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哪個年齡段,常見的學習問題都逃不過那幾類,尤其是上課走神、課下拖延更是普遍存在,對于學生而言,這些問題都不算大,但是每一個小問題堆在一起就變成了大問題,也成為學生成績不盡如人意的根本。
作為學校裡教學經驗最豐富的老教師,唐毅直言,很多常見的學習問題看似毫無關聯,但是本質上,在探究其根本的時候,背後都有1點核心原因,而如果想要糾正孩子的學習問題,那麼剖析原因就必不可少。
1個核心原因:缺乏長期的學習規劃唐毅直言,在自己40年的教學生涯中,雖然大部分都或多或少地占了幾個常見的學習問題,但是也有少部分,也就是班上的尖子生們,少見這部分學習問題。在他看來,根本原因就是,是否有長期的學習規劃。
學習并不是一個三分鐘熱血的過程,也不是一個可以輕松達到目标的過程,是一個需要長期知識積累、習慣養成的前期鋪墊,然後才能在學習拼勁下去更進一步。有的學生能夠暫時領先,但是卻因為缺乏長期學習規劃,導緻上課走神、課下拖延,把之前的優勢一點點縮小,最終與其他人形成差距。
學習并不是靠着外界督促就可以完成的過程,更多的是需要發自内心的主動。靠老師家長批評督促才會學習的學生,自然無法跟那些自發性學習的學生比較學習效率。老師的說教、家長的勸導,都是為了培養學生自律的學習習慣,尤其随着年齡增長,外界因素發揮的作用越小,自發性的行動成為決定成績的關鍵。
長期的規劃不僅僅是着眼于明天的期中考試,也不是放眼于幾個月後的期末考試,而是以每天為時間單位,以終生為學習目标,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與可能,而不斷的去實現階段性的目标,這些都是為了長期規劃的一部分。
唐毅直言,要想徹底地解決問題,需要從外界強制—自發主動的轉變,這需要學生了解學習讀書的意義,更需要老師家長的引導與幫助。學習是個艱巨的過程,尤其對于學習基礎不算太好的學生而言,所以學會去循序漸進的引導,靠的不僅僅是強制性的要求,以及停留在表面的問題解決。
對于尤其過了三年級以後的學生而言,習慣、作息的培養尤為重要,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避免問題的出現,也盡可能地減少一些矛盾沖突、走彎路的可能,從而促進學生成績的正向循環。
往期精彩内容回顧:一家兩兄弟,同為北大碩士,母親感慨:從5歲開始,立下2條家規
當了4年課代表,中考數學考150:學好數學,3個細節不能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