多元文化和世界文明語境的征途中,在與歐美文化、東亞文化、南美文化、非洲文化、阿拉伯文化等的對話與競争中,去創新性地闡釋中國文化的基本價值。我們應該以中國模式和中國道路對世界曆史文明的貢獻為理論出發點,以重新發現中國文化的原創性動力為基礎,涵融和塑造新的世界文化走向和文明格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