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鑽孔的基本概念
鑽孔是指用鑽頭在實體材料上加工孔的機械加工過程。一般情況下,在鑽床上對材料進行鑽孔加工時,鑽頭應同時完成兩個運動:
①主運動,即鑽頭繞軸線的旋轉運動(切削運動);
②輔助運動,即鑽頭沿着軸線方向對着工件的直線運動(進給運動)。
鑽孔時,由于鑽頭結構上存在的缺點,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工件加工質量,加工精度一般在IT10級以下,表面粗糙度為Ra12.5μm左右,屬于粗加工。
二、鑽孔的操作步驟
1、劃線:鑽孔前,應首先應熟悉圖樣要求,按照鑽孔的位置尺寸要求,使用高度尺劃出孔位置的十字中心線,中心線鄙俗清晰準确,并且越細越好,劃完線以後要使用遊标卡尺或鋼闆尺進行檢驗。
2、劃檢驗方格或檢驗圓:劃完線并檢驗合格後,還應劃出以孔中心線為對稱中心的檢驗方格或檢驗圓,作為試鑽孔時的檢查線,以便鑽孔時檢查和糾正鑽孔位置。
3、打樣沖眼:劃出相應的檢驗方格或檢驗圓後應認真打樣沖眼。先打一小點,在十字中心線的不同方向仔細觀察,樣沖眼是否打在十字中心線的交叉點上,最後把樣沖眼用力打正打圓打大,以便準确落鑽定心。
4、裝夾:擦拭幹淨機床台面、夾具表表面、工件基準面,将工件夾緊,要求裝夾平整、牢靠,便于觀察和測量。應注意工件的裝夾方式,以防工件因裝夾而變形。
5、試鑽:鑽孔前必須先試鑽:使鑽頭橫刃對準孔中心樣沖眼鑽出一淺坑,然後目測該淺坑位置是否正确,并要不斷糾偏,使淺坑與檢驗圓同軸。如果偏離較小,可在起鑽的同時用力将工件向偏離的反方向推移,達到逐步校正。
6、鑽孔:鉗工鑽孔一般以手動進給操作為主,當試鑽達到鑽孔位置精度要求後,即可進行鑽孔。手動進給時,進給力量不應使鑽頭産生彎曲現象,以免孔軸線歪斜。
三、提高鑽孔精度的方法
1、刃磨好鑽頭是前提
鑽孔前應選擇好相應的鑽頭進行刃磨。刃磨的鑽頭除了保正頂角、後角、橫刃斜角準确,兩主切削刃長度相等且與鑽頭中心線對稱、兩主後刀面光滑外,為便于定心和減小孔壁的粗糙,還應對橫刃和主切削刃做适當修磨(最好先在砂輪機上粗磨,再在油石上精修)。
2、精确劃線是基礎
用高度尺精确劃線,首先應保正尺寸準确,劃線時使劃針角與工件劃線平面之間形成40~60度的夾角(沿劃線方向),使劃出的線條清晰均勻。要注意劃線基準面的選擇,基準面要加工精确,要保證本身的平面度及與相鄰面的垂直度。孔位十字線劃出後,為保證鑽孔時便于找正,應用中心沖在十字線上沖出中心點(要求沖點要小,位置要準)。
3、正确裝夾是關鍵
通常情況下,對于直徑小于6mm以下的孔,若精度不高,可用手鉗夾緊工件進行鑽孔;對于6~10mm的孔,若工件規則平正,可用平口鉗夾持,但應使工件表面與鑽床主軸垂直。鑽直徑較大的孔時,必須将平口鉗用螺栓壓闆固定;對較大工件且鑽孔直徑10mm以上時,應用壓闆夾緊的方法進行鑽孔。
4、準确找正是重點
工件裝夾完畢,不要急于落鑽,應首先進行找正。找正有靜态找正和動态找正。所謂靜态找正,就是指在鑽床啟動之前進行找正,使鑽床主軸中心線與工件十字線交點對正,此種方法對于初學者安全方便,較為易于掌握,但是由于未考慮例如鑽床主軸的擺動等不确定因素,鑽孔精度較低。動态找正是在鑽床啟動後進行找正,在找正的同時,把一些不确定因素均考慮在内,精度相對較高。
5、認真檢測不可少
檢測能夠準确、及時的發現孔的精度,以便采取必要措施進行補救。對鑽削精度較高的孔,我們一般采取鑽孔、擴孔、鉸孔的加工工藝。在第一步鑽小孔後用卡尺檢測底孔的中心到基準面的誤差偏移量,經實測換算出底孔與理想中心的位置,若誤差量不大于0.10mm,可在擴孔時,适當加大鑽頭頂角、削弱自動定心作用,向借正方向适當推動工件,逐步加大鑽尖直徑的方法進行補救。若誤差量大于0.10mm時可用什錦圓锉刀對底孔兩側壁進行修整,修整部分應與底孔圓弧平滑過渡相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