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弓上箋言(十一)
檀弓上箋言(十二)
本章有七小節,講述死生之大事,現代人對此類事的感知是非常的淡薄,因為淡薄,才會滋生出很多老年癡呆的症狀。心裡有念想,便會有意志;感情有依戀,年老才有情。這樣,效果肯定會好很多,不會出現那麼多癡呆之症狀,就此作為開篇啟言。
扶君,蔔人師扶右,射人師扶左;君薨以是舉。
箋言:攙扶生病将死的國君,太仆官扶右邊,射人官扶左邊;國君死後的每一步都是由此二官照此辦理。
這裡有點講究:左邊尊位是“射人”官,《周禮·夏官·射人》講到射人職責:“掌國之三公、孤、卿、大夫之位。”射人是專門掌管國君、三公、諸侯、大夫所站立的位置,屬于發号施令者;右邊“太仆”是君王前驅。如果在平常正常日子,“太仆”是站在君王左邊的。兇禮、吉禮位置相反呵。
從母之夫、舅之妻,二夫人相為服,君子未之言也。或曰:同“爨(cuàn音竄)缌”。
箋言:姨丈去世、舅母去世,此二類人的外甥如何穿喪服,君子從未講起過。有人說起:“爨”——同竈吃飯,“缌”——遠親穿的細麻喪服。
這是喪期中最輕的喪服:三個月喪期。書中這樣記載着,表示認可這種認知。
喪事,欲其縱縱爾;吉事,欲其折折爾。故喪事雖遽,不陵節;吉事雖止,不怠。故騷騷爾則野,鼎鼎爾則小人。君子蓋猶猶爾。
箋言:辦喪事與辦吉事的區别:一是辦喪事“縱縱”——急遽;
二是辦吉事“折折”——從容。但是,喪事雖要急辦,但不可簡減步驟;吉事雖然可以從容,但不懈怠。
所以,“騷騷”——急切樣子顯得粗野,“鼎鼎”——大大咧咧顯得小人模樣。“猶猶”——快慢适度才是君子辦事的态度。
古文惜字如金,意思表達清楚就行了。
喪具,君子恥具,一日二日而可為也者,君子弗為也。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蓋引而進之也;嫂叔之無服也,蓋推而遠之也;姑姊妹之薄也,蓋有受我而厚之者也。
箋言:喪具——人死後需用的棺椁、衣被,事前辦好君子以為恥;一兩天可以趕制的東西,君子也不會事先做好。
喪禮中的喪服規定:一是侄子如子,穿一年期的“齊衰”喪服;“不杖期”——有二種,一種叫杖期、另一種叫不杖期,主要是提高喪服等級;
二是嫂子和小叔之間互不穿孝服,表示男女有别,屬于有意疏遠關系;
三是姑、姊妹出嫁後,服大功九月喪期,因為已經另外有了丈夫的家,她們有了丈夫輩的喪服。
食于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箋言:孔子在喪親者旁邊吃飯,未曾吃飽過。表示體恤之情義。
曾子與客立于門側,其徒趨而出。曾子曰:“爾将何之?”曰:“吾父死,将出哭于巷。”曰:“反,哭于爾次。”曾子北面而吊焉。
箋言:孔子弟子宗聖,配享孔廟的四配之一曾子(曾參,字子輿),在與客人站在門旁時,忽然看到自己有個弟子快步走出門。曾子問:“你去哪裡?”弟子說:“我父親死了,我去巷子裡哭。”曾子說:“回去,去你房間裡哭。”然後,曾子返家去弟子房間,面北,在賓位向弟子吊唁。
因為房子是曾子的,弟子不敢哭,所以,隻好去巷子裡哭;但老師讓他在房間裡哭,把房間當成弟子的房子,并且站在面北的賓位位置向弟子吊唁。
《蘭亭集序》:“死生亦大矣。”死生大事,不避違,恭敬對待。老師對待弟子的父親如此恭敬,還有哪個弟子會不視老師為父輩?
孔子曰:“之死而緻死之,不仁而不可為也;之死而緻生之,不知而不可為也。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斫(zhuó音灼),琴瑟張而不平,竽笙備而不和,有鐘磬(qìng音慶)而無簨(sǔn音損)虡(jù音巨),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箋言:孔子說:“孝子對待棺椁、衣被、喪葬品之類,象對待死物那樣的方式是不仁的,不能這樣做;若是對以上物品象對待有生命體征一樣,也是不智,也不能這樣做。所以,應該象對待沒成形的竹器,無光澤的陶器,沒有雕飾的木器,有弦但還沒調好的琴瑟,聲調不和的竽笙,沒有框架的鐘磬,這些叫:為神明準備的‘明器’。”
用為神明準備的心,對待喪葬之物品:包括棺椁、衣被、喪葬品之類。後人叫“用心”,用什麼心,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儒家對禮儀的用心是仁;佛家喜歡用“存心”兩字,存什麼因結什麼果;可見,仁厚之用心,是人生之必備品。
《用心》
儒者仁心天下行,佛家存心因果評。
君子仁厚觀生命,欣賞日月雨露生。
壬寅年臘月十六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