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榛、唐國妹朗誦《我願是激流》
我願是激流
作者:裴多菲 朗誦:喬榛、唐國妹
我願是一條激流,是山間的小河,
穿過崎岖的道路,從山岩中間流過。
隻要我的愛人,是一條小魚,
在我的浪花裡,愉快地遊來遊去;
我願是一片荒林,座落在河流兩岸,
我高聲呼叫着,同暴風雨作戰。
隻要我的愛人,是一隻小鳥,
停在枝頭上鳴叫,在我的懷裡作巢;
我願是城堡的廢墟,
聳立在高山之颠,
即使被輕易毀滅,我也毫不懊喪。
隻要我的愛人,是一根常青藤,
綠色枝條恰似臂膀,
沿着我的前額,攀援而上;
我願是一所小草棚,在幽谷中隐藏,
飽經風雨的打擊,屋頂留下了創傷。
隻要我的愛人,是熊熊的烈火,
在我的爐膛裡,緩慢而歡快的閃爍;
我願是一塊雲朵,
是一面破碎的大旗,
在曠野的上空,疲倦地傲然挺立。
隻要我的愛人,是黃昏的太陽,
照耀着我蒼白的臉,
映出紅色的光豔。
喬榛在《朗讀者》講述了他在妻子的陪伴下抗擊病魔,三次擊退癌症的感人故事。1985年,喬榛剛剛被領導任命為上海電影譯制廠的廠長的第二年,就被确診泌尿系統惡性腫瘤,他及時手術并進行了長期的化療。1996年,癌症複發,在家人的陪伴下他接受了治療,再次痊愈了。1999年,喬榛的癌細胞擴散到了骨骼,再次入院治療,這次化療痛苦加倍。但他在妻子的精心照料和陪伴下奇迹般地又一次戰勝了病魔。喬榛老師動情地說,他之所以能一次又一次擊退癌症,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一個是來自家庭的關懷,妻子耗費了全部精力來照顧我,沒有她,我活不到今天。
裴多菲·山陀爾(Petöfi Sándor,1823年1月1日-1849年7月31日),原來譯名為彼得斐,是匈牙利的愛國詩人和英雄,匈牙利偉大的革命詩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學的奠基人,革命民主主義者,在瑟克什堡大血戰中同沙俄軍隊作戰時犧牲,年僅26歲。
喬榛,1942年11月17日出生于上海,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配音演員、導演。1965年畢業後入上海電影制片廠任演員。1975年任上海電影譯制廠演員、導演。來源:四季美文(sijimeiwen)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