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湖北水環境綜合整治

湖北水環境綜合整治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5 19:10:20

進入黃孝河CSO強化處理設施内,工程師高芳正在通過黃孝河機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平台查看項目運行情況,巨大的屏幕上,設備數據、實時視頻等信息一應俱全,項目運行穩定。30日,長江日報記者從市水務局獲悉,武漢黃孝河機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二期項目各功能子項已陸續投入運行。

新建全國規模最大的CSO強化處理設施群,守護水安全

湖北水環境綜合整治(武漢最大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二期工程投用)1

常青公園CSO調蓄池(建設後)。

黃孝河、機場河曾是武漢漢口主城區的兩條重要河道。随着城市發展,河道逐漸從“黃金水道”變成“龍須溝”,後又變為半明半暗的“排水渠”,因喪失自淨能力成為城市之痛。

“黃孝河機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二期工程主要包括排水、旱天截污、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清淤、生态補水、水生态修複、景觀綠化、智慧水務等8個方面。”中建黃機項目公司負責人張詩雄表示,建設内容包括地下淨水廠、調蓄池及強處理設施、明渠治理、後湖二期泵站重建、王家墩泵站及配套設施工程、閘門工程以及綠化、水生态、智慧水務等配套21個子項工程,是武漢市最大的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其中,項目新建的黃孝河CSO調蓄池及強化處理設施、常青公園CSO調蓄池、機場河CSO調蓄池及強化處理設施,日處理最大規模可達86.4萬立方米,能有效控制合流制溢流污染。”

記者在探訪常青CSO調蓄池時發現,池體全部“藏身”常青公園地下。靠近水箱涵一側有6個通道共計12道閘門,2米多高的閘門同時開啟,可迅速吸納雨水。一旦外部降雨高峰期過了,3台耦合式潛污泵對外抽排,10個小時左右便能将箱體内的水全部抽排到疏水箱涵内。一放一抽之間,實現“吐納自如”。

張詩雄稱,所謂的調蓄池就是雨水的“超級水庫”,它能在暴雨時,敞開“肚皮”快速收集過載雨水,再适時錯峰排出;幹旱時,能對河流補水,減少河流幹枯、惡臭。“目前新建的三座調蓄池及強化處理設施共同組成全國規模最大的超級‘地下水庫’群,同時,項目還對後湖泵站二期進行重建,新建達到每秒88立方米的排澇能力。

新建華中地區規模最大地下淨水廠,治好水生态

湖北水環境綜合整治(武漢最大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二期工程投用)2

鐵路橋地下淨化水廠。

20世紀90年代以來,黃孝河、機場河河道自淨能力逐步喪失,黑臭問題接踵而來,治理難度相當大。

針對該流域特點,項目建設了鐵路橋地下淨化水廠。

“鐵路橋地下淨化水廠位于黃孝河箱涵與明渠銜接處,占地面積2.9萬平方米,相當于4個标準足球場,設計日處理規模為10萬噸。主要收集處理黃孝河箱涵來水,黃孝河箱涵起于江漢區青年路,總長度約5千米,流經漢口核心區的江漢關片、新華片、花橋片和惠濟片。”項目運營負責人李進表示,因該地是武漢市高密度建成區,有大型商超、住宅、産業園等,為實現城市空間利用最大化,在項目設計之初,團隊就從各方面融入環保理念,将地下淨水廠的地面還原為街頭遊園。為了兼顧項目正常運行、市民遊玩的雙重功能,還引入敞開式天井風格設計綜合管理樓,與地上公園景觀相呼應。

除了項目建設極為“隐身”,該淨水廠處理工藝也非常嚴苛。記者在探訪過程中發現,進入鐵路橋地下淨水廠的污水,得經過9次“變身”才能排放。

“水廠淨化處理共分為三個單元,分别為預處理段、生化處理段及深度處理段。”李進介紹,污水首先經“粉碎格栅”,将水中的樹枝、纖維等切小,随後經細格栅、曝氣沉砂池、膜格栅,濾去雜物泥沙及1毫米以上的顆粒物,達到“減包袱”的效果;随後,進入生化處理段的污水分别經過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通過微生物的不斷降解消除水中的氮、磷及有機物,達到去污的效果;最終,在深度處理段,污水通過MBR膜池與紫外消毒間,殺滅其中的大腸杆菌等有害微生物。“水廠采用的國際先進MBR膜處理工藝,過濾孔徑僅為0.1μm,相當于頭發絲的千分之一,擁有更大的膜通量,能夠除去污水中的微生物、膠體、藻類以及其他引起渾濁的物質。我們把原先自淨能力較弱的黃孝河水體變得更加具有活力,實現持續達标排放。

目前,鐵路橋地下淨化水廠出水标準為地表水準Ⅳ類,達到景觀回用水标準,就近作為黃孝河明渠生态補水的水源。”

打造智慧平台,實現全流域聯動聯調智能動态管理

湖北水環境綜合整治(武漢最大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二期工程投用)3

智慧運營平台。

黃孝河機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二期工程橫跨江岸、江漢、東西湖和硚口4個行政區,建成後服務漢口片區130平方公裡、300萬居民,民生意義重大。

“工程子項多、面積大,僅鐵路橋地下淨水廠一處,就有近10000個監測點位。”高芳介紹,此次項目建設的智慧水務平台軟件系統,是基于“廠-站-網-河”的優化調度模型,其建設目标是對流量、水質進行實時監測、評估、預警、管控的智慧化平台系統。“我們通過對整個流域内的各水務要素,包括河道、污水廠、污水泵站、排澇泵站、閘站、調蓄設施、監測站點等的全面監測和實時管理、聯控聯調,借助于外部氣象預報數據等,實現全流域的水量、水質、洪澇防控和設施維護的精細化、科學化、動态化管理,控制、減少洪澇災害,減少水質污染及其對城市和自然環境的影響。”

記者在現場看見,屏幕上清晰顯示着流域實時動态,并設有監測監控、預測預警、動态調度、運維管理等功能,工程師通過平台就可直接操作、調整各項目。

高芳表示,平台提前錄入流域的水力水質模型及各子項設計資料,能實時分析現場綜合運行情況并提供決策支持。“我們與市水務局信息中心建立了初步數據共享機制,可獲取流域内除項目本身數據外共39路漬水視頻、47個漬水點水深、8座泵站、6個河道液位、10個雨量站等106個站點的視頻數據,實現流域系統化治理目标。”

(長江日報記者楊絲涵 通訊員胡剛)

【編輯:趙可】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